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产品
报告期内及报告期后(预期)商业化产品摘要
于报告期内,我们的商业化产品组合成功拓展为七款产品,涵盖多个疾病领域,拥有巨大协同效益,可为患者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化产品组合包括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苏立信(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达伯华(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达伯坦(佩米替尼片)、耐立克(奥雷巴替尼)及希冉择(雷莫西尤单抗)。
于报告期内,我们的产品收入达人民币2,040.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854.6百万元增长10.0%,儘管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医保价格下降,产品销量持续快速上升带动整体增长。然而产品收入的进一步增长率部分受到COVID-19疫情以及部分城市政府于第二季度的管控措施的影响。
凭藉近3,000人商业化团队的坚实基础及广泛市场覆盖,于报告期内,我们已进一步升级商业化业务架构,以较专业及有效的BU模式进行运营。我们认为,我们已就商业化第二阶段发展建立良好的业务能力及模式,能够有效扩大销售规模,同时提高效益及收入,从而更好支持本公司的商业化目标及取得长期可持续性业务发展。
2022年下半年,我们预期Retsevmo(塞普替尼)将于年底前获批,届时我们的商业化产品组合将增加至八款产品。凭藉领先优势及专业高效的商业化团队,我们对产品收入的持续稳健增长仍充满信心。我们致力提供更多创新药物,造福更广大的患者群体。
报告期内及报告期后(预期)里程碑及成就
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与礼来共同开发的创新全人源抗PD-1单克隆抗体;获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并获批准四大主要癌种适应症列入国家医保目录。
于2022年上半年,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新获批两项适应症,包括1LGC及1LESCC。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是首个获批用于五大癌种(即1L非鳞状NSCLC、1L鳞状NSCLC、1LHCC,1LGC及1LESCC)一线免疫治疗的PD-1抑制剂。
于2022年上半年,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销售量较2021年下半年大幅增长,三项新增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销量尤其是第二季度的销量进一步增长受到COVID-19的部分影响。
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EGFR-TKI治疗后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非鳞状NSCLC的sNDA正进行监管审评,预期于2022年年底将收到监管决定。
我们继续开展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基石产品联合其他其他创新分子疗法的多个临床研究项目,以克服癌症治疗中待解决的未获满足医疗需求。
达攸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全人源抗VEGF单克隆抗体;获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已于中国获批准用于多种适应症,包括晚期NSCLC、转移性CRC、成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晚期或不可切除HCC、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OC)及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CC)。
于2022年3月,NMPA批准达攸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第五及第六项适应症,用于治疗OC和CC,两种中国最常见的妇科癌症。
于2022年6月,达攸同(印尼当地商标:Bevagen(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获得印度尼西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及宫颈癌五项适应症。PTEtanaBiotechnologiesIndonesia(「Etana」)将根据目前与本公司于2021年1月订立的独家许可致力于将Bevagen推向当地市场。本公司将收取开发及商业化的里程碑款项以及净销售额分成。此次获批意味着达攸同有望成为第一个在东南亚市场商业化和本地化生产的中国抗体药。
达伯华(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与礼来共同开发的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获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已于中国获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血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韦格纳肉芽肿。
苏立信(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全人源抗TNF-α单克隆抗体;获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已于中国获批准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斑块状银屑病和成人及儿童克罗恩病。
于2022年6月,NMPA批准苏立信(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第七及第八项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克罗恩病及儿童克罗恩病。
达伯坦(佩米替尼片):获Incyte(纳斯达克股份代号:INCY)授权,于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FGFR亚型1/2/3的强效选择性口服抑制剂;已在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市场获批准用于治疗接受过至少一次系统性药物治疗、肿瘤具有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的成人患者。
于2022年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批准达伯坦(培美替尼片),用于治疗成人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系统性治疗后疾病进展、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融合或重排、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
于2022年4月,NMPA批准达伯坦(培美替尼片),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且经检测确认存在有FGFR2融合或重排的晚期、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成人患者。
于2022年6月,佩米替尼于治疗mCCA的关键性2期研究的最新数据,包括最新客观缓解率(ORR)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数据在2022年ASCO年会上发佈。
耐立克(奥雷巴替尼片):与亚盛医药集团(「亚盛」)共同开发及共同商业化的新型BCR-ABLTKI;获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已于中国获批准用于治疗TKI耐药或采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诊断为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期(CP)或加速期(AP)成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
于2022年4月,奥雷巴替尼治疗伴有T315I突变的既往TKI耐药CML患者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诊疗指南2022版
于2022年6月,一项关于olverembatinib治疗TKI耐药琥珀酸脱氢酶(SDH-)缺乏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1b/2期研究数据在2022年ASCO年会上发表。Olverembatinib耐受性良好,并显示出抗肿瘤活性。
于2022年7月,NMPA接受olverembatinib一项NDA并授予优先审查,用于第一代和第二代TKIs耐药和╱或不耐受的慢性CML-CP患者,以支持完全批准。
我们和亚盛医药共同商业化覆盖了中国80%的CML市场,包括约800家医院。希冉择(雷莫西尤单抗):与礼来合作的VEGFR-2拮抗剂,可特异性结合VEGFR-2,从而阻断受体配体(VEGF-A、VEGF-C及VEGF-D)的结合,可延缓肿瘤的生长。
Cyramza(雷莫西尤单抗)是首个获美国FDA批准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药物,也是首个获美国FDA批准用于HCC患者的生物标誌物驱动疗法。于2022年3月,我们与礼来深化肿瘤领域战略合作,本公司获得希冉择(雷莫西尤单抗)及Retsevmo(塞普替尼)于中国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及pirtobrutinib(BTK抑制剂)未来于中国商业化的优先谈判权。
于2022年3月,希冉择(雷莫西尤单抗)用于治疗2LGC的NDA获得NMPA批准。
希冉择(雷莫西尤单抗)用于治疗甲胎蛋白(AFP)≥400ng/ml且之前已接受过索拉非尼1L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NDA正在NMPA审评中,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获得监管批准。
NDA和临床后期候选药物
我们有三种处于临床后期的候选药物递交NDA获受理,包括Retsevmo(塞普替尼)、IBI-306和IBI-326,及多个处于关键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为持续扩大商业化产品组合提供可能性及为我们的业务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惠及更多广大患者群体。
报告期内及报告期后(预期)里程碑及成就
Retsevmo(塞普替尼):与礼来合作的高选择性强效RET抑制剂。于获美国FDA批准(品牌名称Retevmo)为首个特别指定用于治疗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的成人患者、12岁及以上需系统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RET突变型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成人及儿童患者,以及12岁及以上放射性碘难治性患者且需全身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的成人及儿童患者(倘适用放射性碘)。
于2022年3月,我们与礼来深化肿瘤领域战略合作,本公司获得希冉择(雷莫西尤单抗)及Retsevmo(塞普替尼)于中国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及pirtobrutinib(BTK抑制剂)未来于中国商业化的优先谈判权。
Retsevmo(塞普替尼)用于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晚期或转移性MTC及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TC的NDA正在NMPA审评中,预期于2022年下半年获得监管批准。
IBI-306(托莱西单抗注射剂):抗PCSK9单克隆抗体;获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于2022年2月,在两项关键注册临床3期研究——CREDIT-1研究(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non-FH合併高危╱极高危心血管风险)和CREDIT-4研究(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non-FH和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IBI-306达到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主要终点。此前在2021年8月,IBI-306在HeFH治疗的关键注册临床3期研究(CREDIT-2)中达到了LDL-C的主要终点。
于2022年4月,关键注册临床3期CREDIT-2的数据在202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
于2022年6月,NMPA受理了IBI-306(托莱西单抗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型家族性(HeFH)和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non-FH))和混合型血脂异常的NDA。IBI-306(托莱西单抗注射液)有望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重组全人源抗PCSK9单克隆抗体。
IBI-326(伊基仑赛注射液):与驯鹿医疗(「IASOBio」)共同开发的全人源靶向BCMA的CART细胞疗法。
于2022年2月,IBI-326获得美国FDA的孤儿药资格认定。IBI-326将有资格享受若干开发激励政策,包括美国FDA对临床研究的支持、注册申请费的减免以及产品获批准上市后在美国的七年市场独占权。
于2022年6月,以口头演讲的方式在第二十七届EHA呈报IBI-326用于治疗r/rMM的临床1/2期研究的最新数据。
于2022年6月,NMPA受理IBI-326用于治疗r/rMM的NDA,并纳入优先审评。预计其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并于中国市场推出的BCMACAR-T细胞疗法产品。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与驯鹿计划在相关学术大会上发表IBI-326用于治疗r/rMM的2期研究更新数据。
IBI-376(parsaclisib):获Incyte许可于大中华开发及商业化的下一代选择性强效PI3Kδ口服抑制剂于2022年1月,Incyte决定撤回parsaclisib在美国的滤泡性淋巴瘤(「FL」)、边缘区型淋巴瘤(「MZ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申请。与美国FDA进行讨论后,Incyte决定撤回NDA申请,因其确定无法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支持加速审批的验证性研究,无法支持投资回报。撤回NDA申请是一项商业决定,与parsaclisib的疗效或安全性的任何变动无关。于2022年7月就支持批准所需的确认性研究与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进行讨论后,Incyte撤回寻求批准parsaclisib治疗MZL的市场授权申请(「MAA」),Incyte认为该申请不可行。以上决定仅影响其在美国的FL、MZL和MCL适应症,以及在欧洲的MCL适应症,不影响美国或其他国家正在进行的其他临床试验。
于2022年6月,在2022年ASCO年会上呈报IBI-376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中国关键2期研究的最新数据。
于2022年底前,我们计划与NMPA保持沟通,讨论IBI-376在中国可能采取的下一步注册计划。
IBI-344(taletrectinib):获葆元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葆元」)许可于大中华共同开发及商业化的下一代ROS1/NTRKTKI于2022年2月,NMPA授予taletrectinib突破性疗法认定认证,用于治疗ROS1融合阳性NSCLC患者。
于2022年6月,在2022年ASCO年会上发佈taletrectinib用于治疗ROS1融合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2期研究(NCT04395677)的最新数据。
于2022年下半年,持续进行taletrectinib用于治疗ROS1融合阳性NSCLC的临床2期研究以及将taletrectinib用于治疗含有NTRK融合的实体瘤的临床2期研究。
IBI-310:抗CTLA-4单克隆抗体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将取得持续进行的IBI-310联合信迪利单抗用于治疗2LCC的关键2期研究数据读出,并可能就下一步注册决定进行监管沟通。
IBI-126(tusamitamabravtansine):潜在同类首创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靶向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5(CEACAM5),一种在NSCLC、胃癌及其他癌症中高度表达的细胞表面糖蛋白。与赛诺菲合作在中国开发及商业化。
目前,tusamitamabravtansine正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开展2LNSCLC的3期研究,以及1LNSCLC、胃癌及其他实体肿瘤的全球2期研究。
于2022年8月,我们与赛诺菲达成战略合作,为中国难治性癌症患者提供创新药物。两间公司均致力于加速赛诺菲两款处于关键临床阶段的肿瘤管线(即临床3期的SAR408701(tusamitamabravtansine;抗CEACAM5抗体偶联药物)及临床2期的SAR444245(非α偏向性IL-2))的开发及商业化,联合信迪利单抗在中国高发实体瘤上开展一系列临床研究探索。
根据协议,我们将负责tusamitamab多个肿瘤适应症在中国的开发及独家商业化。
处于临床1/2期的新药管线(节选)
我们在临床1/2期拥有20款临床管线,其中大部分拥有全球权利。连同80多个处于临床前药物发现阶段的研究项目,可为本公司中长期快速、可持续增长提供强大且多元化的产品管线。
处于临床1/2期的候选肿瘤药物节选
报告期内及报告期后(预期)里程碑及成就
IBI-110:抗LAG-3单克隆抗体
于2022年6月,IBI-110三项临床试验(包括1a/1b期剂量递增研究、1b期1L鳞状NSCLC研究及1b期1LGC研究)的初步结果在2022年ASCO年会上发佈。
IBI-110单药以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信号及安全性。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探索IBI-110潜力。
IBI-351:与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新型口服强效KRASG12C抑制剂
于2022年6月,在2022年ASCO年会上发佈IBI-351的临床1期剂量递增研究结果。在先前接受过治疗的伴有KRASG12C突变的晚期NSCLC及CRC中观察到IBI-351单药治疗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很好的抗肿瘤活性。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进入KRASG12C突变2LNSCLC的关键2期研究。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开展IBI-351联合疗法用于治疗KRASG12C突变1LNSCLC的1b期研究。
IBI-188:全人源抗CD47单克隆抗体
于2022年上半年,我们在投资者会议上发佈IBI-188联合阿扎胞苷治疗1L高危MDS的1b期试验的初步积极的概念验证(PoC)数据。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继续跟进IBI-188的临床进展。
IBI-939:抗TIGIT单克隆抗体IBI-939联合信迪利单抗用于治疗晚期肺癌的1b期临床试验持续进行中。
我们于肺癌1b期临床试验中初步观察到积极信号。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预期将取得1b期临床试验的进一步数据。
IBI-322:同类首创抗CD47/PD-L1双特异性抗体于2022年4月,在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公佈IBI-322用于治疗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1期数据。
我们在特定癌种中观察到IBI-322的初步积极信号。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继续进行1b期研究,并取得IBI-322的进一步数据。
IBI-323:LAG-3/PD-L1双特异性抗体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开展IBI-323的临床1b期研究。
IBI-127(非α偏向性IL-2):潜在同类首创、定点PEG修饰、工程化、重组人源IL-2(rIL-2)的变体,其半衰期延长,能特异性地与低亲和力的IL-2受体结合,同时缺乏与高亲和力IL-2受体α链的结合。与赛诺菲合作在中国开发及商业化。IBI-127(非α偏向性IL-2或SAR444245)目前正在皮肤癌、胃肠癌、NSCLC╱间皮瘤、头颈癌及淋巴瘤等适应症上开展全球2期研究。
于2022年8月,我们与赛诺菲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创新药物造福中国癌症患者。双方均致力于加速赛诺菲两款处于关键临床阶段的肿瘤管线(临床3期SAR408701(tusamitamabravtansine;抗CEACAM5抗体偶联药物)及临床2期SAR444245(非α偏向性IL-2))的开发及商业化,信迪利单抗在中国高发实体瘤上开展一系列临床研究探索。
根据协议,我们及赛诺菲将共同探索SAR444245多个癌种在中国的开发,并将由信达主导临床开发。赛诺菲将全面负责SAR444245的商业化。
早期临床及临床前候选肿瘤药物(节选)
于报告期间及直至本公告日期,我们将临床前项目推进至临床阶段,并完成自主研发的具有多种创新MoA的创新分子的FPD,包括IBI-389(CLDN18.2/CD3双特异性抗体)、IBI-345(通用型模块化CLDN18.2CAR-T细胞疗法)、IBI-375(CD73单克隆抗体)和IBI-363(PD-1/IL-2)。在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初,我们预计将继续推进新的候选肿瘤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如IBI343(CLDN18.2ADC)及IBI-127(IL-2)。
处于临床1/2期的候选非肿瘤药物(节选)
IBI-362(mazdutide):已就于中国开发及商业化获得礼来许可的胃泌酸调节素类似物(OXM3),临床阶段潜在同类最优糖尿病及肥胖症候选药物。
于2022年6月,在《自然通讯》上发表IBI-362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1b期研究结果。
于2022年6月,我们公佈IBI-362治疗中国肥胖症患者的2期临床研究数据读出。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研究,旨在评估IBI-362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共招募230人。IBI-362在24週的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强大的减肥功效和代谢特徵的多重受益,显示出成为同类最优药物的潜力。
于2022年6月,公佈高剂量IBI-362治疗中国肥胖症患者的1b期数据于2022年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发佈。IBI-362滴定上调至10毫克及9毫克,显示出与低剂量组相似的安全性。在第5组(3.0-6.0-9.0毫克,各剂量水平给药4周)中,mazdutide的受试者在第12周从体重基线平均减少(减少百分比)9.23公斤(11.7%)。
于2022年7月,我们公佈IBI-362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2期临床研究数据读数。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多中心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IBI-362在招募的252名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比安慰剂和度拉鲁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为期20週的治疗中,IBI-362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明显的血糖控制和减重效果,患者血压、血脂水平、肝酶和胰岛素敏感性具有全面获益。给药20周后,mazdutide6.0mg剂量组HbA1c水平较基线变化的最小二乘均值为-1.54%,度拉糖肽1.5mg组为-1.35%,安慰剂组为0.03%。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扩大IBI-362在中国肥胖患者中的2期研究至高剂量水平。
于2022年年底至2023年年初之间,我们计划启动IBI-362在肥胖受试者中的临床3期试验。
于2022年年底至2023年年初之间,我们计划启动IBI-362在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的临床3期试验。
IBI-302:潜在同类首创抗VEGF╱补体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获批准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在即将举行的医学会议上公佈高浓度IBI-302治疗nAMD的临床1期试验数据。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进行高浓度IBI-302治疗nAMD的临床2期试验。
于2022年年底至2023年年初之间,我们计划取得IBI-302治疗nAMD患者的2期试验数据读出。
IBI-112:长效抗IL-23(p19亚基)单克隆抗体。
于2022年7月,我们启动并完成IBI-112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2期研究FPD。
于2022年8月,我们公佈IBI-112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临床2期研究数据读出。我们计划在日后的医学会议或期刊上发表IBI-112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临床2期研究最终结果。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启动IBI-112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临床3期研究。IBI-353(奥利司他):与UNION(「UNION」)共同开发及共同商业化的具有广泛抗炎特性的强效和高选择性的下一代PDE4抑制剂。
于2022年7月,UNION的口服奥利司他治疗银屑病的临床2b期研究已完成超过200名患者招募入组。
于2022年下半年,我们计划于中国开展IBI-353的1期桥接研究。我们计划于日后加入由UNION领导的两项关于奥利司他治疗特应性皮炎及银屑病的全球3期关键研究。
其他节选的早期临床及临床前的候选非肿瘤药物:
于报告期内及直至本公告日期,我们推进临床前项目至临床阶段,并完成IBI-324(VEGF/ANG-2)及IBI-311(IGF-1R)的首次患者给药。于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年初之间,我们预计将继续推进多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如IBI-333(VEGF-C/VEGF-A)及IBI-353(奥利司他)。
联交所上市规则(「上市规则」)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本公司无法确保本公司将能成功开发或最终成功销售任何在研产品。本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在买卖本公司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本公司与合作伙伴及其他企业发展的战略合作
于2022年1月,我们订立一项协议,据此,SanaBiotechnology,Inc.(纳斯达克股份代号:SANA)从驯鹿医疗及信达生物获得经临床验证的全人源BCMACAR结构的非独家商业权利,应用于若干体内(invivo)基因治疗及离体(exvivo)低免疫细胞治疗。
于2022年3月,我们与礼来深化肿瘤领域战略合作,取得希冉择(雷莫西尤单抗)及Retsevmo(塞普替尼)于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利以及pirtobrutinib(BTK抑制剂)未来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的优先谈判权。于2022年5月,我们委任GaryZieziula先生为董事会之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之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之战略委员会成员。Zieziula先生于欧洲及北美的数家跨国公司建立及指导强大、可持续销售及运营组织方面拥有超过40年的经验,将有助于实施本公司的战略目标及全球化创新使命。
于2022年8月,我们与赛诺菲达成战略合作,以引入创新药物造福中国癌症患者。双方致力于加速两项赛诺菲关键临床阶段肿瘤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化。SAR408701(tusamitamabravtansine;抗CEACAM5抗体-药物偶联物)和SAR444245(非α偏向性IL-2),与中国领先的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探索联合。除合作及许可协议外,赛诺菲亦通过认购新股方式向信达进行3亿欧元的初次战略股权投资。
于报告期内,60,000升的产能使得我们拥有充足的产能保障不断增长和成熟的药物管线,并为我们持续的业务扩张提供支持。我们的产能包括18套3,000L不銹钢生物反应器及6套1,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尤其是,大规模不锈钢生物反应器产线为生产抗体药物提供具市场竞争力的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