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零二三年以来,全球天然气市场正逐步重新平衡,全球液化天然气价格逐渐走低。随着国民经济回升等利好因素支撑,我国天然气市场逐步回暖并回归至合理水平,天然气供需实现双增长。二零二三年上半年,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及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经济形势向好带动工商业、交通、发电等用气需求增长,但上半年经济复甦速度相对缓慢,因此用气量增幅受抑制。另外,国际气价走跌,进口成本下降,国内供需环境宽松。气价走跌后国内经济性优势显现,替代柴油、液化天然气等的天然气需求有所增加。然而,由于供暖季气温偏暖,且四至六月气温适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增长幅度。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各大油气田「增储上产」继续推进,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内三大上游生产企业继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产能建设高效推进,「常规气」与「非常规气」并举,全国天然气产量稳步攀升。受国际现货成本走跌影响,中国主要买家回归国际现货市场购买液化天然气,加之俄罗斯加大对我国管道气的供应量,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天然气进口量明显提升。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同比增长6.8%。
从需求侧来看,根据国家能源局发佈的《二零二三年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二零二三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回暖,一至六月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5.6%至1,941亿立方米,国内产量增长5.4%至1,155亿立方米,天然气进口总量增长5.8%至794亿立方米,其中管道气332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462亿立方米。吉林省能源局数据显示,二零二三年一至六月,吉林省天然气消费量17.9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7.2%。
在天然气汽车市场,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深入,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传统车向绿色能源动力转型的趋势仍在持续加速。在本集团业务重心所在的东北地区,随着中俄天然气东线从二零一九年底开通以后,输入的天然气逐年增加,东北地区拥有「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气源有保障。由于疫情消退和液化天然气价格下降,二零二三年一季度中国天然气重卡销量达1.6万辆,较上年同期净增9,127辆,同比增长高达136.8%。预计今年将继续迎来高速发展。
在石油市场方面,全球石油市场经历三年动荡期,先后因新冠疫情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遭受扰乱,目前正在逐步调整。随着石油供给量上升及发达经济体需求增长明显放缓,原油基准价格现已回归俄乌衝突前水平以下,精炼石油产品价格亦已从历史高位回落。此外,全球贸易流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幅调整,国际能源署成员国于二零二二年连续两次紧急释放库存,使行业库存回升,缓解紧张的市场局面。
成品油销售业务
成品油销售主要包括透过经营加油站向汽车终端用户零售成品油、透过经营石油存储设施向其他加油站、建筑工地及其他工业用户销售成品油,以及向其他工业用户批发成品油。于二零二三年首六个月,本集团录得成品油销售收入约人民币3,021.1百万元,上升约18%,占同期总收益95%。期内,成品油销量约为400,000吨(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约325,000吨),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3%。销量上升主要是由于期内新冠疫情后导致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活动恢复常态,令石油产品市场需求增加。
天然气销售业务
天然气销售主要于中国加气站进行。于二零二三年首六个月,本集团天然气销售录得收入约人民币129.6百万元,上升约49%,占同期总收益约4%。期内,压缩天然气销量达约27.1百万立方米(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约20.8百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销量增加主要由于期内后导致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活动恢复常态,令天然气产品市场需求增加。
提供运输服务
运输服务由捷利物流及欣鑫物流提供。于二零二三年首六个月,本集团录得运输收入约人民币33.4百万元,增加约6%,占同期总收益约1%。
目前,捷利物流及其附属公司拥有及管理逾100辆危险品运输车的车队,包括38辆车头、42辆挂车及40辆头挂一体车(作石油运输用途);以及35辆车头及51辆挂车(作天然气运输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