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43,973,474.80元,比2023年的净利润人民币1,343,109,072.73元减少199,135,597.93元,下降14.8%。
2024年,本集团高毛利矿石、钢材等散杂货业务量下降,油品仓储收入同比减少;但完成两长公司非同控企业合併等因素使投资收益增长,收回长期款项转回信用减值损失增长,以及财务费用降低等事项缩减了利润的降幅。综合影响下,本集团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4.8%。
2024年,本集团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4.77分,比2023的人民币5.60分减少0.83分,同比下降14.8%。
2024年,本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153,188,773.43元,下降9.4%,主要是受到矿石、钢材等散杂货业务量下降,油品仓储收入减少,以及海运出口代理、汽车进口零部件等集装箱物流服务业务减少的影响;但玉米等散粮业务吞吐量增长,两长公司併表等因素缩减了营业收入的降幅。
2024年,本集团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42,387,645.07元,下降1.6%,主要得益于成本管控、人工成本、劳务费、维修及材料费、能源成本均有所下降。
2024年,本集团毛利同比减少1,010,801,128.36元,下降29.8%;毛利率为21.5%,下降6.2个百分点。主要是高毛利率的矿石、钢材等散杂货业务量下降,以及油品仓储收入减少的共同影响。
2024年,本集团管理费用同比增加87,912,659.30元,增长11.9%,主要是两长併表、人工成本以及折摊成本有所增长的影响。
2024年,本集团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44,679.44元,增长24.9%,主要是本年开展业务推广活动的影响。
2024年,本集团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9,068,453.19元,下降48.5%,主要是信息公司本年研发项目减少的影响。
2024年,本集团财务费用同比减少49,299,179.87元,下降11.4%,主要是本年偿还部分有息负债的影响。
2024年,本集团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31,336,614.61元,下降31.4%,主要是上年子公司计提在建工程减值的影响。
2024年,本集团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638,952,130.08元,下降302.8%,主要是应收账款降低等的影响。
2024年,本集团其他收益同比增加13,842,987.22元,增长7.5%,主要是中欧过境班列补贴、海铁联运补贴收益增加的影响。
2024年,本集团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08,098,216.92元,增长111.4%,主要是完成两长公司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併影响投资收益增加。
2024年,本集团营业外净收益同比减少35,328,759.94元,下降119.2%,主要是上年收到保险理赔款的影响。
2024年,本集团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84,735,143.63元,下降16.1%,主要是经营利润变化引起应纳税所得额降低的影响。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地缘政治经济衝突、国际贸易摩擦及大国博弈将加剧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碎片化。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将面临挑战。因此,全球经济仍将处于震盪下行週期,世界贸易增速下滑。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有望增长。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预计将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国内消费市场逐步壮大,投资需求稳定增长,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国内经济有望迎来更多向上向好的发展机遇。从腹地经济形势看,东北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化,将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中俄贸易不断加深,东北经济发展将面临新一轮利好,将为港口业务带来增量。
本集团业务的主要腹地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地区及环渤海地区,货源以油品、集装箱、滚装商品车、铁矿石、煤炭、钢材、粮食和大宗散杂货、客运滚装等为主,经营货种全面,抗风险能力较强。
(二)可能面对的风险
2025年,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加剧,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和国际贸易发展;环渤海大型港口设施进一步完善,河北主要港口和山东主要港口整合分别取得阶段性进展,且通过环渤海中转、海铁联运佈局,加大陆海双向腹地货源争揽,整合效应持续增强,区域竞争格局趋于严峻;东北地区腹地经济总量低于环渤海週边省份,且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上述因素对港口的生产经营带来挑战。
(三)公司发展战略
2025年本集团将深入贯彻「外拼市场、内强改革、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的工作方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深耕港口主业,稳定存量,挖潜增量;提升服务效能,推深做实港口服务;加强协同协作,开拓内外部客户合作局面;著力打造「枢纽+通道+网络」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2025年,本集团各业务板块主要市场开发措施如下:
油品部分
及时掌握腹地重点炼化企业配额申请情况和原料进口渠道变化,稳固重点客户转运业务。重点关注原油仓储市场需求,利用辽港储罐资源争揽仓储业务。持续关注腹地新能源发展情况,完善港口功能,争揽绿色甲醇下海业务。
集装箱部分
强化集装箱航线体系建设,积极拓展远洋航线服务网络,稳步推进枢纽通道建设;做优做强RCEP区域航线,精耕东南亚航线,研究开发新兴市场直航航线,打造日本精品航线,实现特色化服务;完善内贸航线佈局,积极拓展进江航线,加密南北干线班期密度和运力水平,打造辐射全国沿海、沿江主要港口的海向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环渤海支线服务网络,加强船公司干线中转业务开发,深耕腹地市场,加大货源开发力度,构建以本集团运力辐射区域为中心的集装箱中转体系;充分发挥本集团航线服务网络和口岸物流资源优势,推进全程物流业务与客户贸易需求相结合,加大散改集、海铁联运等全程物流业务拓展力度,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客运滚装部分
利用大型客滚、货滚运力稳定运营的有力契机,积极争揽滚装汽车、旅客运量,努力打造渤海湾黄金水道;大力发展货滚、甩挂运输业务;与邮轮公司共同做好国际客运市场宣传和营销工作,努力争揽国际邮轮挂靠与始发运力,全力拓展国际旅客增量。
汽车部分
依托外贸出口班轮航线,进一步拓展外贸出口货源。开发华东地区奇瑞、比亚迪等北上回程货源,推动项目常态化运行,促进南北水运航线稳定。协调铁路国联计划,拓展过境运输业务增量。
散杂货部分
继续深化战略客户合作,加强竞争性货源争揽。强化内外部协同,进一步完善散杂货班轮航线体系建设。打造一体化铁矿石供应链服务品牌,制定完善「直销+加工+贸易+配送」一体化供应链增值服务体系。积极争取铁矿石「国家战略储备库」资格,推进西芒杜铁矿项目落地,开展铁矿石多样式增值服务。持续做好北粮南运工作,深挖国家政策性粮源,推进散粮车一体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