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二零二二年,由于基础设施及建筑领域不断增长,新加坡建筑业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活动水平且二零二二年第二季度建筑业产出录得3.3%的增幅,而二零二二年第一季度则录得2.4%的增幅。总体而言,新加坡的建筑业于二零二二年增长2.1%,达到35,197百万新加坡元。
然而,新加坡建筑业仍遭受劳工短缺问题的阻碍,且俄乌战争亦造成油价上涨及全球供应链中断,从而导致建筑材料价格以及机械及运输成本上涨。虽然新加坡人力部已于二零二一年九月至二零二二年二月期间向承包商推出工人保留计划(workers retention scheme),但是该措施仅轻微缓解劳工短缺问题。儘管存在上述劳工短缺及俄乌战争所带来的阻碍,建筑需求仍可持续发展并得到公营部门项目支持,对二零二二年的建筑增长贡献良多。
本集团于二零二二年在项目投标上维持谨慎态度,对投标机会的选择也更为谨慎。由于过往COVID-19大流行(「大流行」)造成巨大财务影响及限制,于二零二二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及劳工短缺直接并严重影响建筑业,造成项目工期延长及获授项目利率下降。因此,由于预计劳工短缺及俄乌冲突、全球物流中断及其他国家的部分边境关闭所导致主要建筑材料成本上升会推动潜在建设成本上涨15%至20%,新项目的投标定价仍然极具竞争性及挑战性。
鉴于该等挑战,本集团于二零二二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仅成功获得两个新项目,即Silicon Box Fab及Pilot Mechanical Biological Treatment Plant。两个新项目的总额分别为314.60百万新加坡元及14.90百万新加坡元。凭藉该等获授项目,本集团于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订单仍保持在434.43百万新加坡元的稳健水平。凭藉获授Silicon Box Fab新项目,本集团已成功进入半导体制造厂建设领域。
长远而言,由于大部分大流行风险因素已充分暴露,本集团预计建筑需求的弹性将于二零二三年恢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预测于二零二二年第三季度发佈,而二零二三年增长率被下调至同比4.1%,低于早前预估的4.4%及第二季度录得的增长率4.5%。
中期而言,新加坡建设局预测二零二三年至二零二六年的总建设需求将达每年介于250亿新加坡元至320亿新加坡元之间。预计公营部门将引领需求,并于期内每年贡献140至180亿新加坡元,而其中约一半需求来自建筑项目及土木工程。
鉴于新加坡经济基本面强劲,投资意愿良好,私营部门的建筑需求预计将于二零二三年至二零二六年维持稳定,达每年约110至140亿新加坡元。住宅建设为建筑行业的最大市场,占二零二三年该行业总价值的24.4%,其次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建设、机构建设、商业建设以及能源及公用事业建设。
基于上述数据及分析,本集团相信,由于建筑需求水平稳定,以及自二零二零年起受到COVID-19大流行影响而导致剩余工作量积压,建筑业的名义总产出预计将于二零二三年上升。
本集团预计新加坡的行业将会进一步整合,建筑供应链及高科技工业建筑(半导体制造厂及制药厂)将继续发展,此乃由于私营部门的需求预计将从二零二一年第一季度待售地块数量减少的情况中增加,而工业开发商的境况在二零二二年较后期间及二零二三年可能会有所改善,原因是工业开发商可能开始寻求机会补充其土地储备(参考全球建筑评论(Global Construction Review)-总部位于英国的建筑咨询公司Turner & Townsend已提交对新加坡建筑行业的「审慎乐观」展望,其中公营部门项目将引领复甦(全球建筑评论员工,二零二一年四月十三日))。因此,我们预计生产力及需求的恢复将加快招标价格的稳定进程,我们将很快度过动荡时期。
除非COVID-19大流行于二零二三年捲土重来,本集团乐观地相信,现有订单仍将可让大部分现有劳动力工作至二零二三年年末,同时我们正努力应对各种挑战。本集团将抱持与其他权益持有人(如开发商及建筑设计师)更加合作的态度,建设阶段亦不例外,以寻求更多机会。本集团的团队成员将开始深度参与项目,并发展为更具合作性的承包方式,所有权益持有人(包括建筑商及承包商)均积极全程参与开发,这方法将有助在权益持有人之间以更公平的方式管理风险。长远而言,本集团将于本地建筑领域建立韧性,以抵御市场波动。
本集团在本集团擅长及已于二零二二年开拓的细分市场中准备充分并积极竞标新项目,且正在精简资源以竞标可能将于二零二三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授出的若干筹备中的潜在大型工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