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34.9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5.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5%。货物进出口总额43.8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0%。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广义货币(M2)余额313.5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3%。
2024年,我国银行业总资产平稳增长,金融服务继续增强,资产质量保持平稳,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380.52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年末降低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1.19%,较上年末上升6.0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5.74%,较上年末上升0.68个百分点。分机构类型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在全行业中的占比有所上升,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在全行业的占比保持稳定,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在全行业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7.1.2本行总体发展情况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本集团坚决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坚定推进各项战略任务,坚持巩固发展基本盘,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出新步伐。
经营规模稳中突破。本集团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契机,坚持战略引领、坚守区域定位、坚定服务优化,抢抓资产投放、强化负债支撑,主要规模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资产总额8,566.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67.58亿元,增幅12.73%;贷款总额4,406.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6.81亿元,增幅12.13%;存款总额4,741.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3.04亿元,增幅14.30%。
盈利能力稳中有升。本集团坚持开源节流、管控成本,著力推动效益增长。2024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2.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5%;实现净利润55.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9%,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5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0%,延续了稳健增长的良好趋势。
业务结构稳中优化。本集团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国家级战略机遇,持续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贷款结构、存款结构不断向好、向实改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票据贴现276.7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6.28%,较上年末下降5.13个百分点;储蓄存款2,495.58亿元,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52.64%,较上年末提升4.19个百分点。
资本实力稳中提质。本集团强化资本精细化管理、适时开展外源性资本补充,各级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8%,一级资本充足率11.20%,资本充足率14.4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10、0.04、1.09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本集团持续筑牢风控防线,加强重点排查和预警处置,推进不良化解清收,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均有所改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不良贷款率1.25%,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64%,较上年末下降0.7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1.73%,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5.08%,较上年末上升10.90个百分点。
7.9.1宏观环境展望
2024年,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我国经济顶压克难、稳中有进,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未来,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展望2025年,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叠加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
从宏观政策看,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财政赤字率提高,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加,财政支出强度加大,将对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加大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将推动资金更快流向实体经济。「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两重」项目将获更大力度支持,国内市场潜力有望加快释放,要素禀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都将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从监管环境看,「五大监管」全面强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提升金融监管质效、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仍将是监管的重要目标。
从行业竞争与发展格局看,区域性银行培育自身的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能力提升、强化协同联动、守牢风险底线,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拼效率、拼服务,为实体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从区域发展看,本行所覆盖「一市三省」GDP与人口分别占西部省市区比例均超过50%。2024年重庆、四川、陕西、贵州GDP同比分别增长5.7%、5.7%、5.3%、5.3%,均高于全国水平。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重庆将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架构,持续做大做强「33618」制造业集群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发展动能将更加充沛。
7.9.2经营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发展谋篇佈局之年,也是本集团稳健发展,实现跨越的关键一年。本集团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监管要求,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打造「六个区」,确保金融服务重大战略、服务实体经济见行见效。坚持「五高」战略定位、「五个三」重点举措,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以「十四五」圆满收官的合格成效,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坚实基础。
把握机遇,加快主体业务发展。一是把准市场脉搏抓好投放。紧扣「一市三省」重大基础设施、城建项目,创新与退平台企业合作模式。紧扣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佈局,抓好新能源汽车、电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信贷投放。加大信用债、利率债等资产多元配置力度,持续增加交易对手、扩大同业授信。紧跟中央、地方促消费政策,依靠「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消费信贷投放。做优「信用证+福费廷」产品组合,打造「惠畅陆海」特色产品体系。二是聚焦服务提升抓好负债。优化对公开户流程及限额设置,提升结算便利度。升级渠道工具,加强现金管理系统、企业司库管理系统推广。用好「幸福存」、美元定期存款等产品,积极拓客增存。针对企事业单位、集团企业等重点客户,创新打造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专属场景。做好重点资金监管服务,争取更多专项账户落地。三是抓好经营管理模式优化。健全管理决策机制,优化低利率环境下资产配置策略,实现多重目标下的动态平衡。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多元化拓展融资渠道。
加强调度,多管齐下增收创利。一是强化系统评价,提高综合效益。对优质客户实行存款、贷款、租赁、债券、贴现、中收综合测算,加快明确实施客户范围、差异化指导价格、细化审批流程,确保机制有效落地。二是强化节奏把控,确保收入稳定。加强市场形势研判,抢抓市场机遇,推进贷款早投放、早收益。加强利率形势研判,优化投资策略及业务组合,稳步开展外币债券投资。三是强化清收创利,做到颗粒归仓。积极运用市场化重组、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债权转让等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及清收力度,减少不良资产侵蚀利润的影响。四是强化联动协同,带动全面增收。强化资产、负债及中收等业务联动,构建客户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机构内部、总分支行及子公司联动业务的考核评价。五是强化量价协同,管控负债成本。突出「限量、配额、控价」组合管理,有效管控中、长期储蓄存款占比。控制同业存单发行节奏,积极争取低成本货币政策工具。六是强化精细管理,发挥最大效益。实施基于资本新规的经济资本考核,适当调整存贷款FTP利差,引导经营机构发展战略性重点业务、重点客群。
加快转型,综合施策练好内功。一是加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推进业务转型。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打造具有行业辨识度的服务品牌。提速拓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客群。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体系,积极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健全数字金融体系,加强基础设施、数据建设,提升智能化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加力做好网点经营,推进营销转型。紧扣打造全功能型网点,持续增强综合营销、综合经营能力,推动网点转型由「形似」向「神似」转变。优化网点综合评价,推动提升网点综合贡献度。聚焦能力建设,推动营销人员交叉持证,加快大中业务开办、综合业务上量。三是加力做好综合经营,推进服务转型。加快由「做业务、做产品」向「做客户」转变,用好用活牌照资源,强化贷款、债券、承销、租赁、结算等服务手段综合运用,资产、负债、中收业务一体经营、综合营销。
聚焦服务,深化拓展客群基础。一是丰富模式。用好「风铃智评」「好企看看」等数字工具,批量获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名单。加强企事业单位对接,积极参与地方招商引资,增强源头获客。拓展线上触客、获客渠道,加强宣传引流,扩大客群覆盖广度。二是突出重点。聚焦上市、拟上市企业,集团企业、招引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财政代发业务等优质对公客群,健全营销支持政策体系,匹配综合服务方案,推动建立合作关係。完善一个重点客群加三个场景客群的「1+3」客群营销策略,加大对老年客群及社保、代发、收单商户客群的营销力度,提升个人客群运营水平。三是提升服务。树牢「心相伴、共成长」理念,以优质、陪伴式服务支持客户成长壮大。强化分层分群管理,拓展客群营销、服务深度,健全完善产品体系,针对性满足客户多元化服务需求。
守牢底线,强化风险一体管控。一是坚持风险信息一体管控。打通各信贷业务系统、柜面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客户、业务信息在各条线、总行与分支机构的高效互通。多渠道引入外部数据,持续优化风险信息获取机制。二是坚持风控流程一体管控。健全涵盖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处置全流程的职责体系、工具系统体系、协同机制体系,确保各类赋能工具有效、前中后台协同高效、风险管控目标见效。突出关口前移,著力将风险防范化解在业务拓展最前沿,防止小隐患拖成大风险。对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排查,督导推动前端抓早抓小、及时处置销号,确保重点领域风险可控。三是坚持各类经营风险一体管控。坚持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统筹考量,通盘做好产品、业务全周期管理。把风险合规意识贯穿信贷业务全流程,确保资产投放符合政策导向、监管要求,切实防范操作风险、案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