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回顾
(一)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以「公用事业、金融创投」业务双轮驱动,构成了公司主要利润来源。其中公用事业包括(1)城市燃气、(2)污水处理、(3)城市交通及(4)物流运输;及金融创投包括(1)地方金融服务及(2)创投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一、公用事业
1、城市燃气
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气下游需求端的城市燃气业务,包括居民及商业用气,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燃气销售和管道施工,经营模式为向上游供应商购买气源后,通过自有管网体系,销售给终端客户并提供相关输配服务。子公司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以及南通大众燃气有限公司分别是上海浦西南部、江苏省南通市区唯一的管道燃气供应商,在上海市以及长三角地区较有影响力。上海大众燃气拥有天然气管网长度6,867公里,日供气能力720万立方米,拥有燃气用户超过188.8万户;南通大众燃气拥有天然气管网长度2,900公里,日供气能力200万立方米,拥有61万户燃气用户。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普及程度和消费水平走在全国前列,面对能源终端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将不断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在有序推动市场项目建设的同时,抓住城市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地方政策推动能源合作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服务水准和管理效能,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主营业务的高品质发展。
2、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是公司的主业之一,主要从事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目前公司下属多家污水处理厂分别由子公司上海大众嘉定污水和江苏大众运营。
公司的污水处理业务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由当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单价,按照实际处理量拨付。目前公司在上海及江苏共运营9家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44万吨╱日。其中,子公司大众嘉定污水日处理规模为17.5万吨,出水标准达到上海市最高污水排放标准的一级A+;子公司江苏大众公司目前业务主要涉及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贾汪区和沛县及邳州市四个区县,连同连云港东海县、东海二期,总处理规模达到26.5万吨╱日。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将开展智慧化管理工作,通过科技手段做到设备保养科学化,保障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提质增效;对外积极拓展发达地区的优质项目,在上下游领域寻求突破,提升企业综合运营能力。
3、城市交通
公司的城市交通服务业务以综合交通运输为核心,由本公司联营企业大众交通运营。主要围绕出租车运营、汽车租赁等细分市场发展,提供出租车和汽车租赁、道路客运、旅游包车等综合交通配套服务。截至2022年末,大众交通在上海市拥有出租汽车5,483辆以及租赁车3,137辆,通过「大众出行」平台打造智慧交通。大众交通的汽车租赁业务主要包括长包和零租两种业务,运营模式为公司购买车辆和牌照,统一对外提供汽车租赁服务。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积极探索传统出租汽车行业+互联网模式,结合「大众出行」APP、「96822」服务热线等功能,围绕「平台化运营」和「跨界行销」两大关键任务,深化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探索「全员行销」线上上线下的融合,抓住国内经济复苏及上海五大新城建设带来的市场机遇,运用数位化技术推动公司向综合交通服务供应商转型。
4、物流运输
子公司大众运行物流开展物流运输业务。目前,大众运行物流主要业务包括货运出租、搬场、供应链、液化气配送等,拥有车辆管理系统、智慧调度系统、营运管理系统、TMS系统等多个管理系统,致力于提升车辆交通服务管理效率,节省运营成本。货运出租、供应链以车辆租赁业务为主、市场城配业务为辅推进业务拓展。大众运行物流拥有上海市危险品运输二类、三类、九类资质,是上海市最大的协力厂商专业配送LPG的物流公司,液化气运输车队已覆盖了上海市14个行政区。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2022年内,大众物流尝试新能源物流车,已采购12台新能源物流车投入使用。此外,大众运行物流在原有LPG液化气配送业务基础上加大业务储备,增加了氧气、氮气瓶的配送,展开了新业务佈局。
二、金融创投业务
1、地方金融服务
公司下属金融服务业务由子公司大众融资租赁和大众商务运营,主要业务包括融资租赁、预付费卡业务等。
子公司大众融资租赁以融资租赁业务收取净息差为主要盈利来源,主要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围绕「消费金融、平台金融」拓展业务,重点开展「手机、汽车、3C」的居民消费升级业务。
子公司大众商务的「大众e通卡」的预付费卡业务,致力于商户结构的优化,丰富「大众e通付」应用场景,改善用户使用体验,增强公司整体业务产品自主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借助自身稳健经营与股东支持,开拓贸易、保理、投资等业务;通过与金融科技平台进行模式探索,推进「科技驱动、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模式转型,针对细分市场做精做透,走差异化竞争或合作竞争的道路,通过专业化、信息化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打造盈利能力强、资产质量高的优质企业。
2、创投业务
公司的创投业务主要通过直投及参股专项基金、私募基金等多种管道,进行多领域投资,涵盖PE类、併购类、二级市场定增等投资标的多阶段。公司参股的创投平台主要有4家,分别为深创投、华璨基金、上海兴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大成汇彩(深圳)实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大成汇彩」)。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受资本市场波动下行影响,公司创投板块带来的投资收益有所下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随所持股票类资产市值缩水而出现负增长。公司将重点关注投资风险控制及盈利能力改善情况,重点管理存量专案的推进及退出,提高投资资金的运用效率,努力创造稳健的投资收益。
(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城市燃气
随着能源绿色转型推进,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补,将在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同比下滑1.7%,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8.4%,「十四五」期末预计将达到10.5%。在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了新挑战,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中国将在未来10年实现能源、经济领域的深度低碳转型,而天然气的稳定协调发展是我国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低碳化发展的现实路径,同时对城市燃气行业也是新机遇。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燃气转型之路,将促进燃气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污水处理
国内污水处理业迅速成长,但目前仍存在设施建设、处理能力、运维水准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政府监管引导水务行业规范发展,通过环保绩效考核升级、督察常态化等一系列举措,提升行业规范发展和能力,使环境治理转变为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以环境治理绩效为导向的水环境系统性治理需求不断升级,水环境系统治理市场加速释放,厂网河一体化、供排水一体化、厂网一体化等综合治理项目逐渐增多。
3、城市交通
上海市出租车行业目前主要约有5万辆出租车,在行业存量竞争激烈的态势下,网约车公司低价竞争和无序投放车辆,对出租车企业造成较大衝击。作为市场原有的供给方,传统出行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政策、运营模式等因素影响。但我们本着对传统行业深度的瞭解和敬畏,积极作为,致力于为行业带来变革和可持续发展,力求稳定市场供求状态。
4、物流运输
物流行业整体受市场回暖的影响,着力于稳步推进业务拓展。随着区域配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新能源车辆的参与,主要业务特徵仍维持低门槛、运力车辆供应充足、参与公司性质参差不齐的状态。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部署和落实,绿色和低碳已成为发展共识,货主和物流企业围绕车辆运行效率提升这一核心主题的探索不断深化。通过绿色运力串联起的货运生态,为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践行「双碳」目标提供了新思路。
5、地方金融服务
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与市场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商品流通的主要管道之一。从融资租赁渗透率来看我国相比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融资租赁行业对于经济週期敏感度较高,因此,当经济复苏时,融资租赁业回升速度也相对较快。增长中的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以及城镇化继续推进等,将共同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构筑起良好的需求环境。
6、创投业务
近年来,创投行业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下加速发展,全面注册制加速创投机构优胜劣汰,IPO定价更加市场化,对创投机构的投资、管理、退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市场早、投资实力强、产业资源丰富的头部机构在募资难度、优质项目获取、投资胜率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城市燃气行业,目前已形成央企、国企、外企和民企等不同类型所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由于城市管道燃气实行特许经营权政策,具有较强的区域垄断性,多以获取更多特许经营权形式开展竞争,具有较稳定气源供应和销售管道的城市管道运营商得以保持相对优势的地位。随着价格、反垄断、燃气安全等方面日趋严格的监管,城市燃气企业也面临更多经营压力。天然气主业虽然有着较大发展空间,但仅靠燃气业务带来的盈利增长空间正在收窄。从当前国内城市燃气企业发展方向来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向光伏、氢能、分散式能源等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由原有单一天然气供能服务向以满足多元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需求的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将是未来城市燃气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环保行业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在报告期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基本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等;到2035年,基本实现建制镇建成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覆盖和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市场对水务公司综合运营能力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对于全产业链佈局和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环境治理绩效为导向的「环保综合服务」是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
城市交通行业,上海出租汽车行业作为一张城市名片,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近年来,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备受社会关注。2022年,上海市政府发佈了《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2022版)》,明确未来10年上海交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行动,是上海推进交通工作的「行动指南」和促进交通领域社会共治的「倡仪书」,对出租汽车总量、运价机制、经营与服务模式等提出要求和规范,由注重交通功能向统筹交通功能与智慧绿色韧性发展转变等。
物流运输行业,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的有效支撑。随着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物流行业在提升流通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等层面不断取得新成效,行业正经历高品质发展。市场在扩大,行业将进一步拓展服务的地理与内容边界,在谋求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的背景下,未来行业分化来自于差异化服务推动差异化定价。展望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物流运输行业将在创新驱动下,以绿色化、智慧化、国际化为方向,高效率服务经济双迴圈,高水准保障民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融资租赁行业,2020年以来随着监管架构的理顺及监管细则的落地,行业步入转型优化期,专注服务实体经济、规范发展的融资租赁公司发展则持续向好,市场份额提升。从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租赁行业市场未来集中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行业龙头优势凸显。
创投行业,全面注册制推动下,「扎根产业+赋能企业」的投资方式将取代过往方式,需要创投机构在产业链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去挖掘真正有成长、有创新、有科技含量的优质项目,对把握二级市场退出时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3年,公司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品质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公用事业和金融创投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深耕上海,辐射长三角,在立足公用事业主业,保持稳健经营的同时,不断发挥公司信息化集中管控能力,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内部治理水准,强化各子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机制,多措并举确保公司各项经营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三)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将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按照公司制定的「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坚持「公用事业与金融创投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道路,强抓新机遇,迈开新步伐,展现新作为。积极拓展公用事业主业优质项目,不断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确保公司各项经营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1.切实推进产业的投资结构优化调整,夯实持续发展动能
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调整产业投资结构,努力夯实公用事业产业的基石作用,围绕燃气、环境两大主营业务强本固基,集中优势资源助力主业发展。
2.积极应对国家出台行业新政,稳步推进地方金融产业发展
地方金融产业方面,大众融资租赁紧扣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在「消费分期」上着力发展,做好保理业务与融租业务的互联互动。
3.强化投资平台的管控能力,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2023年,公司将加强平台型企业及参股基金的投后管理,加快已投资专案退出进程,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保持项目投资回收与新项目投资的平衡良性发展。
4.信息化建设提质增效,内控管理常抓不懈
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与经营业务的关联度,深度融合,务实高效。内控管理要不断强化完善有效的、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匹配公司不同时期、不同业务发展的需要。
5.强化公司现金流管理,控制好资产负债率
2023年,公司仍将高度关注「现金流、资产负债率」两条红线,持续做好公司现金运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控制负债率,保持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6.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创造安全环境
2023年,公司将不断强化重点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树牢底线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预防措施,使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7.以人才为杠杆,增强企业凝聚力
公司将着重围绕人才选用、人才储备、绩效考核等维度,构建高效能人才队伍。培育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梯队建设策略,护航「十四五」目标的推进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