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本集团的主要业务仍为其两个自主品牌手表(即天王及拜戈手表)的制造、零售及电子商务业务、其他品牌(中国)业务及其辅助性表芯贸易业务。
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天王手表业务仍为本集团的核心(中国)业务,贡献了本集团总收益约82.2%。天王手表具有长达逾30年之久的品牌底蕴,并透过提供高品质精准度兼具时尚的手表而享有盛誉,以上种种均为天王手表业务得以持续成功并获得广泛品牌认知度的关键因素。透过本集团遍佈全国的销售点网络所收集的客户信息,本集团能够努力满足不同年龄层客户对高品质时尚手表不断增长的需求。
零售网络
本集团的零售网络主要包括由本集团直接管理及控制的百货公司及购物中心的销售专柜。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本集团透过直接管理的销售点销售66%以上的天王及拜戈手表。由于本集团直接销售大部分手表予其零售顾客,本集团可透过其一线销售员工获得第一手市场资料及顾客的直接反馈。本集团认为此乃超越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因竞争对手一般并无直接自身管理其销售网络,而是通过经销商销售其产品。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天王手表业务的销售点数目为1,894个,与2022年6月30日相比,天王手表业务的销售点数目净减少192个。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销售其他品牌手表的销售点数目为192个,较2022年6月30日净减少41个。
本集团的自主品牌手表
天王手表
天王手表业务的收益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对本集团总收益的贡献为约82.2%(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约84.6%),仍为本集团的主要收益来源。天王手表业务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线下零售较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减少约43.6%。该减少主要是由于传统手表零售市场的萎缩以及电子和数码可穿戴设备的竞争。COVID-19疫情反覆亦影响了大众消费者的信心及消费意欲,甚至令整体线下零售市场受压。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本集团已推出不少于28款新款天王手表供直接线下零售、电子商务渠道销售及公司销售,每只手表价格介乎约人民币200元至人民币4,980元之间。天王手表广泛的选择范围能让本集团满足不同需求,并吸纳更多不同收入水平及年龄层的顾客。
其他品牌(中国)业务
由于中国市场仍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消费意欲的下降导致对拜戈手表及其他知名品牌手表的需求减少,从而致使本集团来自其他品牌(中国)业务的收益由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约73.0百万港元减少约26.6百万港元或36.4%至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约46.4百万港元。其他品牌(中国)业务持续提供广泛的国内及国际品牌产品,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及年龄层顾客的需求。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本集团关闭若干表现欠佳的销售点,以优化其销售网络。
表芯贸易业务
鑑于表芯贸易为天王手表的组装提供可靠及稳定的表芯供应,且能在并非用于制造本集团天王手表业务手表的表芯富余时,与其他手表制造商及经销商进行表芯贸易业务为本集团创造额外收益,董事认为本集团的内部表芯采购及贸易部门乃本集团整体业务营运不可或缺的一个分类。
电子商务业务
自2013年起,本集团一直从事电子商务业务,并于天猫及京东等多家主流网络销售平台销售其产品。为把握中国年轻客群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本集团透过网上销售渠道推出多款定位平价及快时尚的天王及拜戈手表。董事亦认为,多元化表款可以使本集团得以接触更多元化的顾客,包括不同年龄层的顾客群。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电子商务业务继续为本集团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于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由于市场参与者之间竞争激烈,电子商务平台上的手表销售额由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的约176.9百万港元减少约61.9百万港元至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约115.0百万港元。
存货控制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存货结余为约280.3百万港元,与2022年6月30日的约354.4百万港元相比减少约74.1百万港元或约20.9%。本集团的存货週转天数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约347天增至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约418天。本集团将继续严密监控及控制其存货水平以适应其销售网络审阅及调整计划。
于2022年12月31日及2022年6月30日,库存超过两年的存货分别为约146.8百万港元及约162.9百万港元,而该等存货结余的相应拨备分别为约112.0百万港元及约112.6百万港元。本集团管理层定期监控存货账龄、质量及数量以确保存货维持在对我们业务经营最有利的最佳价值及最优水平。本集团管理层于各报告期末亦评估及审阅存货账龄分析并识别不再适用于生产或销售的滞销存货项目。于各报告期末,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估计低于成本,本集团管理层将作出必要的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