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于上海运营领先民办大学,按全日制总收生人数计量,亦为整个长江三角洲的领先民办大学。上海建桥学院(「本学院」):
按2018/19学年的全日制收生人数而言,为上海最大的民办大学,
按2018/19学年的全日制收生人数而言,为长江三角洲第四大的大学,及
就全日制收生人数而言,于2015年至2018年为长江三角洲五大民办大学中增长最快的大学。
本学院本学院向学生提供专注于应用技术的优质教育。我们全面的课程涵盖广泛的实用专业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实用技能,令彼等迎合快速演化的就业市场需求。我们根据我们进行的广泛市场调查开发课程及专业,以确定就业市场的需求。截至2019年9月30日,本学院的学历本科课程提供54门专业及方向,涵盖多个范畴,而其专科课程设有额外13门专业及方向。我们与企业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并已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包括两个中国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以助学生获取适用技能,并找到理想工作。
报告期内,鉴于COVID-19疫情,本集团贯彻国家「停课不停学」的政策,自2020年3月起即积极推进线上教学,在校学生90%左右的课程实现线上教学并获得了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评价,据内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学生及家长对于线上教学的评教平均分达到91.3分(满分为100分) 。同时,本集团亦自主开发系统实现实时监控,以保证师生的安全健康和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此外,我们亦积极推动促进学生就业的工作,通过各个专业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为学生拓宽多元化就业管道,帮助学生尽快实现就业。
我们相信本集团作为上海最大型的民办高等教育集团的稳固地位,使我们处于有利位置,可受惠于民办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本学院位于浦东新区临港新城,区域优势明显。2019年8月国务院宣佈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临港新城作为「长三角(包括中国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及上海,「长三角」)一体化」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利于巩固本集团在长三角区域的领先优势。
同时, 2020年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全面有利于本集团业务发展的政策。 2020年2月28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佈会上明确扩大硕士研究生和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去年将分别增加18.9万人和32.2万人; 2020年5月22日, 中国政府报告中指出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2020年5月28日, 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发佈了《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鼓励高校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
受益于专升本扩招,本学院2020/2021学年的招生计划数较2019/2020学年增加478人,达到6,755人,其中专升本增加450人。
综上,在区位优势及产业政策的加持下,本集团将继续专注为学生提供市场导向课程、引进优秀人才、优化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提升社会影响力。展望未来,我们将利用以下四个策略推进业务发展,把本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透过优化定价及增加本学院的收生人数提升盈利能力
我们收取的学费及寄宿费水准乃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2020/2021学年,我们对8个专业的学费进行了上调,涨幅约在30%–40%。
有关增加对应我们透过提供更全面的课程及国际教学方法以升级本学院的工作。展望将来,我们计划持续检讨学费,并于适当时调整学费。
此外,我们向居住于建设计划第二期的两幢宿舍楼的学生按学年收取每名学生人民币5,800元(其高于前寄宿费约60%)。而对于校舍建设计划第一期的宿舍楼,我们亦针对2020年入学的新生,将寄宿费水准从人民币3,600元提升至人民币4,800元。
我们相信持续提高收生人数对我们的成功亦为重要。我们拟继续增加对新建设项目的投资,以建设可满足未来数年扩充需要的学术、行政及寄宿设施。
为增加学生宿舍及教学设施的收生能力,满足本集团未来数年的需求,本学院决定开始第三期校舍建设计划。第三期校舍建设计划当中的校园设施建设工程预期于2020年9月开展。有关校园设施总建筑面积为约60,950平方米,主要包括(i)一幢总建筑面积约9,413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大楼, (ii)两幢总计约3,984个床位的宿舍楼(其将提高学校的收生能力),总建筑面积分别约21,742平方米及21,715平方米,及(iii)用作宿舍管理人员办公及洗衣房等寄宿相关服务的宿舍辅助用楼。
与新校舍建设第三期工程有关的资本开支总额预计为约人民币340百万元(相当于约377.4百万港元),预期于2022年年底前产生。
拓展校网及提高市场渗透率
我们拟于中国境内及境外寻求合适的收购或投资于其他学校的机遇以扩展校网及增加市场份额。境内,我们拟优先考虑民办高等院校,而该等院校的学校举办者已选择或拟选择成为营利性学校,特别是提供专注于应用技术的本科学位课程的大学。我们预计合适目标学校的收生人数将至少有5,000名且收益至少为人民币100百万元。就地理位置而言,我们拟优先考虑华东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的合适目标学校,我们认为此举将提升我们的形像并在该地区创造协同效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本公司委聘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就中国民办教育市场编制的独立市场研究报告),截至2018年末,约50至80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符合上述标准。境外,我们拟优先考虑拥有研究生资质,且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学校,就地理位置而言,我们拟优先考虑发达国家。海外网络的增设可以增加学生海外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亦可帮助我们进一步吸引海外留学生前来就读。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和洽谈项目,本集团会适时就併购做出披露。
立足已有优势,拓展新的增长领域
我们相信教育服务的质量乃业务的基础。我们拟继续扩展所提供的课程并使其更多元化,以应对行业趋势及市场需求(包括根据市场发展提供新的专业)。我们计划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以提供专注于应用技术的全面教育。
我们于2020/2021学年新成立两个本科专业(i)健康服务与管理及(ii)艺术与科技。我们相信该等专业将一步扩充我们的专业类别,并满足健康服务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增加的需求。我们也于2020年6月成立健康管理学院,包括2个本科专业(i)护理学及(ii)健康服务与管理,和1个专科专业护理。此外,我们亦有计划于2020年提交申请开办我们自有的研究生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我们还计划扩充我们的继续教育学院。我们相信随着就业人口中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非全日制学生收生规模也将保持继续增长。截至2020年6月30日,继续教育学院在职学生数达2,474人。我们拥有校舍设施,并就使用上海的独立第三方培训或教学服务供应商的设施订立安排,以于彼等的物业提供若干继续教育课程,我们已于上海不同地区开设八所校外教育中心,以为有意非全日制学生提供更多位置选择及节省交通时间。我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四个专业已于2020年7月6日通过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备案,我们为上海市唯一备案的民办本科院校。以上专业计划于2020/2021学年开始招生,招生对像包括当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近3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目前未就业的往届生。招生计划将作为增量,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不占用学校普通本科招生计划。
同时,我们也根据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稳步推进辅修学士学位招生工作。学生除修读主修专业以外,可同时修读另一本科专业,学生完成规定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可获得辅修专业学位。学校按学分向学生收取辅修学费。
把握临港新片区政策红利,实现产教城融合发展
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到2035年,临港新片区要建成世界一流滨海城市,实现1万亿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规模,常住人口达250万左右,同时具备年轻化、国际化、高学历、流动性的人口特徵,且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不少于上海总数的三分之一。为把握临港新片区的发展趋势,我们与临港集团签署了全面的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定,共同打造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在2023年前,产业大学计划打造5个重点产业方向学科专业;与50家临港龙头企业开展多维度校企合作专案;组建500名优秀产业师资队伍;培养5,000名新片区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我们将继续与当地企业深入挖掘产业和高校各自优势和资源,就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就业促进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