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经济金融和监管环境
2023年上半年,全球通胀缓慢回落,经济增速有所企稳。发达经济体持续快速加息,在遏制通胀的同时增加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疫情对经济影响消退,主要经济体服务业快速复苏。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0%,与2024年增长预期持平。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需求收缩、供给衝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59.3万亿元,同比增长5.5%。但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需求收缩,我国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恢复和扩大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下一阶段,预计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和改革创新统筹力度,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2023年上半年,我国金融业持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断加大回归主业力度,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切实发挥逆周期救助独特功能,助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经济金融风险。
2023年上半年,面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新的困难挑战和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力度,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独特功能定位,打造差异化赛道优势带来较为充沛的市场供给。一是做实金融资产风险分类,要求银行业机构准确识别风险水平,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有效防范化解信用风险;二是明确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不良贷款转让监管要求,进一步规范转让范围、业务流程、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相关要求;三是全面实施股票注册制改革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破产重整业务带来重要机遇;四是规范信托业务分类增加协同处置信托公司存量风险资产的业务机会;五是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带来了更多存量资产盘活、专业化整合的业务机遇。
4.2.1集团经营业绩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坚持「夯实基础、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总思路,以「开局即衝刺」的劲头,围绕「一年走上正轨」战略目标,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完成总部机构改革和非金子公司整合,全面形成整体向好的发展势头。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持续经营活动收入总额人民币35,648.8百万元,同比增长141.8%;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人民币4,915.7百万元,同比大幅减亏73.9%。
4.2.1.1持续经营活动收入总额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持续经营活动收入总额为人民币35,648.8百万元,同比增长141.8%。其中,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利息收入保持较大收入贡献,其他收入及其他净损益、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同比显着增长。
4.2.1.1.1不良债权资产收入
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本集团收购重组类业务产生。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坚持化险转型双轮驱动,一方面积极推进高质量投放,服务实体经济,本公司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新增收购成本为人民币8,280.6百万元,同比增长67.3%;一方面持续加大低效资产的处置力度,本集团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规模减少,由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78,382.1百万元减少7.4%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57,874.7百万元。受此影响,2023年上半年,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为人民币9,298.1百万元,同比减少14.5%。
4.2.1.1.2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本集团收购处置类和收购重组类业务产生,包括已实现的处置不良债权资产所得净收益,以及该等资产尚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该类资产产生的任何利息收入也包含在公允价值变动中。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着力提高收购处置类业务资产处置质效,拓宽处置渠道,加快处置回现。但受经济环境和行业整体影响,本集团收购处置类不良债权资产已实现的处置净收益为人民币1,923.0百万元,同比减少49.7%;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人民币2,746.0百万元,同比增亏187.9%。于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收购处置类不良债权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74,009.9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2.7%。
本集团开展的部分收购重组类业务因无法通过合同现金流测试而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于2023年6月30日,该部分收购重组类资产总额为人民币656.4百万元,2023年上半年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人民币46.6百万元。
4.2.1.1.3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来自本集团除收购处置类业务之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包括处置和清算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已实现损益,以及该类资产和负债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该类资产产生的任何利息收入也包含在公允价值变动中。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为人民币-2,246.5百万元,同比减亏74.5%。一方面,本集团深化业务协同,加强权益类资产管理,叠加资本市场回暖影响,上市和非上市的股权和基金的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增长。另一方面,本集团本期确认了可转换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除上市和非上市的股权和基金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减少。
4.2.1.1.4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为本集团除收购重组类业务之外,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所产生。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利息收入为人民币6,124.6百万元,同比增长9.7%。主要由于存放金融机构款项、除不良债权资产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利息收入均同比增长。
应收售后回租款利息收入主要来自华融金融租赁。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应收售后回租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023.1百万元,同比增长4.1%;于2023年6月30日,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中列示的应收售后回租款为人民币84,413.2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2.4%。
4.2.1.1.5融资租赁收入
本集团融资租赁收入主要来自华融金融租赁。融资租赁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638.1百万元减少29.5%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50.1百万元,主要由于存量应收融资租赁款规模减少。2019年实施新租赁准则后,应收售后回租款利息收入在利息收入中列示。
4.2.1.1.6其他收入及其他净损益
本集团的其他收入及其他净损益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149.5百万元增加943.5%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2,429.9百万元,主要由于本集团把握特殊机遇成功实施重大投资,确认投资联营企业产生的收益。
4.2.1.2持续经营活动支出总额
下表载列于所示期间,本集团持续经营活动支出总额的组成部分。
本集团的持续经营活动支出总额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9,315.3百万元增加2.8%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0,434.2百万元,主要由于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此外,本期利息支出减少,部份抵销了持续经营活动支出总额的增加。
4.2.1.2.1利息支出
本集团利息支出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9,178.6百万元减少11.9%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6,897.9百万元,主要由于本集团借款、应付债券及票据等对外融资平均规模和平均融资成本均有所减少。
4.2.1.2.2营业支出
本集团营业支出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642.3百万元减少13.7%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280.3百万元,主要由于员工薪酬、税金及附加、物业及设备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支出同比减少。
4.2.1.2.3信用减值损失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信用减值损失为人民币20,408.5百万元,同比增长20.8%,主要是受经济环境和行业整体影响,本集团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
4.2.1.2.4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本集团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63.9百万元增加59.5%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740.1百万元,主要是对于联营及合营企业之权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
4.2.1.3持续经营活动所得税
本集团的持续经营活动所得税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662.2百万元增加147.6%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268.1百万元,主要是本集团递延所得税同比增长。
4.2.1.4分部经营业绩
本集团持续经营活动按三个分部呈报财务业绩:
(1)不良资产经营分部:主要包括本公司的不良债权资产经营业务,本公司商业化买断的政策性债转股业务,本集团的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以及特殊机遇投资业务,子公司开展的不良资产经营业务以及基于不良资产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2)金融服务分部:主要包括金融租赁业务。
(3)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主要包括国际业务及其他业务。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作为本集团的核心业务,是本集团收入、利润的主要来源。本集团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收入总额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3,967.3百万元增长133.9%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2,664.8百万元;税前利润扭亏为盈,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5,404.5百万元增长127.2%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183.3百万元;资产总额由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10,394.2百万元减少4.4%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79,419.4百万元。
金融服务业务主要为金融租赁业务。本集团金融服务分部收入总额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216.8百万元减少7.2%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985.7百万元;税前利润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675.2百万元减少51.8%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25.4百万元;资产总额由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7,094.8百万元增加3.8%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1,203.2百万元。
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主要为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本集团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收入总额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062.9百万元增长211.0%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179.6百万元;税前亏损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9,034.4百万元增亏0.2%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9,052.9百万元;资产总额由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12,630.5百万元减少7.0%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97,764.1百万元。
展望下半年,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有所缓释,各国央行为抗击通胀采取的紧缩政策及其引发的需求收缩仍持续拖累全球经济。局部主权债务压力或将增大,俄乌战争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面临风险挑战。
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为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持续提升财政政策效能,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力,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切实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从不良资产行业看,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整体平稳,风险总体可控,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凸显,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呈现区域集中特徵。下半年,监管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统筹做好中小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改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努力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阻断风险蔓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监管有望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为其提升风险处置能力与效率带来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化解风险的全域性、整体性和及时性要求也将进一步增加,为其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精神,牢牢把握「夯实基础、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一三五」战略,坚持党建领航,坚持发展领跑,坚持改革领路,坚持质量领先,坚持作风领军,真正把握战略主动,切实转变经营理念,不断提升管理效能,着力激发队伍合力,让华融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值得信任、服务专业、受人尊敬」的企业。公司上下将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充分依托集团产融并举优势,培育细分领域专属竞争优势,打造特色化、差异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