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本集团现拥有浮法玻璃生产线14条,日熔化量达7,400吨。于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团浮法玻璃生产线实际运行11条,未运行生产线因冷修技改暂时停产。此外,本集团还拥有一条日熔化量为1,000吨的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两条离线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生产线以及一家中性药玻生产线工程装备及技术服务公司。
本集团海外业务收入主要源自镀膜玻璃与设计及安装服务分部。在全球通胀持续、俄乌衝突及供应链危机等多重挑战下,本集团海外公司业绩逆势增长。二零二二年,尼日利亚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45%,毛利率超50%;新冠疫情驱动全球药用包材市场需求增长,意大利公司凭藉全球领先的中性硼硅玻璃拉管技术优势,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此外,哈萨克斯坦浮法玻璃生产线于二零二二年四季度顺利投产,海外产能多元化佈局助力本集团业绩增长。
二零二二年,本集团利用自身镀膜玻璃领域的成套自主知识产权,加快本公司产业升级及产品结构优化,镀膜玻璃分部收入逆势增长。
生产、销售及售价
二零二二年,本集团累计生产各类玻璃4,121万重箱,较去年上涨1%,销量3,676万重箱,较去年下降7%。本集团二零二二年内各类玻璃产品平均销售价为人民币108元╱重箱,较去年下降12%。
原、燃材料价格及制造成本
原料方面,二零二二年,国内纯碱市场享受来自国内、外需求增长红利,库存急剧下降,价格处于近五年间高位且呈现「N」字型走势。矿物原料方面,受国家环保安全监察、「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供应量受限,叠加高额开采成本,石英砂等矿物原料价格高位运行,下半年需求减弱,市场价格呈下行趋势。
燃料方面,二零二二年,地缘衝突导致全球天然气供需偏紧,国内、外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受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产业产能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国内乙烯焦油短期需求激增,价格上涨,后随国际油价下跌等因素影响,价格回调。进口低硫弹丸焦全年市场价格呈先涨后降趋势,主要随铝行业与新能源配套电池行业开工率变动而变动。
二零二二年主要工作
二零二二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本集团坚持以提高经营业绩为目标,聚焦浮法主业,深化落实「自然增长、併购增长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三大战略」),认真落实「降本增效」工作,积极推动新玻璃、新材料、新能源(「三新」)项目的建设进度,深化生产、销售、采购、财务、投资五系统业务统一(「五统一」)管理,本集团主要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
1. 「走出去」战略成绩卓着,助力业绩增长
本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战略取得阶段性突破。哈萨克斯坦一条日熔量为500吨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于2022年10月成功引板,成为哈国内首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尼日利亚公司保持强劲的业绩增速,综合毛利超50%,盈利能力显着领先于国内同业水平;意大利公司中硼硅药用玻璃及中空玻璃技术装备水平全球领先,利润实现稳定增长,新增太阳能及技术开发业务逐步发展,预计未来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坚持技术创新,拓展延伸「三新」领域
响应国家「双碳」倡议,顺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依托对内及对外技术开发平台,推动集团生产技术统一协同管理,在保障本集团各生产线的安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绿色化、智能化生产。
本集团总部新设新能源事业部、深加工事业部,着眼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及市场行情,统筹管理「三新」及深加工项目,推动集团产业结构升级。
本集团充分发挥自主知识产权成套技术体系的领先地位优势,提升在线镀膜生产装备及工艺的稳定性,促进浮法工艺与在线镀膜工艺的有机融合,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强化本公司特色镀膜产品及其他特色产品在行业中的技术差异,陆续拓展产业链延伸,提升本公司核心竞争力。
本集团东台基地利用成套自主知识产权升级改造的一条日熔化量为600吨的在线透明导电氧化物(「TCO」)镀膜玻璃生产线,以及一条年产1,000万平方米离线Low-E镀膜玻璃生产线均于2023年1月底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
本集团宿迁基地一条日熔化量为1,000吨的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线已于2023年1月底点火投产,宿迁新能源产业佈局形成。
3. 抢抓市场机遇,及时调整采购及营销策略
在采购管理上,密切关注地缘衝突、新冠疫情等引起的经济环境及市场行情波动,审时度势,通过集中采购、错峰采购、机会采购、提前采购等方式,深度挖掘与优质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有效降低原、燃材料采购成本。同时,通过统筹计划、实地考察、智能监控、动态管理等方式,优化采购渠道,精细化采购流程,确保原、燃材料供应稳定和生产安全。
在营销管理上,重点加强价格管控,把握市场变化节奏,快速调整营销策略;加强研判,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发挥本公司传统颜色玻璃、镀膜玻璃等高附加值特色产品的优势,灵活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完善客户合同动态管理制度、加强销售渠道开发、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措施,平衡协调客户渠道关係,促进客户资源品质提升。
4. 内部挖潜,「降本增效」取得实效
本集团总部统筹安排,各基地因地制宜,积极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在生产技术方面,切实加强生产全过程管控,在保证产品质量及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原、燃料结构,有效降低熔窑热耗及综合能耗;在财务方面,协同总部及各基地,统筹资金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同时积极寻求低成本、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落实惠企政策,为本集团业务快速扩张匹配优质资金资源。
5. 「以人为本」,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通过进一步组织各层级员工技能培训与挂职交流、优化高管团队配置等措施,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提升员工收入水平、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开展「十佳」、「企业工匠」等评优表彰活动等,充分发挥正向激励机制效用,调动员工积极性与企业认同感;通过开展各类文体竞赛活动、组织节日聚会等互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6. 打造「中玻」品牌,加强资本市场管理
全方面打造「中玻」品牌,对内要求将品牌建设理念渗透到个人工作中去;对外加强资本市场管理和企业形象管理,积极利用投资者关係及媒体资源,及时传递本公司重大发展战略及投资项目动态,积极参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的相关活动,提升本公司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零二二年,国内疫情散点爆发,本集团基地面临人力配置、原燃材料采购、产成品出货等流动性问题。本集团坚持做好常态化防疫工作,密切跟踪疫情对国内外玻璃市场的影响,实时追踪货物进出口渠道及人员出入境政策,灵活调整市场营销策略,统筹协调国内外生产运营、供应链运输、员工安全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应对疫情突发问题。
市场展望
预计二零二三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政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零二三年,中国平板玻璃行业在「严控产能新增、集中冷修及环保政策加码」的多重压力下,预计供给端仍有收缩空间。需求端房地产政策边际改善,推动地产竣工端修复加快,建筑玻璃价格有望回升。在国家「双碳」政策导向下,新能源玻璃、节能建筑玻璃未来需求增长动能强劲。药用玻璃方面,受国内「一致性评价」政策驱动,国内中性硼硅药玻替代进程加速,市场潜力较大。
原、燃材料价格及制造成本预测
原料方面,二零二三年,预计国内纯碱市场供需两旺,但受纯碱新增产能持续增加影响,价格有望呈现震盪下行趋势。石英砂等矿物原料受国家环保、安全政策严控影响,预计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燃料方面,二零二三年,国际能源危机影响持续,预计国际天然气价格维持高位,国内天然气受益于中俄和中缅天然气管道投产影响,中长期价格或存在回落预期。国际原油价格预计宽幅震盪,燃料油、石油焦市场价格预计高位震盪。
二零二三年工作计划
本集团将以大股东的战略佈局为导向,秉承中长期「三大战略」,打造行业优质浮法及特种玻璃龙头企业:
1.本集团将把握行业发展形势,做好浮法玻璃差异化、特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本公司研发团队的技术创新及成套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本公司特色镀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着力于开发各类薄膜太阳能电池用TCO玻璃产品。
2.本集团将综合考虑市场、成本及政策导向等因素,积极拓展「三新」领域。同时,积极寻找上下游优质投资项目,以期达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3.本集团将积极争取「走出去」战略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寻找优质投资机会,提升海外业务板块规模。
4.本集团将继续深化「五统一」管理,发挥系统间协同管理优势,采取灵活的生产、采购及销售等经营策略,开展「降本增效」及「对标管理」工作,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5.本集团将进一步完善薪酬增长机制及绩效考核体系,推动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员工幸福感;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本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6.本集团将扩大和加深与资本市场沟通交流的维度和深度,促进本公司市值健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