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受到冲击。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对整体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本集团继续秉持「以中国市场为主、海外市场为辅」的发展策略,透过不断完善业务架构、积极研发创新及精益求精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升本集团的综合实力,推动本集团业务长远可持续发展。
回顾年内,本集团实现整体销量约76.7万吨,总收益约人民币204亿元,年内利润约人民币18.4亿元,每股盈利约人民币0.25元。
铝挤压业务—积极优化生产保持领先地位
回顾年内,本集团铝挤压业务的产品销量为35.3万吨,较二零一九年度下降25.5%;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131.5亿元,较二零一九年度下降16.3%。其中,铝合金模板的销售金额约人民币90.1亿元,较二零一九年度增长7.3%;铝合金模板租赁收入约人民币8.1亿元,较二零一九年度增长15.7%;工业铝挤压产品的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2.3亿元,较二零一九年度下降51.0%。
回顾年内,本集团铝挤压业务的销量和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导致本集团的采购、生产和销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进展,本集团积极推进复工复产,铝合金模板的销售在第二季度已经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在全年实现了增长。
本集团不断提高工艺水平及优化生产设备,持续开拓高端铝挤压材于不同行业的应用,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同时,本集团顺应「新基建」的发展大势,创新研发适用于5G基站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及特高压等领域的高端铝产品,把握市场机遇及需求,以高附加值的产品进一步提升本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回顾年内,本集团还在铝挤压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成功生产出外接圆直径为1米,长度60米的世界最大规格铝挤压材,填补了国内超大规格铝挤压材的空白。
铝压延业务—加强创新研发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回顾年内,本集团铝压延产品的销量达37.5万吨,较二零一九年度下降16.8%;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59.3亿元,同比下降13.7%。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本集团铝压延业务第一季度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第二季度开始逐渐回稳,但整个年度的销售仍受疫情阴霾影响,以致铝压延业务的收益及销量下降。
回顾年内,本集团创造性地研发出具有耐腐蚀功能的高端铝板,不但能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市场需求,还有望跨行业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相关产品的市场空白。同时,本集团亦进一步优化生产配套设施,实现智能设计、生产系统的高度集成和生产调度优化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本集团还不断提高铝压延产品的附加值,产品已在工业材料、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以及半导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铝压延业务将依托本集团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拓展高端铝压延产品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在汽车板方面,本集团致力推进与国内外汽车厂商的深度合作。回顾年内,本集团已经成功为包括奇瑞、比亚迪等在内的国内知名汽车生产厂商以及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供货,供货产品则涉及引擎盖、门板、结构件、电池盖板等多种汽车零部件。回顾年内,本集团继续推进与国际一线汽车厂家的汽车板认证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回顾年内,本集团铝压延业务生产基地天津忠旺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也获得多方认可。天津忠旺不仅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的荣誉和河北省科学进步奖的肯定,还相继荣获「天津市高端铝合金板材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民营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100强第1名」等荣誉称号。
深加工业务—突破技术壁垒致力推动交通轻量化发展回顾年内,本集团深加工产品的销量为3.9万吨,较二零一九年度增长4.5%;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10.5亿元,较二零一九年度增长6.9%。
轨道交通方面,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城市化加速以及轨道交通技术提升,本集团与中车集团继续深入合作,持续深挖中国交通运输轻量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出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高端铝产品。回顾年内,本集团不仅持续为「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供货车体铝挤压材,还为「复兴号」家族新成员—时速250公里的蓝色「复兴号」动车组实现供货,继续保持「复兴号」车体铝挤压材最主要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同时,本集团又相继为厦门地铁、合肥地铁以及上海地铁等多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供应全部车体铝挤压材及部分深加工产品。此外,本集团在对推动中国商用磁浮列车发展方面亦不遗余力,不仅成为清远磁浮列车车体铝挤压材的独家供应商,为这款中低速磁浮列车减重及提高其最高速度,更成为中国商用磁浮列车(长沙磁浮快线)从1.0版(时速100公里)到2.0版(时速160公里)车体铝挤压材的独家供应商。
伴随着中国高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本集团于海外的轨道交通业务也实现重大突破。本集团不仅与世界知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合作,还为中国出口至墨西哥的首条轻轨—蒙特雷轻轨项目提供了全部车体铝挤压材。本集团将依托多年的经验积累和自身的技术与产品优势,不断推出更多更优质、更高附加值的轨交大部件产品,致力推动交通轻量化的发展进程。
新能源汽车方面,随着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推进,在智能交通发展的时代,本集团依托自身在轻量化项目上的优势,不断与汽车厂商展开深入合作,为其量身打造汽车轻量化的一揽子方案。回顾年内,本集团继年初成为宝马集团高端铝挤压产品的一级供应商后,又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一级供应商。同时,本集团继续保持在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车身市场的国内领先地位,继续巩固与奇瑞、比亚迪、一汽等国内知名汽车厂商的合作伙伴关係。其中,本集团继早前与奇瑞新能源合作推出国内首款全铝车身小蚂蚁大获成功之后,双方又于年内携手制造了国内首款全铝纯电SUV「蚂蚁」,彰显了本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全铝车身市场的综合实力。此外,本集团还为福田高端品牌欧航欧马可车型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并获得该公司的「创新驱动奖」被予以充分认可。本集团更凭藉在铝合金材料研发及其在汽车领域的创新应用,获得「2020年最具潜力汽车材料应用奖」的肯定。
二零二零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全球经济蒙上阴影,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中国政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疫举措,以及相继出台提振经济的短期和中长期策略,使得中国经济率先突围,并进一步带动世界经济复甦。在此背景下,中国铝加工行业亦迎来企稳回升,行业中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尤其是在高端及新兴市场上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以至国际市场对高端的铝材需求依然高企,市场分析机构惠誉国际在其近日的行业报告中称,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反弹,预计全球铝需求将出现更广泛的复甦。惠誉预测,二零二一年的平均铝价格将高于二零二零年,基于全球的绿色刺激政策支持铝在建筑和新能源汽车装配中的使用。长远来看,本集团将继续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同时积极巩固我国在高端铝材的国际竞争力。相信本集团的铝合金产品将继续获广泛应用,铝应用市场将全面拓展。
二零二零年五月,国家住建部颁发的《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中亦提到要推广应用铝合金模板、金属防护网、金属通道板等可多次使用材料。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环保、绿色建筑日趋成为大方向,而铝合金模板进入建筑行业以来,获广泛应用,推动国内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铝合金模板租赁业务前景可期,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本集团会继续把握市场机遇,持续深耕这方面的业务,期望进一步提高本集团在市场上的渗透率。
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轻量化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大势,国家鼓励研发汽车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蓬勃发展。本集团亦积极佈局相关产业,与海内外多家领先车企如奇瑞、比亚迪及一汽等展开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全铝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客车。另外,本集团继年初成功成为宝马集团高端铝挤压材供应商,其后又与世界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达成合作,成为其一级供应商。未来本集团将与海内外各汽车厂商加深合作,在供应铝挤压材料的业务之外,积极获取各厂商于其他产品的认证。目前与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认证也在稳步推进中,二零二一年相信本集团有望为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稳定提供汽车板材产品。本集团将不断开拓与现有客户的合作领域,深挖其附加价值。
二零二零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为促进消费和推进结构改革,「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扩大「新基建」将会是国家未来的蓝图,目前国内多个城市正持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铝合金材料亦广泛应用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为配合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本集团会持续挖掘中国交通运输轻量化需求,致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端铝产品,推动中国轨道交通技术的进步。
上述市场趋势及政策引导为中国铝加工企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为此,本公司管理层制定以下发展策略:
1.持续推动产能优化,提升本集团综合实力:随着更多铝挤压设备陆续投产,本集团在高端铝加工方面的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2.拓展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整体附加值:本集团将充分发挥工艺与设计团队的优势,满足不同层次客户需求,特别是中高端产品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多轻量化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巩固研发及技术优势,本集团将持续拓展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表现,提高产品整体附加值;及
3.继续释放天津铝压延材项目价值,为本集团的长远发展添动力:进一步提升铝压延生产线的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铝压延产品;大力推进研发及高端产品认证进度,为优化产品组合做好准备。
以上发展策略将充分发挥本集团核心业务的协同效应,令本集团以更具优势的产品结构、更全面的业务佈局,把握中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将为推动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