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经济虽有利好政策支持,但在原料煤价下滑、供需格局宽松、出口政策收紧的宏观趋势下,恢复仍较为缓慢,这对煤化工相关产品的价格支撑逐渐减弱,进而波及整个行业业绩下行。
本集团积极应对行业週期,顺应中国农业发展趋势,不仅创新「两大一分共服务」营销模式,助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占率,同时,顺利完成项目建设,新疆基地的年产能6万吨聚甲醛项目及广西基地年产能30万吨复合肥项目均在年底投运,为开拓新市场、新领域奠定基础。
收入
本集团二零二四年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23,128,000,000元,同比下降1%。主要由于产品价格下滑所影响。处于行业波动週期,儘管收入略有下滑,但随著新增优质产能的释放及规模优势的增强,最大程度抵御价格波动及市场疲软对经营业绩的挤压。同时,通过拓展营销渠道,延伸供应链,有效带动本集团尿素、甲醇、DMF等产品销量提升,保证了核心产品业绩稳定增长。另外,本集团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出售其附属公司玛纳斯县天欣煤业有限公司(「天欣煤业」)全部股权,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推动净利润同比提升23%至人民币2,014,000,000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23%至人民币1,459,000,000元。
本集团坚持以肥为主的战略方向,围绕主业优势,实现各板块协同发展。二零二四年,本集团各板块收入结构分别为,化肥板块占比58%,化工板块占比37%,医药中间体板块占比2%,其他占比3%。以下是各主要产品的盈利情况:
成品尿素
尿素的销售收入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6,874,000,000元增加约人民币432,000,000元或6.3%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7,306,000,000元。主要得益于销量同比大幅增长29%。随著产能规模的扩大,产量同比增加21%,带动销量提升,同时,在环保政策的管控下,工业需求显著增加,对本集团尿素增量形成有力支撑。
二零二四年,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叠加出口受限,导致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影响本集团尿素售价同比下降17%,导致尿素销售毛利率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29%下降约4个百分点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25%。
复合肥
二零二四财政年度复合肥的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5,994,000,000元,较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6,130,000,000元减少约人民币136,000,000元或2%。近年来,国内粮食增产丰收,粮库储备充足,导致市场供应压力增加,粮食价格承压下行,下游备肥週期后延,影响销量同比下降0.3%。同时,原料价格下滑,影响平均售价同比下降2%。
二零二四财政年度复合肥的销售毛利率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12.9%增加约2.1个百分点至15%。一方面,由于原料供应相对宽松,主材磷肥、钾肥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和14%,降低生产成本4%;另一方面,加大高毛利产品占比,高效肥销量同比提升4%,有效提高整体毛利率约3个百分点。
甲醇
甲醇的销售收入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2,339,000,000元增加约人民币339,000,000元或14.5%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2,678,000,000元。随著国内经济的复甦,下游制造业,如汽车、电子行业对基础化工的需求逐渐增加,推动本集团甲醇销量同比提升16%。
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甲醇的销售毛利率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0.6%增加约9.2个百分点至8.6%。一方面,供需错配,原料煤碳价格下滑,采购成本同比降低;另一方面,本集团不断优化生产技术,通过加大研发降低对蒸汽的消耗,确保甲醇平均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0.6%。
车用尿素溶液
车用尿素溶液的销售收入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434,000,000元减少约人民币57,000,000元或13%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377,000,000元。随著环保政策的推进和新能源技术的进步,柴油重卡保有量呈下降趋势,同时,国内经济持续疲软,运输大宗货源减少,对大型柴油车的需求有所下降,为减缓对利润的挤压,本集团主动减产13%,利用柔性调节,确保整体盈利最大化。
除此之外,由于原料成本的下降,对车用尿素溶液价格支撑减弱,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0.3%,导致二零二四财政年度车用尿素溶液的销售毛利率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28%下降约10个百分点至18%。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的销售收入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784,000,000元减少约人民币44,000,000元或5.6%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740,000,000元。国内房地产仍在调整週期,下游板材、浸渍等行业开工率不足,需求回暖不及预期,同时,原料成本的支撑力度转弱,影响三聚氰胺的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1.3%。近年来,本集团加大海外业务开发力度,加强海外现有订单粘性,有效提升国际订单同比增加13%,从而带动销量提升6.4%。
受三聚氰胺平均售价下滑影响,本集团三聚氰胺的毛利率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29%下降约2个百分点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27%。
DMF
DMF的销售收入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1,047,000,000元增加约人民币145,000,000元或14%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1,192,000,000元。收入的增加得益于销量同比大幅提升36%。一方面,本集团推动设备技改技革,提升人员操作技能,延长生产週期,产量同比提升36%,带动销量增长;另一方面,DMF作为重要化工原料,被广泛运用到浆料、医药、薄膜等行业,随著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工业需求显著增加。
二零二四财政年度DMF的销售毛利率为11%,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液氨
液氨的销售收入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2,091,000,000元减少约人民币885,000,000元或42%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1,206,000,000元。该减少主要由于销量同比减少33%所致。随著新乡基地70万吨尿素生产装置的成功投产,本集团进一步节降成本,提升效益,将自产液氨充分转化,用于满足下游尿素的生产需求,因此,影响液氨的外销量有所减少,同时,前端原料煤炭价格支撑减弱,影响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5%。
二零二四年,液氨的销售毛利率为1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售价及销量下滑的情况下,本集团进行成本管控,叠加原料成本下滑,有效节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4%。
医药中间体
医药中间体的销售收入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616,000,000元减少约人民币131,000,000元或21.3%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485,000,000元。主要由于该板块平均售价同比下降23.6%所致。在该板块中,由于个别产品的下游需求逐渐缩减,如四乙酰核糖、次黄嘌呤等,对产品价格的支撑减弱,从而拉低整个板块的平均售价。该因素也影响毛利率下降4个百分点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5%。另外,位于新疆基地的生物发酵项目,该板块进入新的领域,在调试期间,导致成本增加,也对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
在价格波动週期,本集团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凝聚优势资源,聚焦核甘(酸)类产品,加大胞嘧啶、腺甘酸及精品腺嘌呤的推广力度,助力该板块销量同比提升3%。
其他收入及收益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299,000,000元增加约人民币762,000,000元或约255%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约人民币1,061,000,000元。该增加主要由于:(1)处置本集团附属公司天欣煤矿股权,增加投资收益约740,000,000元;(2)二零二四财政年度利息收入增加约人民币20,000,000元。
销售及分销开支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618,000,000元增加约人民币90,000,000元或约15%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708,000,000元。该增加主要为:(1)本集团较好的完成销量目标,为进一步激发销售团队的积极性,对销售业绩突出的人员进行激励,同时,随著广西基地的投运,以及新营销模式的转型,优秀销售团队的规模相应增加,导致工资及提成同比增加约人民币72,000,000元;(2)为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开展营销推广活动,尤其是加大对新产品的销售推广,广宣费同比增加约人民币10,000,000元;(3)随著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以及「战区模式」的运行,相应折旧及摊销费用同比增加约人民币7,000,000元。
一般及行政开支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二零二三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1,299,000,000元增加约人民币25,000,000元或2%至二零二四财政年度的约人民币1,324,000,000元。二零二四年,根据本集团人才战略,向骨干及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增加管理费用约人民币67,000,000元,除去该因素影响,本集团二零二四年管理费用同比减少约人民币42,000,000元或3%。主要节降原因如下:
(1)本集团不断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数字化转型、强化费用管控、优化运营流程等措施,确保水电费、租赁费、办公费、招待费等都有明显改善,同比减少约人民币22,000,000元;
(2)随著各基地生产工艺的进一步优化,严控排放指标,本集团获批参与行业污染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已形成全流程环保作业,有效降低安环费用同比减少约人民币13,000,000元;
(3)处置天欣煤矿股权,导致折旧费用同比减少约人民币7,000,000元。
二零二五年,国内氮肥供需格局相对稳定,虽有新增产能释放,但在环保政策推动下,落后装置会陆续退出,将会对产能增量形成一定抵消。随著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加快,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对本集团的销售在经济回暖及环保管控政策的刺激下,下游板材、火电脱销等行业对尿素的工业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另外,不排除出口政策存阶段性松动,以进一步改善国内供需关係。复合肥方面,受春耕备肥释放、全球供应收紧、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供需处于紧平衡,带动全球钾肥价格上行,将对复合肥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近年来,化肥行业受供需错配、环保压力、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规模化的发展推动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同时,在国家不断强化耕地保护,提升粮食单产的政策支持下,化肥的刚性需求将稳步增强,必将为行业头部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本集团仍坚持「低成本 +差异化」的核心战略,一方面,利用规模化发展的优势,通过完善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夯实低成本运营;另一方面,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强化科研与产品创新,加大液体肥、水溶肥等高效肥占比,继续推进水肥一体化,为使营销理念更先进,本集团利用大数据加大对终端用户的把控,同时,农化服务人员、财务人员及大数据人员深入销售一线,助力差异化产品的推广,提高对终端的服务能力。
利用行业低谷週期,本集团稳步扎实推进高质量产能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同时,根据行业趋势及自身现金流状况,合理排佈投资顺序,优先发展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佳、资金供应充足的项目,待市场格局稳定后形成强而有力的竞争。目前,本集团各在建项目均有序推进中,江西产业链延伸项目、准东项目及广西大项目均按计划推进。届时,本集团的总产量将突破千万吨,同时,也将进一步引进行业先进技术,夯实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助力本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