本集团的业务主要于厦门的东渡港区和海沧港区的三十个自有泊位、七个租赁泊位及泉州港的三个自有泊位(「华锦码头」)、福州市青州作业区一个租赁泊位(「福州中盈码头」)经营集装箱港口业务、散货╱件杂货港口业务及港口综合物流服务在内的港口码头相关业务。
此外,本集团还经营建材的制造、加工及销售业务,以及商品的贸易业务(如化工产品及钢材)。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受疫情对全球经济与贸易业务严重衝击的影响,本集团集装箱业务发展不如预期。厦门地区集装箱业务比二零一九年同期下降约 2.5% ,其中,国际贸易集装箱业务上半年共完成约 264.9万标箱,小幅下降约 1.3% ,主要影响因素是本集团于报告期内的外贸本地箱及内支线集装箱业务有所下降,但本集团积极推进实施国际集装箱中转路径稳固措施,统筹航线佈局,使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实现逆市增长,较为有效地抵销了外贸本地箱及内支线集装箱等业务下滑导致的箱量减少;国内贸易集装箱业务上半年共完成148.4万标箱,下降约 4.7% ,主要影响因素是个别内贸航商转移航线使本集团国内贸易集装箱吞吐量有所下降,本集团已采取因应措施适时引入其他战略性合作航商在海翔码头开闢新航线,基本弥补了上述航线转移导致的箱量下降缺口。福州中盈码头集装箱业务与二零一九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主要原因是其新拓展的国内贸易集装箱航线箱量增长贡献,基本抵销了国际贸易集装箱支线业务的下降。此外,泉州华锦码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约 26.4% ,主要原因是其强化与主要内贸航商战略合作,推动大部分集装箱航线复航及协助相关航商拓展华北、山东、华南等内贸集装箱航线业务。
散货╱件杂货港口业务
与二零一九年上半年相比,本集团散货╱件杂货业务于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总体下降约 12.4% 。其中,厦门地区散货╱件杂货业务同比下降约 11% ,主要因素是: (1)海隆码头利用国家对外粮食进口政策,以进口粮食业务为突破口,上半年外贸粮食业务同比增长60% ,以及其租用的海翔码头业务逐步拓展,使码头业务同比有所增长; (2)石湖山码头业务因疫情影响国内工业企业停工停产、相关行业用煤大幅下降,以及钢材市场不景气、主要客户进口铁矿需求下降及周边港口竞争、分流货源导致其吞吐量下降约15.5% 。福州中盈码头由于其主要客户卷钢业务未停工停产,其件杂货业务较上年小幅增长。泉州华锦码头因砂石市场品种变化以及主要客户受疫情影响推迟复工复产,砂与煤炭业务量下滑明显,使其上半年散杂货吞吐量大幅下降约 30% 。
港口综合物流服务
本集团港口综合物流服务主要包括航运代理、理货、拖轮助靠离泊以及港口相关物流服务等多项业务。于疫情持续影响国际航贸业务发展的情况下,该等业务亦相应受到波及。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本集团拖轮助靠离泊业务虽同比有所下降,但总体表现基本符合预期,港外市场业务表现良好,旗下古雷港区相关企业正推进新购建两艘拖轮以完善业务佈局;航运代理业务因市场需求不旺,部分传统业务相对上年大幅度减少,但其在港口物流结算等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方面推进效果明显;理货业务持续推进技术、业务流程再造,除国际贸易集装箱业务有所下滑外,其他主要业务均实现增长;港口相关物流服务受惠于政府抗疫扶持政策,企业成本大幅下降,效益有所增长。
商品贸易业务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本集团商品贸易业务紧紧围绕「以贸促港、以港带贸、港贸结合」的经营思路,着力培育煤炭、钢材、化工原料、浆纸等核心产品,有效整合本集团相关港口业务资源,推进形成贸易与码头、港口综合物流的协同优势,在上半年复杂市场环境下基本保持稳步发展,与临港供应链相关的贸易业务规模大幅增长,有效地为本集团带来相当货源,提升了本集团码头吞吐量。
总体而言,下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从国际上看,由于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扩散,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衝击将继续发展演变,中美政治、经贸摩擦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发展前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从国内看,随着中国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中国经济已呈现稳步复苏的良好态势,为中国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打下坚实基础,市场预期总体向好;另一方面,在疫情持续影响下,若干经济指标仍在下降,疫情对中国经济衝击造成的损失尚需弥补,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根据世界银行于今年六月份发佈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下滑5.2% ,中国经济增长率今年预计为 1.0% 。此外,近年来国际港航市场航商联盟化、船舶大型化趋势持续发展,国内港航资源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根据统计,今年六、七月份厦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双重影响的情况下,均创造了单月历史最高记录,港口生产形势稳中有进。这些都深刻影响港口未来发展佈局,也对本集团今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本集团将坚定信心,始终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整体优势,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阶段性不利影响,把握市场机遇,进一步挖掘新的发展潜力,灵活采取各种积极营销策略和应对措施,提升企业营运效率,稳中求进,努力为本公司全体股东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结合实际,下半年本集团将重点推进以下各项工作: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港口生产。积极主动应对疫情,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努力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不误。积极研究及利用国家针对疫情的财税、行业支持等方面政策,把握市场契机,降低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加强增收节支,努力稳定港口经营效益。
统筹推进整体营销。一是加强厦门码头集团与厦门港务发展的整体业务协同,构建高效港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形成港口装卸与物流两个支柱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二是建立「船、港、货」三位一体的营销体系,深化货方营销,加大船方营销力度,吸引货源集聚,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码头服务能力,落实服务强港,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拓展战略合作。一是挖掘大数据资源,推进客户精准营销。针对战略客户实行「一企一策」,增进与大客户业务紧密度。二是推进港航战略合作协议走深落实。采取灵活价格策略,做大港口主业,重点拓展国际集装箱中转、内贸集装箱区域枢纽业务、「一带一路」航线业务及整船换载等集装箱增量业务,培育港口可持续发展动能。三是结合散杂货码头资源整合,积极开发拓展新货种业务,加强与大货主、大物流商、大物流节点的战略合作。
拓展海向与陆向腹地货源。一是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加强与丝路海运联盟合作,建设全球航线网络,扩大港口服务辐射区域。二是推动支线港口、陆地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高密度支线业务和海陆、海铁等多式联运业务。三是积极参与腹地产业链发展和物流服务配套,佈局及引导货源货流,助力建设厦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加快港口资源整合。一是推动海沧港区集装箱码头一体化运营。二是继续推进散杂货码头资源整合,尽快完成石湖山码头增资项目,继续深化股权整合,并同步推进业务、管理资源整合。三是推进物流资源整合,根据七月份项目启动会要求,做实物流事业部,强化经营管控职能,构建围绕码头端、仓储端的符合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方向的港口生态圈,通过物流供应链一体化串联提升本集团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
加快绿色智慧港口建设。一是加强智能化建设。推进海润码头全智能化改造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推动业务平台优化建设,优化集疏运平台、集装箱业务平台二期、多式联运、对台海运快件等平台。二是加强绿色环保建设。持续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推广清洁能源使用,重点加快港区光伏、流动机械和运输车辆电动化、船舶岸电、船舶供水、绿色照明改造等项目建设。积极执行环保政策,做好污水、扬尘防治和垃圾分类等各项工作。
加强精细管理。一是严格按《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上市规则」)相关规定行事,规范信息披露,确保合规运营。二是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市场运营、投融资管理、审计监督等各项工作;结合疫情加强风险防范,重点加强风险诉讼管理、应收账款专项清理和存货管理,维护资产安全。三是推动降本增效。发挥本公司的筹融资平台功能,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降低财税、人工等方面成本;加强预算执行监控,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开支。四是推进财务共享,尽快完成厦门港务发展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全业务模块上线运营。
根据本公司与厦门港务控股签定的《选择权及优先权协议》,积极跟进厦门港务控股相关码头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以便董事会视管理运营之需要适时作出相应及知情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