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审视
(g)公司银行业务
本行向公司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贷款、票据贴现、存款以及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本行的公司客户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本行致力于以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当地客户。
此外,本行亦通过密切关注客户的金融需求及提供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发展与客户的长期业务关係。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公司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54,092.7百万元,公司存款总额为人民币81,716.5百万元。2024及2023年,公司银行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占本行总营业收入的32.5%和40.2%。下表载列所示期间本行公司银行业务的财务表现。
(i)公司贷款
公司贷款为本行贷款组合的最大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分别为人民币154,092.7百万元及人民币142,825.3百万元,分别占本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66.6%及64.1%。
(ii)票据贴现
本行通过按折扣向银行及公司客户购买剩余期限不超过1年的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承兑票据而为其提供短期融资的服务。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票据贴现分别为人民币16,950.9百万元及人民币22,320.1百万元,分别占本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7.3%及10.0%。
(iii)公司存款
本行自公司客户吸收以人民币及主要外币(包括美元、港元及欧元)计值的定期及活期存款。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款总额分别为人民币81,716.5百万元及人民币75,979.6百万元,分别占本行客户存款总额的25.4%及25.7%。
(iv)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
本行向公司客户提供各类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理财服务、委托贷款、结算服务以及其他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
(A)理财服务
本行根据公司客户的风险和收益偏好提供各类理财产品。本行主要将该等理财产品带来的资金投资于债券、同业存款、货币市场工具及其他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组合。
2024年及2023年,本行向公司客户销售的理财产品总金额分别为人民币95百万元及人民币327.9百万元。
(B)委托贷款
本行根据公司客户釐定的贷款用途、本金及利率代其向指定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并监督借款人使用委托贷款和协助公司客户收回贷款。
本行根据委托贷款本金额收取代理费。贷款的违约风险由本行的公司客户承担。2024年及2023年,本行向公司客户收取的委托贷款服务费用分别为人民币2.4百万元及人民币3.7百万元。
(C)结算服务
本行向公司客户提供国内外结算服务。
国内结算服务。本行通过银行承兑票据、托收及电汇等形式提供国内结算服务。2023年及2024年,本行国内结算交易量分别约为人民币9,563.97亿元及人民币9,849.06亿元。
国际结算服务。本行于2014年1月取得国际结算业务经营资质。本行的国际结算服务主要包括汇款、托收、信用证和保函。
2023年及2024年,本行的国际结算交易量分别为674百万美元及415百万美元。
(D)其他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
本行为公司客户提供担保服务、汇兑服务、债券承分销等其他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
(h)零售银行业务
本行向零售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贷款、存款、银行卡服务以及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本行拥有广泛的零售客户基础。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零售贷款总额为人民币53,815.9百万元,零售存款总额为人民币223,846.5百万元。2024年及2023年,本行零售银行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占本行总营业收入的33.3%及41.9%。
本行将零售银行客户分为普通客户(平均金融资产余额人民币50,000元以下)、理财客户(平均金融资产余额人民币50,000元(含)至人民币200,000元)、财富客户(平均金融资产余额人民币200,000元(含)至人民币3.0百万元)及私人银行客户(平均金融资产余额人民币3.0百万元(含)以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共有逾36.96万名财富客户和逾3,065名私人银行客户。本行通过丰富产品与服务组合,持续拓展本行的财富客户及私人银行客户群。
(i)零售贷款
本行向零售客户提供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及个人住宅及商用房按揭贷款。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零售贷款总额分别为人民币53,815.9百万元及人民币51,972.0百万元,分别占本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23.3%及23.3%。
(ii)零售存款
本行吸纳零售客户提供的以人民币和主要外币计值的活期和定期存款。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零售存款总额分别为人民币223,846.5百万元及人民币201,544.7百万元,分别占本行客户存款总额的69.7%及68.2%。
(iii)银行卡服务
(A)借记卡
本行向持有本行储蓄账户的零售客户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借记卡。客户可通过借记卡享受现金存取、转帐、支付、结算、消费、缴费、融资和理财等多种金融服务。本行按照客户在本行存款余额的不同将发行的借记卡分为普通卡、金卡、白金卡以及钻石卡,从而令不同客户群获得差异化的服务。
为扩大本行的客户基础和服务范围,本行与多家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合作发行以下借记卡:
社会保障卡:本行与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合作发行社会保障卡,提供社会保险费缴纳和社会保障信息查询等服务。
公积金联名卡:本行与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发行公积金联名卡,提供提取转存、贷款发放及账户查询等服务。
陇原交通卡:本行与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合作发行IC金融卡,令持卡人可电子缴纳高速公路通行费。
退役军人保障卡:本行与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合作发行IC金融卡,发卡群体为全省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专属理财、储蓄产品,专属保障以及专属贵宾服务。
陇警卡:本行与甘肃省公安厅合作发行的IC金融卡,发卡群体为全省公安干警及直系家属,提供专属理财、储蓄产品以及专属贵宾服务。
园丁卡:本行与兰州市教育局合作发行的IC金融卡,发卡群体针对教职员工,提供专属理财、储蓄产品以及专属贵宾服务。
此外,为提升本行的品牌知名度,本行亦与地方政府合作,以甘肃省的地域特色为依据发行主题卡,如「金塔金胡杨卡」、「雄关卡」、「玄奘之路卡」和「陇南山水卡」,与多家单位合作发行了「甘肃警察职业学校联名卡」、「天水热力联名卡」以及「庆阳工惠卡」等联名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借记卡累计发卡量约为8.95百万张。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该等借记卡消费金额分别约为人民币56,830.7百万元及人民币64,070.8百万元。
(B)信用卡
本行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领先的金融科技和大数据手段,对信用卡系统进行了整合升级,于2019年11月11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发行具有一定的信用额度的信用卡。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享受消费信用、存取现金和转帐结算等金融服务。本行按信用等级不同将信用卡分为普卡、金卡、白金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贷记卡发卡量为962,359张,其中信用卡919,402张、公务卡42,957张;循环信用额度人民币131.25亿元,其中信用卡人民币123.35亿元、公务卡人民币7.90亿元;透支余额人民币306,220.27万元,其中信用卡人民币302,720.36万元、公务卡人民币3,499.91万元;透支户数313,580户,其中信用卡308,927户、公务卡4,653户;贷记卡收入合计人民币20,529.30万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人民币7,946.70万元、利息收入人民币12,582.60万元。
(C)收单业务
本行作为支付结算服务提供商,为收单商户提供相关交易资金结算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收单业务商户共20.6万户,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收单交易总额分别约为人民币1,150亿元及人民币894.77亿元。
(iv)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
本行向零售客户提供多种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理财服务、代理服务及薪酬支付和付款服务。
(A)理财服务
本行向零售客户提供满足其风险和收益偏好的「汇福」系列理财产品。本行主要将该等理财产品带来的资金投资于债券、同业存款、货币市场工具及其他固定收益产品组合。2024年及2023年,本行向零售客户销售的理财产品总金额分别为人民币32,819.74百万元及人民币33,074.05百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有逾153,911名零售理财客户,2024年零售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介乎3.15%至4.92%。
(B)代理服务
本行向零售客户提供代销保险、代销理财和代销贵金属产品服务。
代销保险: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已与5家全国性保险公司订立代销协议推广及分销其推出的保险产品。
代销理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已与6家理财公司订立代销协议推广及分销其推出的理财产品,销售金额为人民币8,518.89百万元。
代销贵金属产品:本行于2015年8月获得国内代销贵金属的资格。于2024年及2023年,本行代销贵金属总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98.75百万元及人民币85.25百万元。
(C)薪酬支付和付款服务
薪酬支付服务:本行代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客户向其僱员支付薪酬。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有逾13,752名薪酬支付服务客户。2024年及2023年,本行代理支付的薪酬平均每月金额分别约为人民币5,028.17百万元及人民币5,118.46百万元。
付款服务:本行通过广泛的分销网络向客户提供包括公用事业费用在内的各类日常生活开支的付款服务。
(D)其他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
本行为零售客户提供转帐、汇款及收款等其他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
(i)金融市场业务
本行的金融市场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市场交易、投资业务及投资同业理财产品,是本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2024年及2023年,金融市场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占本行总营业收入的32.7%及15.8%。
(i)货币市场交易
本行利用多种货币市场工具调节本行流动性并从货币市场交易赚取利息收入。货币市场交易主要包括(i)同业存款;(ii)拆出资金;及(iii)回购及逆回购交易。
(A)同业存款
本行自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与存出资金,对资产及负债进行管理。本行接受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本行存入款项及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出资金。本行亦会与部分该等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其他同业交易。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本行的存款分别为人民币15,708.6百万元及人民币20,120.3百万元,本行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资金分别为人民币1,028.7百万元及人民币2,866.1百万元。
(B)同业拆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向任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出资金余额合计为人民币5,001.7百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行向任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出资金余额合计为人民币2,407.2百万元。截至同日,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入款项则分别为人民币975.2百万元及人民币1,823.0百万元。
(C)回购及逆回购交易
本行回购及逆回购交易的相关证券主要为以人民币计值的政府债券及政策性金融债券。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分别为人民币8,989.2百万元及人民币10,664.0百万元,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则分别为人民币4,946.8百万元及人民币6,920.3百万元。
(ii)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债券、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理财产品及基金产品。
(A)本行按持有目的划分的证券投资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由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7,021.7百万元增加8.2%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7,451.3百万元。
(B)本行投资组合的到期情况
(C)持有政府债券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所持政府债券面值余额为人民币32,139.4百万元。
(D)持有金融债券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所持金融债券(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面值余额为人民币48,325百万元。
(j)分销网络
(i)实体网点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拥有1个总行营业部、12家分行、181家支行、3家小微支行以及1个社区支行,覆盖甘肃省所有市州区域和约95%的县域。
(ii)电子银行业务
(A)网上银行
本行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账户管理、信息查询、转帐汇款、支付、投资及理财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共有逾89.40万名网上银行客户,包括8.15万名公司网银客户及逾81.25万名零售网银客户。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的公司网银客户共进行逾506.2百万次网上交易,交易总额约为人民币5,627.49亿元;零售网银客户共进行约0.51百万次网上交易,交易总额约为人民币173.29亿元。
(B)手机银行
本行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如帐户查询及管理、转帐、缴费支付和贷款管理等。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共有约411.19万名零售手机银行客户,通过手机银行进行的交易约为18.04百万笔,交易总额约为人民币2,716.34亿元。
(C)电话银行
本行电话银行通过互动式自动语音系统及人工客户服务向客户提供存贷款账户查询、个人借记账户转帐、账单查询、挂失及业务咨询等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共有764,237名电话银行签约客户,均为个人客户。
(D)自助银行
本行通过自助服务设施以较低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便利的银行服务。本行的自助银行服务包括余额查询、现金提存、转帐及公用事业缴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有198个营业网点、42个离行式自助服务区、520台自助服务设备以及372台智能柜檯。
(E)微信银行
微信已成为向零售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渠道。客户通过微信银行可获得服务包括本行产品和服务;管理账户、交易查询、缴费支付及便民服务;及本行营业网点查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共有超过104万名微信银行客户。
(F)电商平台
2017年6月,本行「陇银商务」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为商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该等服务包括进货、销售及存货管理及线上B2B和B2C交易。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平台入驻商户1,091户,拥有用户289万户,交易总额约为人民币55.03百万元。
(k)有关子公司的资料
静宁成纪村镇银行
平凉市商业银行于2008年9月与其他4家法人机构和7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了静宁成纪村镇银行,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持有静宁成纪村镇银行约62.73%的股权。静宁成纪村镇银行为一家于中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业务在中国进行,主要业务包括向当地公司及零售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贷款、存款以及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静宁成纪村镇银行共拥有41名公司贷款客户,724名公司存款客户,7,540名零售贷款客户以及116,612名零售存款客户。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静宁成纪村镇银行共有营业网点12个,僱员110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静宁成纪村镇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及贷款总额分别为人民币1,991.6百万元、人民币1,743.1百万元及人民币1,287.9百万元。于2023年及2024年,本行自静宁成纪村镇银行取得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5.3百万元及人民币46.6百万元,分别占本行总营业收入的0.68%及0.78%。
本行向静宁成纪村镇银行提供战略指导及僱员培训。本行亦派遣专业人员提高其僱员业务能力,并分享经验以创新产品及服务,从而丰富其业务。
(l)信息技术系统运行和安全
为支援本行业务营运及经营管理,本行定期对信息技术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于2023年及2024年,本行在信息技术系统方面的投资分别约为人民币198.3百万元及人民币206.7百万元。
2024年,全行信息科技工作紧紧围绕总行「21字」工作总要求,深入推进数字金融、数字化运营、金融科技建设,金融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信息科技管理能力持续增强,业务与基层赋能成效显著。
2024年,数字化转型工作聚焦标准化、场景化和智慧化,锚定「业务经营管理、产品创新体系、数字化风控、数字化应用、科技基础」五大能力建设,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深化数字化转型工作。全力推动对公及零售业务领域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陇银政务宝、陇银薪福宝、财资管理平台、「惠陇云」平台、「陇e惠」小程序等对公服务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特色化服务。积极探索和实践零售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并在分支机构进行数字化运营落地。成功举办「甘银智创」产品创新大赛,营造全行创新创效的浓厚氛围,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2024年末,22项获奖产品中,已投产推广的产品14项,正在推进的产品5项,转化率为63.64%。全年投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43个,其中手机银行鸿蒙版于9月底正式亮相华为应用市场,成为国内首批、省内首家适配华为鸿蒙原生系统的银行应用;投产上线的智能交易反欺诈监测平台项目,监测交易笔数1.36亿笔,自动阻断交易9.56万笔,阻断金额人民币5,956.9万元,加强认证423.41万笔,有效地守护了客户资金安全。加快推进办公流程线上化,积极贯彻「过紧日子」要求、落实「降本增效」工作部署,实现资金调拨等21个线上化应用和41个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线上化流程,节省人力投入约556人月、节约纸张9.8万张。上线「小甘播报」、高管驾驶舱等功能,业务部门可一站式查看重点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有效降低了手工报表统计,数据通报工作效率提升60%以上。2024年甘肃银行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关键系统已实现自主安全可控,自主研发的「基于XGBoost算法的运营风险监测平台」在第十五届金融科技创新奖评选中荣获「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奖」。
2024年,甘肃银行从业务连续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维管理、应急管理等多方面夯实安全底座,确保全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本行亦实施了安全保障措施(包括防火墙、防病毒措施、数据加密、用户认证与授权、桌面安全、终端数据防洩漏、入侵防御及检测、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备案及测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和信息系统安全评估等)以维护信息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于报告期间,本行并未遭遇任何重大IT系统故障。
环境与展望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凝心聚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国家统计局发佈,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 1,349,0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3%,二季度同比增长 4.7%,三季度同比增长 4.6%,四季度同比增长 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人民币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人民币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人民币765,583亿元,增长5.0%。具体来看,工业生产增势较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5.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8.9%,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9、3.1 个百分点。服务业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均在 10% 以上。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网上零售较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币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人民币130,816亿元,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6.8%。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 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 3.2%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8.0%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 7.0% 、10.2%。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人民币438,4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 6.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0.3%。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8.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9.4%。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 41,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
2024年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的立场,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全年两次降准共1 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超过人民币2万亿元,引导信贷均衡投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全年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共 0.3个百分点,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设立人民币 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范围等,持续推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设立人民币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供需两端同步发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重点机构和区域风险处置稳步推进,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持续完善。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M2同比分别增长8.0%和 7.3%,人民币贷款余额人民币255.7万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3.0%和 14.6%,继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本行所处的甘肃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四强」行动,做深做细「五量」文章,聚力打好「六场战役」,全省经济运行呈现逆势而进、质效兼优、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跃上新台阶,达到人民币1.3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 0.8个百分点,连续10个季度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 3.1 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 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 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居全国第3位。
展望 2025年,内外部政策变化将是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最大变量。从内部看,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未来增量政策进一步加力的空间,将成为推动内需回升、风险化解、信心恢复的重要力量;从外部看,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调整或将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将继续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金融主力军作用,统筹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规模稳健扩张的同时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夯实盈利增长和资本基础,保障经营向优向好。
发展战略
本行致力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城商行,区域首选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实现规模、盈利、风险、资本的平衡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行计划:(一)将政务金融业务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业务,零售、公司等传统业务实现转型发展,特殊资产经营等新兴业务成为利润增长点。(二)持续抓好风险与内控合规、资产负债管理、全渠道管理、数字化等核心能力提升。(三)强化风险管控,提高资产质量。(四)推进轻资本转型,优化收入结构。(五)发挥省级城商行优势,走特色化道路。(六)强化客户管理,提升利润贡献。(七)有效丰富产品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八)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