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和指引各项工作,坚持守正创新,践行「5+1」战略路径,强化「六大能力」建设1,围绕五大差异化增长极全力打造差异化发展特色,依托资源禀赋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持续加快创新突破和转型升级,以实干实效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行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着力把握经济企稳回升的向好势头,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一是业务规模迈向新台阶。截至报告期末,本行资产总额突破15万亿元,达15.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1%;其中客户贷款总额达7.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9%。负债总额突破14万亿元,达14.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8%;其中客户存款达13.3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2%。二是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报告期内,本行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95.64亿元,同比增长5.20%;营业收入1,771.57亿元,同比增长2.03%。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2.08%,二季度以来有所企稳。三是风险管理精准有效。本行始终坚持风险引领的理念,构建风险全景监控和风险探查工具,完善客户风险分层管理,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精准性。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不良贷款率0.81%,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坚持审慎拨备计提政策,拨备覆盖率381.28%,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四是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银行家》(The Banker)杂誌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本行按一级资本位列第12位,排名再创新高;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继续保持国内商业银行最优水平。
本行积极应对行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实现「质」和「量」同步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一是资产配置效率更高。本行坚持以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为资源配置的原则,坚持资产向贷款、贷款向实体、实体向零售倾斜,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金融「活水」的同时,推动实现资产结构的持续优化。上半年,本行客户贷款增加6,122.34亿元,同比多增752.69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带动存贷比和信贷资产占比分别较上年末提高2.10和0.4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贷款增加2,629.89亿元,同比多增669.13亿元。非信贷业务方面,加强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和研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佈局和寻求优质资产,合理摆佈期限结构并加大资产交易和流转,努力提升投资收益。二是负债增长结构更优。坚持「不唯规模、唯质量」的发展定力,以价值存款为发展核心,以AUM(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转型为契机,以绩效考核为主要抓手,强化结构优化,继续保持低成本负债优势。上半年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1.57%,同比下降8BPS。三是资本基础更加夯实。本行在继续推动资本集约化发展,加快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建设的同时,积极运用内外源资本补充渠道有序开展资本补充,顺利完成450亿元定向增发和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促进长远高质量发展。
本行坚守战略定位,扎实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通过加快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五大差异化增长极建设成效显着,一流大型零售银行发展步伐更加坚实。一是深耕厚植「三农」沃土,争当乡村振兴主力军。加快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场景化、集约化转型,构建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主动授信模式、整村授信模式、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模式、协同服务模式等四类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业务模式。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用村全面开发,稳步开展农户普遍授信,大力发展信用户贷款产品。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29.64亿元,增量创历年同期新高;余额占客户贷款总额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占比居国有大行前列。建成信用村约38万个,评定信用户超千万户;个人小额贷款余额1.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66.91亿元,增量创历年同期新高;二是主动践行普惠金融,精准滴灌中小企业。依托小微金融数字化「5D (Digital)」体系2,不断强化小微金融服务专业核心能力,努力做好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陪伴者。助力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成长,完善科创金融专业服务体系,推出科创企业全生命週期服务方案,打造「U益创」科创金融服务品牌,以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02.82亿元,增量创历年同期新高;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超过17%,稳居国有大行前列。有贷款余额客户数208.45万户,较上年末净增15.01万户。服务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6.14万户,同比增长超过30%,专精特新及科创贷款余额2,923.8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三是加速推进主动授信,让主动授信变成触达客户的「金手指」。深化智能风控工具应用,构建资产客户主动授信模型,完成全行资产类客户基本信息、资产数据、交易流水多维数据整合分析,推进主动授信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线上贷款经营能力。主动授信名单库规模突破1.2亿人,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四是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助力城乡居民实现美好生活。加快财富管理体系升级,深化分层进阶、持续成长的客户链式经营体系;加强理财经理队伍能力建设,打造从长尾客户到私行客户的链式经营体系,专业、专职、数字化的服务体系,全谱系、高质量、开放式的全产品体系,稳健、智能的风控体系,构建以手机银行为主体、远程银行为依托、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服务模式,以全天候、立体化的金融服务触达更广大客户。服务个人客户6.56亿户,VIP客户5,050.5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67%,富嘉及以上客户1474.1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1.55%;AUM14.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24.96亿元。五是发挥金融市场优势,构建生态化同业金融。坚持开放银行、生态银行、数字银行和科技银行理念,深耕金融市场业务,精细化策略管理,做好资产配置,推动交易转型,借助「邮你同赢」同业生态平台,持续深化场景建设,丰富生态体系,发挥资金优势,「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同业生态圈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平台注册机构超2,100家,已覆盖85%的线下生态圈客户;近800家同业机构在平台开展业务交易,累计交易规模近万亿元。
本行加快创新驱动,以机制体制变革为重点,夯实发展根基,充分激发发展活力。一是「1+N」经营与服务新体系2全面推广落地。围绕客户管理、产品管理、队伍建设、管理机制、数字转型、风险管理「六个一体化」,聚焦「分层分类、争做主办、提级管理、团组服务、持续创新」,以提供主办行式服务为核心,推进组织模式、服务模式、风险模式、激励模式等变革,实现与客户价值共生,公司客户拓展量质双升。新增客户17.08万户,新增活跃客户15.76万户;主办行客户增长48.98%。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4.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35.19亿元。二是扎实建设低运营成本、高运行效率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加速实施集约化运营转型三年工作方案,统筹协同推进总行集约化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十大集约化项目,推动形成集中化、多层次的信贷工厂化体系。实施零售信贷自动化审批,持续迭代优化审查审批模型,深化贷后管理集中运营改革,开展客户自主贷后。总行托管运营中心正式成立运营,全面推进业务处理流程优化和运营服务效率提升。三是以机构改革赋能服务升级。加快打造「哑铃型」组织架构,强化总部引领,推进二级分行机构改革,组织6家分行开展二级分行机构人员优化试点,将资源更加精准有效地配置到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四是以「看未来」理念引领业务发展。持续扩大「看未来」技术应用,全面提升「看未来」风险识别能力,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挖掘优质客群,实现与客户相伴成长。全行使用「看未来」技术批覆客户3,514户,使用「看未来」技术获得主办行客户超过640户。五是以数字化转型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重构数字基建,探索数字人智能客服、生成式AI定制卡面等新业态,加速金融科技前沿创新实现。探索数字运营,创新推出「云柜」集约化运营模式。升级数字渠道,重构新一代手机银行,将人脸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等多项技术融入核心功能,实现千人千面营销服务。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的新使命,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本行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把握核心竞争要素、核心竞争优势、核心竞争能力三个「核心」,依托资源禀赋重塑发展动力,着眼可持续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强化邮银协同,全面构建独一无二的协同优势;深化科技赋能,全面构建决胜未来的数智化优势;服务乡村振兴,全面构建广袤无垠的农村市场优势。在落实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中拓展发展空间,走好特色鲜明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发展之路,以特色金融服务全方位助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下半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复甦动能不强,地缘政治衝突升级风险仍存,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大。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新的困难挑战,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强逆週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银行业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下半年,本行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守正创新,打造逆週期能力,加快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一是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继续加大实体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对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支持力度,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小微金融服务增量、扩面,大力推进绿色银行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二是坚定不移打造差异化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专业核心、体系支撑、协同整合、科技助推、机制驱动、创新引领「六大能力」建设,加大对事关长期发展的科技、人才和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不断推动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是坚持不懈打造五大差异化增长极,培育特色业务优势。深耕「三农」领域,持续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力量推进客户精准画像、主动授信、线上支用。践行公司板块一体化作战,构筑「看未来」专业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以中小企业为重点重塑「对公」发展模式。打造主动授信优势产品,建立总部直营机制,让主动授信变成触达客户的「金手指」。做大做强财富管理,构建专业、专职、数字化的服务体系和全谱系、高质量、开放式的全产品体系。发挥资金稳定、资源丰富的优势,搭建同业金融生态圈,实现资金融通场景化、生态化。
四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守牢风险底线。以智能风控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升风险防控前瞻性,聚焦重点领域扎实做好资产质量管理。持续加强内控案防管理,利用智能模型、数据分析等手段加大对重点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优化「看未来」信审技术,构建「看未来」全流程机制,持续赋能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