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本公司及子公司坚持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推动「卓越保险战略」,全面落实金融工作三大任务。一是对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践行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丰富和拓展服务内涵,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落实「服务实体经济」,业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健全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体系,推动财务和理赔内控转型,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落实「防控金融风险」,稳健经营基础进一步夯实;三是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变革,完善作战队形阵型,重塑经营管理逻辑,实施人财物变革,落实「深化金融改革」,新的经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随着各项改革发展工作的全面推进,本公司及子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新突破,向建设世界一流财险公司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业务发展稳中有进,业务结构更加均衡
2022年,本公司及子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经营模式,推动业务融合发展,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主动管控高风险业务,实现总保费收入4,875.33亿元,同比增长8.5%。市场份额为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32.7%(附注)。机动车辆险业务实现总保费收入2,711.60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家庭自用车辆保险业务占比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机动车辆险业务结构和质量持续改善。非车险业务实现总保费收入2,163.73亿元,同比增长11.4%;非车险业务总保费收入占比44.4%,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整体业务结构更加均衡。
经营效益显着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2022年,本公司及子公司深入推进「提质降本增效」,高风险业务治理成效逐步显现,保险业务板块实现承保利润103.29亿元,同比增长579.1%;综合成本率97.6%,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承保盈利实现快速增长。净利润266.53亿元,同比增长19.2%;净资产收益率12.7%,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427.10亿元,同比增加263.74亿元(或161.4%),流动性大幅提升。
于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及子公司总资产7,518.87亿元,净资产2,127.48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692.65亿元和70.99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9.3%,继续保持稳定。由于突出的行业地位和持续提升的综合实力,公司连续14年蝉联「亚洲最佳财险公司」奖项,穆迪保险财务实力评级继续保持中国内地最高评级A1级(展望稳定)。
创新科技赋能,客户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本公司及子公司秉承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推动线上化、数字化转型建设,持续提升微信公众号、app、官网等客户触面的获客能力。2022年家庭自用车客户线上化率95.7%,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分散型非车客户线上化率84.8%,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线上化平台总用户数超过1.14亿人,同比增长29.4%;车险「一键续保」保费收入16.96亿元,同比增长29.6%;人保e通app出单保费1,041.43亿元,同比增长20.7%。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创新科技赋能,推动客户服务效率和品质提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客户权益,为客户创造更加专业、更加温暖的服务体验,客户黏性进一步增强。2022年末,个人客户数量达1.18亿人,团体客户数量达3.85百万个,客户规模不断壮大。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彰显保险责任担当
2022年,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承担保险责任金额1,70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高质量护航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首席承保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标誌性项目,积极应对东航「3·21」飞行事故、四川地震、长江流域旱灾等重大灾害和意外事故,全面配合地方抢险救灾,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
本公司及子公司围绕人保集团「卓越保险战略」,拓展服务内涵。服务乡村振兴,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在试点省份全面落地,「乡村保」产品提供48万亿元风险保障;服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险解决方案提供风险保障703亿元,集共体为集成电路产业客户提供风险保障突破1万亿元;服务绿色环保,创新碳配额、碳抵消保险,签发全国首单碳捕集保险,全年提供绿色保险保障68万亿元;服务智慧交通,大力发展新能源车保险,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保险业务,首创「智能网联」客运承运人责任险;服务健康养老,社保业务服务人群达到9亿人次,「惠民保」覆盖256个地市;服务社会治理,推出新市民系列专属产品,为34个城市定制个性化巨灾保险方案,通过智能化风控服务平台为21.8万家企业提供事故预防服务33.8万次;服务稳经济,帮助5.3万家╱次中小微实体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或融资金额184亿元,同比增长9.4%;服务对外开放,推动中国东盟跨境再保险共同体正式成立,提供「一带一路」风险保障金额20.8万亿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为财产保险增长带来新空间,也对保险供给能力提升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本公司及子公司将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加强与各级政府合作,着力打造新产品供给、承保风控和理赔服务能力,深化「保险+」帮扶模式,助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构筑农险业务发展新优势。
二是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聚焦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以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创新保险供给,建立健全独立核保人制度,打造差异化的承保定价能力,深化承保理赔联动管理,拓展风险减量服务,构建法人业务发展新动能。通过扩大产品和服务供给,强化能力建设,做好风险管控,实现普惠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车险精细化管理,构建低成本经营模式,加强渠道建设,强化理赔管控,提升风险识别与定价能力,战略性发展新能源车业务,针对「智能网联」风险创新产品、打造新型商业模式,推动车险业务平稳经营。
四是围绕服务扩大内需战略,把握个人保险业务发展机遇,整合服务资源,升级产品供给,加快涉车组合产品、健康险、服务型家财险业务发展,实现个人业务新跨越。
五是围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巩固大病保险优势地位,积极拓展长期护理保险、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险等,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推动社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六是强化科技赋能,深化保险服务数字化转型,推进服务生态圈建设,支持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夯实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基础。
七是优化资产组合、把握市场机会,权益方面,控制总体规模,积极把握市场波段,同时精选股权项目,增加权益投资收益的稳定性;保持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信用风险不下沉;灵活配置债券、金融产品与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