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二零二五年,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浪潮下,以5G建设、宽带网络覆盖和电力行业需求等多重因素为催化,光纤光缆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为现代通信网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的市场需求有望将持续攀升。二零二五年,中国光纤光缆行业正处于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的转型升级阶段,尤其是5G网络的普及,预计将为光纤光缆行业带来增长机遇。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底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通信业的工作任务作出了重要部署,其中有两项任务与光纤光缆行业息息相关,一是完善「双千兆」网络发展政策措施,试点部署万兆光网;二是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佈局优化,加快网络升级「联算成网」。「双千兆」城市建设是近年来数字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据最新调查数据,全国千兆城市数量已达到207个,而万兆城市建设则是新近提出的目标,北京、上海等城市率先试点商用,江苏、广东等11个省份也已发佈万兆光网建设规划相关文件,推动万兆光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发展。由此,网络带宽和网络容量,特别是城域网内的容量将会升级和扩容,进而推动室外光缆需求的持续增长。不仅如此,千兆光网、万兆光网的渗透,也推动家庭、企业室内组网的变革,FTTR正在成为主流。FTTR是FTTH的延伸,实现了光纤进入每一个房间,并结合Wi-Fi6等技术,保障全屋网络覆盖和高速传输,将助力隐形光缆或蝶形光缆这两类光缆也有较大规模的应用。
随著AI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与之匹配的智算中心与算力网络建设规模也水涨船高。目前,国内有8个算力枢纽节点,围绕这些节点的10个智算中心集群佈局正在展开。智算中心集群网络要求超大带宽、超低时延,为满足这个需求,运营商开始建设新一代算力骨干网。鉴于千兆城市、万兆城市、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在二零二五年继续升温,以及国内电信运营商光纤光缆库存量的走低,国内主要运营商将有望开启新一轮光纤光缆的大规模集采,较二零二四年有望显著提升。
随著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各国不断强化对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欧洲、亚洲、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各海外主要目标市场区域对光纤光缆的需求快速增长,光纤光缆海外市场持续放量,极大刺激了中国光纤光缆出口。二零二五年,随著各国网络光纤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市场光纤光缆的需求仍会大幅增长。根据CRU预测,二零二三年至二零二七年,全球光缆需求年复合增长率约4%,到二零二七年底将超过6.5亿芯公里。另据Reportsand Data,预计到二零三零年,全球光纤市场规模将达到11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9.3%。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光纤网络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根据FTTH欧洲理事会,到二零二八年欧盟27国与英国的FTTH/B用户数将达1.37亿户,家庭覆盖数将达2.11亿户;欧盟39国FTTH/B用户数将达1.96亿户,家庭覆盖数将达3.08亿户。但与此同时,随著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出口海外产品的增加,以及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佈局海外市场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多。
二零二五年从FTTH到FTTR,从城域网到算力骨干网,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将面临多重利好叠加,有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AI的快速普及与光网络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通信行业的未来格局。随著AI大模型、生成式AI和边缘计算的爆发式增长,光纤光缆作为数据传输的核心基础产品,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集团将会继续著力巩固和持续扩展现有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探索和推出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以满足5G技术、宽带需求和数据中心连接的增长,推进光器件等业务快速发展与提升的基础上,紧抓由新一代算力网络所提出的大容量、低时延、广覆盖等诸多新能力的新一代光纤光缆产品的发展机遇,针对AI、算力等新场景,积极加大新型光纤光缆研发,力争在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突破和发展。公司亦将通过自动化和流程化,继续强化对原材料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强化公司的成本控制,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及盈利水平。努力寻找和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以期在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取得突破,使其成为本集团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补充。
中国宏观经济在二零二五年呈现增长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光纤光缆行业具有较强的週期性,行业发展与电信运营商等的投资力度高度正相关。我们认为其对本集团营运及未来前景的影响将取决于宏观政策与环境及可能影响到本集团经营所在的商业环境之相关保护措施。另外,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光纤光缆作为光通信底层基础设施,为光纤光缆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大宗化工原材料及有色金属价格走势,以及物流稳定性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光纤光缆企业经营遇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依旧存在。本集团将对该等事项的发展及情况保持警惕,继续评估其对本集团的影响并采取必要措施以减轻其业务风险。
为应对挑战,本集团将积极投身于二零二五年迎合数字经济的建设及光通信市场与技术同时升级的机遇,继续努力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及市场份额,保持财务灵活性,适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以期为股东争取满意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