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202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70%,第二产业同比增长4.30%,第三产业同比增长6.4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4.50%,二季度同比增长6.30%。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0%,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0%。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切实服务实体经济。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30%、9.00%和11.30%。
报告期内,中国证券市场整体震荡但呈现回暖的趋势,市场活跃度提升。2023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涨3.65%,深证成指上涨0.10%,创业板指下跌5.61%,沪深两市股票基金总成交金额共计人民币1,246,992.06亿元。其中,沪市股票基金总成交金额为人民币573,312.82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96%,深市股票基金总成交金额为人民币673,679.2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9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ind资讯)。
(一)行业发展前景
2023年以来,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互联互通机制深化、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做市业务启动等一系列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与创新举措的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在持续深化。在市场机遇与监管环境因素的双重推动下,证券行业也迎来了转型加速期。全面注册制的实施,证券公司的价值发现能力和定价能力重要性凸显,投行资本化发展空间广阔,投行承销业务面临向专业化方向转型,提高了对证券公司行业研究、估值定价、风险控制等专业能力的要求以及资本实力要求,全面注册制下投行头部集中趋势或将加强。近年来数字化的发展影响着整个证券行业业务的开展、风险控制、合规监管等方面,由此产生了智慧投顾、智慧投研、金融云等新型服务或产品。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建设已成为证券行业下一阶段战略发展的驱动力,行业线上化服务进一步强化,金融科技持续赋能证券行业。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资本市场监管方面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正逐步完善,标准日趋健全,证券行业将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通过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研究业务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用,为可持续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能。目前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证券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行业应做好资本市场的活化剂,为证券市场参与者提供更便利、广泛、综合的金融服务。
(二)公司发展规划
公司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各项业务整合,进一步实现各项业务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发展。公司将全面优化、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强化公司决策机构工作职责,切实提高履职专业性和高效性;持续夯实合规风控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公司依法、合规、稳健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将不断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积极把握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及数位化浪潮加速渗透的新趋势,通过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全方位赋能财富管理业务价值链各环节。依托完备的全业务链条,以智慧化、数位化、精准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内外部资源协同、整合和共用,优化客户体验。强化投资顾问业务战略定位,通过专业化与数位化的策略研发体系,以全面平台化运营为依托,为客户提供符合其风险与收益需求的策略组合,满足客户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投行业务将不断维护好现有的客户及项目,同时加大新客户、新项目的开拓力度,不断丰富项目储备。通过加强与公司各部门的相互合作,发挥联动效应,形成为客户从前期融资到后期IPO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全业务服务体系。将持续加强团队建设,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胜任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全方位、精细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的价值。在高效完成客户要求的同时,向客户展示公司团队的品牌建设。资产管理业务将进一步夯实投研能力,打造以投研为核心的运营体系,耐心培育投研体系,敏锐洞察产品设计,积极拓宽市场佈局,努力形成自身特色,以「投研+产品+市场」的三大支出为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保驾护航。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未来将与公司新零售业务进一步深入合作,通过线下共建、线上交流等多种形式,向内部的零售业务渠道全面介绍资产管理业务。做好存量产品业绩和新产品发行,增加管理规模,打造优秀的恒泰资管品牌。自营业务方面,公司将加大前瞻性研究,把握经济週期和复苏节奏,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