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上半年,在新型冠状病毒(「新冠」)大流行疫情持续蔓延的影响下,全球经济整体放缓;更甚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国际贸易出现大幅萎缩,令宏观经济表现雪上加霜。受年初疫情影响及出口贸易的重重挑战,中国经济也面临重大打击,不少产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变局。虽然本集团所身处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表现相对稳定,但因综合医疗需求受累于公共交通系统的局部停摆,地区间的旅行限制及各地居家令而锐减,最终为输液器细分市场带来了不少压力。
在新冠疫情期间,各地均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地区间旅行限制及本地公共交通出行限制,加上居民防疫意识的提升,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儘量避免或延迟外出就医。与此同时,在全民抗疫下,主要的医疗资源都向防疫控疫方面倾斜,再加上医疗机构暂停了非必要的门诊服务,导致出现应诊轮候时间大增、床位短缺等现象,促使若干地区的医院人流量大幅减少。
综合上述的种种原因,最终亦导致本集团的核心业务分部—输液器业务面临重大的挑战。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本集团之收入为人民币101.5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同期下降41.1%。毛利为人民币59.5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同期下降44.2%,有关期间内整体毛利率为58.6%。截至有关期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41.2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同期增加135.8%。
本集团有关期间内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前述原因导致疫情期间若干地区,尤其是本集团输液器业务主要销售区域,如北京、湖北、黑龙江地区的医院人流大幅减少,日常就诊需求下降,从而令输液器业务的收入同比显着下降。而静脉留置针销售区域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弱,因此来自静脉留置针业务的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本集团有关期间净溢利增加主要是由于二零二零年五月完成出售部分泰邦生物股份而产生一次性收益。
基于输液器及静脉留置针业务均在去年获得可观的业务订单,随着中国各地的医院门诊数量按月环比不断回升,我们预期会对本集团下半年的整体业务发展带来良好的正面作用。其中,静脉留置针业务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集团相信其于未来仍具备巨大的增长空间。集团将继续积极拓展静脉留置针业务,以扩大集团的收益来源,并进一步发挥与现有业务间的协同效应。
虽然中国的疫情已于二零二零年五月及六月期间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开始显着缓解,但疫情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仍不容忽视,本集团正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业务策略,以降低负面影响。在疫情期间,本集团通过多种举措保障生产卫生安全,于第一时间响应国家政策复工复产,以保障全国医疗器械市场供应及价格稳定,从而为医疗市场持续提供医疗产品。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本集团继续致力于扩充产品组合,提高产品创新及研发能力,积极拓展分销网络。疫情对本集团既是一次重大考验,也蕴含着产业变革和发展的机遇。我们深知医疗器械物资保障及产品质量是防疫战的关键。为应对疫情,集团加强对自身产品的质量控制并持续拓展产品研发,提升自身实力,积极为行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我们亦加强对自身工业园区的管理,时刻保持疫情防控状态,积极做好企业群体的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健康保障,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地运行。在资金管理方面,集团加强对现金流的控制和管理,完善疫情防控体系机制,保证运营资金的充足以应对疫情常态化的可能性趋势。同时,本集团将持续专注于高增长及高利润率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致力于开拓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市场,抓紧每个市场机遇。
医疗器械行业于此次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行业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及物资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彰显强烈的行业使命感。疫情过后,中国政府有望继续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提升社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医疗器械作为整个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保障,其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态势。《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医疗器械蓝皮书」)显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于二零一九年至二零二二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望保持在15%左右。于二零二二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人民币一万亿元。
展望二零二零年下半年,儘管全球疫情持续反覆,但中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国内旅游相关限制措施亦逐步放宽,客流逐渐恢复。预计随着各大医院开始恢复日常诊疗,大量疫情期间未就诊的患者就医需求有机会逐渐释放。客流量的复甦及医疗机构的应诊恢复,将有望带动老百姓日常就诊需求的显着回升,从而持续推动本集团产品的需求。
本集团财政状况及现金流量保持稳定及健康。除面临不明朗因素,包括疫情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及市场状况的因素影响以外,董事会认为二零二零年下半年的收入与上半年相比将有所提高。
本集团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业务策略,专注于高端输液器及留置针业务,致力于为市场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本集团亦将继续针对糖尿病护理领域和其他护理领域的医疗器械进行研发开拓,进一步完善业务佈局。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已取得35个产品注册证,分别涵盖输液器、留置针、肠给养器、胰岛素笔、胰岛素针、输血器等。本集团将透过持续优化的业务佈局,提升整体竞争力,并积极为医疗护理的安全性及高效性作出重要贡献。
注重创新及研发
本集团拥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成员组成的研发团队。该团队与外科医生、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及其他研究机构密切合作。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止,本集团已拥有88项产品专利,并已申请22项新专利。本集团将继续投资产品创新及研发,力求维持本集团于业内的地位。
扩张经销网络
本集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且实力雄厚的专业销售和行销团队,以支持及巩固全国三十一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经销网络以及加强所有业务板块的产品推广。销售骨干在各自领域平均拥有十年经验,销售及行销团队中将近一半成员拥有医学教育背景,有助其与医生及护士进行专业而有效的沟通。
策略性收购
《医疗器械蓝皮书》指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且未来十年仍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各国推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改革的趋势下,医疗器械产业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其发展也面临着新的突破机遇和区域格局的重塑,在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政策方面,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继发佈了医疗器械相关政策,在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更加重视医疗器械上市后的监管,保障公众安全。为紧抓商机,本集团将在现有的业务板块内继续寻找具有高增长、高利润率及巨大增长潜力机会,扩大业务版图,巩固行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