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公司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公司业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不断优化业务结构,落实公司业务战略目标,瞄定「两个确保」,围绕「十大战略」的重点方向,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万人助万企」工作部署,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抢抓机遇,顺应大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化经营能力。
9.1.1公司存款
本行着力构建对公存款内生增长机制,优化对公存款业务结构。通过抢抓重点客户大额资金,提升战略客户覆盖度,重点跟进省国库定期招标、各地市专项债、土地拍卖等机构业务营销机遇,深挖授信客户合作贡献,开展财政资金沿链营销等,有效拉动存款规模提升。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存款余额人民币3,892.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590.25亿元,增幅为69.1%。
9.1.2公司贷款
本行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作为立身之本,顺应经济转型升级、抢抓优质资产投放、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深耕重点行业、打造特色解决方案、探索行业生态圈建设,客户服务方式由传统资产拉动向专业创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综合贡献转型,提升综合融资服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围绕河南省「十大战略」实施,制定《中原银行支持河南省「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及服务方案》,认真研究与「十大战略」的内在联繫,找准金融服务切入点,列出3,000亿支持计划,助力河南省「两个确保」实现;贯彻落实国家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顺应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制定《中原银行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梳理服务重点领域、锁定目标客群,匹配服务方案,制定1,000亿支持计划,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通过做好金融服务区域战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涉及项目、河南省补短板「982」项目及河南省重点项目做好金融支持,坚持「项目为王」,加大对实体经济领域资产投放力度,进一步落实稳经济大盘政策要求。
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行公司贷款余额人民币3,610.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873.51亿元,增幅为107.9%。
9.1.3公司客户
本行紧跟国家和区域战略,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助力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夯实客群基础建设,围绕战略客户、规上企业客户、机构客户、特色客群开展分层经营、分类施策,采取定制化服务模式和经营策略,不断向深度经营和专业创造价值转变,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公司业务效益、质量、规模全面协调发展。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公司客户总量达到37.81万户,公司有效户6.3万户,上半年新开户15,816户,新开有效户2,305户,存量提升有效户4,636户。
9.1.3.1战略客户
本行积极落实公司客户分层经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针对战略客户开展名单制服务,赋能企业发展;建立「专门服务团队、专属资源保障、专门业务流程、专业服务方案」的四专机制,提供「服务最好、定价最优、效率最高」的金融服务;深耕战略客户股权链和产业链,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投融资各环节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与客户形成共生发展的关係,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实现战略客户的深度合作。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行级战略客户授信资产余额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55亿元;战略客户对公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12亿元。
9.1.3.2规模以上企业客户
本行强化过程和精细化管理,精耕细作夯实客群基础。在新户拓展方面,通过渠道对接、核心企业上下游拓展、场景服务、业务模式拓客等方面扩大开户来源;通过优化开户流程体验,优化结算服务,开展减费让利,积分回馈等活动增加客户黏性。在预防流失和存量提升方面,强化数字化用例推广,助力分行强化临界户提升和防流失。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已开户10,812户,较上年末增加445户,覆盖度30.7%,规模以上企业有效户达2,778户,较上年末增加219户,存款年日均人民币3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32亿元,资产余额人民币4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93亿元。
9.1.3.3机构客户
本行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省级法人银行的作用和优势,不断深化银政合作,争做地方政府最佳服务银行。一是打响专项债品牌。本行联合18个地市政府主持召开的专项债谋划会50余场,培训政府部门人员逾2,000人,专项债服务覆盖范围提升至84%,稳居市场第一,本行专项债服务收获省财政厅、新乡、鹤壁、开封等多地政府认可和表扬。二是喜获政府表彰。本行荣获2021年度省级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非税收入代收银行「综合考评先进单位」。三是开创厅局对接新局面。紥实开展厅局对接「破冰」行动,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创新服务内容,丰富合作产品,同20余个省级政府厅局建立常态化省级厅局对接机制。
本行的机关团体业务服务在提高政府资金管理及融资效率、助推政府智慧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影响,打造了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口碑,与各级政府建立了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关係。
9.1.3.4特色客群
9.1.3.4.1科创双碳行业客群
本行科创双碳金融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着眼新发展阶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立足河南,按照「服务战略、服务实体、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的战略方向,大力支持传统产业低碳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乘势发展、未来产业前瞻佈局,构建科创双碳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丰富和完善科创及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积极践行省属法人银行的责任和担当,通过贴心专业的金融服务助力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服务最好、定价最优、效率最高」的品牌形象。
截至2022年6月30日,科创和双碳客群贷款余额人民币534.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57.5亿元,增幅10.77%。其中:专精特新贷72.29亿元,户数452户;绿色信贷新增投放人民币60.52亿元,余额较年初新增人民币36.6亿元,增幅26.63%。
9.1.3.4.2健康医疗行业客群
本行勇担服务民生事业发展责任,不断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围绕各级区域医疗中心、市级「四所医院」、县级「三所医院」、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及药械稳定供应和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创新服务形态,综合运用信贷、科技、渠道等资源向各类客户提供普惠、便捷、稳定的金融服务,助力医药卫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客群深度经营。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合作覆盖率达到86%,医共体合作覆盖率达到48%;医疗、医药、养老三个板块存款余额人民币11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5.5亿元;贷款余额人民币10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5亿元。
9.1.3.4.3文化旅游行业客群
十四五期间,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文化和旅游消费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文旅将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河南建设,本行也将文旅金融列入全行战略业务。文旅金融服务中心通过纵向提升服务能力,横向协助经营单位批量获客,帮助经营机构文旅项目有效落地,提升业务信心。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文旅类客户贷款余额人民币204.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6.35亿元,增长8.7%;文旅类客户日均存款人民币74.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4.71亿元,增长6.8%。
9.1.4公司产品
报告期内,本行创新产品策略,优化产品功能,持续完善综合性和全方位的产品体系和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
负债产品方面,积极跟进监管政策,以客户为中心,运用存款产品与理财产品的组合进行量身定制,满足客户资金流动性基础上提高资金收益;持续优化单位大额存单可转让功能,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投资银行产品方面,积极拓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资产证券化、资金撮合、併购贷款等创新业务产品。
供应链金融产品方面,围绕打造「数据银行、科技银行」的战略,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重点打造中原银行供应链平台。平台一期重点打造原e链产品,将「电子债权凭证」嵌入核心企业的支付结算流程,为其提供应付账款凭证的签发、到期兑付、在线清算、在线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入驻核心企业客户21户,累计为156户供应商提供供应链融资人民币6.01亿元;二期重点打造「到货贷」产品,实现交易场景下「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可视、可控,结合数字化风控手段及线上化便利渠道,摆脱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对核心企业配合的高度依赖,拓宽供应链金融业务覆盖面。
国际金融产品方面,本行积极落实监管政策要求,紥实开展业务研究,持续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国际结算、结售汇、贸易融资及汇率保值等一揽子国际金融服务。本行以数智化转型为突破,顺应「以场景为入口、以交易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成功创设「出口信用贷」新产品,实现首笔业务落地。「出口信用贷」重点选取「有就业、有生产、有市场、有收汇」的中小出口企业进行特色或优势客群,根据出口企业历史收汇数据为其发放信用贸易融资,落地当月批覆3户客户,实现投放人民币0.08亿元。
科创双碳金融服务方面,本行建立「科创中原」全生命周期专属产品体系和「原银绿金」绿色金融产品体系。聚焦科创主体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量身定制专属产品,围绕科创人才「创新、创业、消费、财富管理」提供全场景特色金融服务;围绕传统领域绿色低碳改造、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六大绿色项目重点领域,提供涵盖融资、投资、普惠、产业链和融智五项专属产品服务体系。二是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先后创新「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中原英才贷」、「芯片贷」、「绿色技改贷」、「碳配额质押贷」、「绿色供应链」等多款特色产品。其中「专精特新贷」、「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和「地理标志质押贷款」等多款创新产品取得全省首笔业务突破;落地全省首批整县(市、区)屋顶分佈式光伏项目贷款,作为牵头行和代理行完成绿色制造类银团贷款业务组团人民币10亿元,推动落地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全行首笔绿色供应链业务,下发碳配额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推进本行林业碳汇质押贷款。
文化旅游金融服务方面,本行通过对重点客群和重点场景的深入研究,以特色文旅产品为出发点,实现新模式、新领域的产品创新,为未来业务增长培育发力点。一是打造文旅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专业化商旅以及公私联动类综合服务。目前,商旅平台搭建业务正常推进,平台一期6月24日上线,对后续全行文旅类业务形成平台支撑。二是创新「民宿贷」、「非遗传承人贷」产品助力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支持以民宿为核心的微度假综合体,在郑州、开封、洛阳、焦作、信阳和济源等重点区域推广「民宿贷」产品,助力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战略;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非遗传承人贷」金融服务,助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发展。
在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的同时,本行围绕打造「数据银行、科技银行」的战略,践行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公司条线产品和服务的在线化和场景化,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9.1.5投资银行
报告期内,本行大力推动投行业务稳步发展与转型,持续丰富投行业务产品,积极拓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产品,成功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1支,规模合计人民币69亿元。
本行精准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精准滴灌」服务实体经济,发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金融债券人民币30亿元,助力国家黄河流域发展战略实施;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人民币20亿元,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本行继续拓展债券市场投资人资源,完善「总对总」沟通机制和销售渠道,做好发行人与投资人之间的桥梁,「引资入豫」助力区域债券市场发展;同时持续跟踪债券市场最新动态,赋能省内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本行积极盘活同业资源,建立与银行、保险、信托、租赁等同业金融机构合作圈,通过银团贷款、资金撮合等形式,为省内大中型客户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综合金融服务。
本行聚焦重点项目,深挖优质资产。围绕平台转型、上市公司产业整合、纾困民营企业等方向加大併购贷款支持力度。
9.1.6供应链金融
本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供应链效率,为产业链各参与方创造价值,支持河南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产业转型发展,通过数智转型,赋能业务发展。
截至2022年6月30日,供应链融资额达到人民币307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人民币7,721万元,基础客群持续扩大。
9.1.6.1现金管理
本行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品创新,搭建了包含账户管理、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和多银行资金管理等较为完整的现金管理产品体系,为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等各类客户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兼顾的现金管理服务方案。报告期内,进一步丰富流动丰利产品货架,打造开放式理财产品集合,项下新增周期型理财产品,满足机构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着力拓展银政服务新场景,提升惠及民生项目的线上化管理和透明化监管水平;不断深化银企合作,帮助企业构建适合自身生态链、产业链的现金管理模式,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现金管理账户数14,743户,存款日均余额人民币666.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71.59亿元。
9.1.6.2供应链金融
本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化」为路径,通过数字化转型带动产品创新,通过原e链、资产池、在线预付款、电子保函等线上化供应链金融拳头产品,将金融服务嵌入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采购、存货、销售、回款等交易场景中,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金融服务。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通过原e链累计为建筑、医疗、制造、现代农业等行业53户核心企业共计260户供应商提供融资人民币20.62亿元,同比增长329%;通过资产池累计为278户客户盘活存量资产、提供融资人民币181.29亿元,同比增长157%。
9.1.7国际金融
本行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支持外贸保稳提质,助力中小外贸企业,坚持客户调研、坚持同业对标。截至2022年6月30日,国际业务实现跨境收付汇量1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7.6%,河南省内同业排名第六位,市场份额由去年的3.7%提升至5%。国际融资量实现人民币143.3亿元,同比增长51.3%。
9.2零售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四个服务」,以「建设美好金融,服务美好社会,做中原人民最信赖的银行」为使命担当和发展愿景,深入践行「贴心、专业、合作、共赢」的服务理念,加快推动「四大转型」,坚定「四大转变」,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强化获客,创新产品,丰富权益,深化经营,进一步增强本行零售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
9.2.1零售存款
报告期内,本行坚持「服务战略、服务实体、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的战略方向,储蓄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负债和财富类产品,不断提升客户体验;秉持金融为民惠民利民的初心,不断丰富产品货架,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实现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高,打响零售品牌。
截至2022年6月30日,储蓄存款时点余额人民币4,448.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266.71亿元,增幅103.9%;储蓄存款日均余额人民币2,764.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671.30亿元,增幅32.1%。资产管理余额人民币6,06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844.60亿元,增幅88.4%。
9.2.2零售贷款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优化零售贷款产品体系,不断丰富产品营销渠道,贴心做好客户金融服务,推进零售信贷业务稳步增长。加速产品和服务线上化,打造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贷款体验;紧跟授信政策,迭代优化产品模型,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提升额度精准度;依托金融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强化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个人贷款时点余额人民币2,400.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559.04亿元,增幅30.4%;个人贷款日均余额人民币1,925.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35.99亿元,增幅7.6%。
9.2.3零售客户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零售客户总量达到2,505.2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70.81万户,其中有效户610.53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1.65万户。
9.2.3.1大众客群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大众客群管理资产(含储蓄)规模为人民币4,160.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904.9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规模为人民币3,299.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682.11亿元。报告期内,代发客群经营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代发客户新增53.97万户,其中连续性代发客户新增21.50万户,同比增长11.23%,管理资产(含储蓄)较上年新增人民币101.69亿元,同比增长44.02%。
9.2.3.2财私客群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财富客群管理资产(含储蓄)规模为人民币1,090.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33.00亿元,增幅为13.9%,其中财富客户储蓄存款新增人民币108.59亿元,增幅24.0%;300万以上客户数0.76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09万户,增幅12.9%;表外资产余额为人民币528.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4.41亿元,增幅4.84%。
9.2.4个人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围绕重点客群,持续强化服务能力。针对老年客群,搭建「幸福人生」综合服务体系,包含「幸福财富」、「幸福学院」、「幸福生活」、「幸福养生」,推出「幸福人生」卡,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老年客群984.1万户,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3,283.76亿元;针对儿童客群,搭建「想象家族」儿童经营体系,推出儿童成长储蓄、「小小银行家」系列活动,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儿童客群4.49万户,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3.91亿元;针对代发客群,搭建「开薪代发」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启动公私联动双向赋能大会、推进代发项目储备、推广「薪火相传」案例、优化e发薪功能、上线属地代发系统等举措,实现代发客户新增53.97万户,其中连续性代发客户新增21.50万户,同比增长11.23%,管理资产(含储蓄)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01.69亿元,同比增长44.02%。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整合各类线上场景平台,优化客户体验。完成线上商城与积分商城权益互通体系建设四步走方案中前两步,实现线上商城商品支持积分抵扣,支持配置全积分、固定积分+现金、自由积分商品;完成缴费业务系统整合,将校园缴费与云缴费进行产品融合,优化C端缴费体验,便于统一客户经营管理。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缴费及商城类业务注册用户累计达995.3万户,较去年新增注册用户109.42万户;新增转化客户储蓄存款时点人民币19.14亿元,转化客户储蓄存款时点人民币127.24亿元。智慧社区业务探索公众号内容运营,围绕社区场景中衣、食、住、行开展运营,做好新客获取,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原智慧社区平台累计上线社区1,370家,覆盖598个物业公司,线上注册用户475万户。
9.2.5信用卡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信用卡业务依托数智转型,不断增强数据驱动获客能力,完善精准营销体系和智能化风控体系,持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交易额和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以客户为中心打磨升级产品,构建「申请-审批-激活-首刷-权益领取」全流程新客运营模式,实现青春无界卡纯数字信用卡发行。依托场景和数据赋能,线上化、场景化、批量化获客能力逐渐增强。围绕民生场景,丰富「六六大集」品牌活动,完善积分会员体系,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客户用卡体验和品牌美誉度。通过全流程精细化风险防控,不断优化策略和客群,提升授信精准度,智能化风控持续升级,为业务保驾护航。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信用卡累计发卡338.23万张,较上年末增加31.38万张;本期交易额人民币583.66亿元,同比增长23.97%;收入总计人民币6.24亿元,同比增长35.60%;贷款余额人民币205.12亿元。
9.2.6住房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加大涉房融资服务力度,切实提高服务质效。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房地产良性循环政策,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加快涉房贷款投放,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持续做好产品优化,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面向留郑大学生、在郑新市民、来郑投亲养老、居郑改善换新等四个重点客群创新推出「郑好安家」特色按揭贷款产品;不断丰富永续贷产品,上线郑州地区远程视频面谈功能,优化永续贷「无缝转抵+无还本续贷」模式;落实省政府关于对省内房地产企业纾困要求,深化与省内头部房地产企业合作,加大对省内重点房地产企业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本年投放人民币56.82亿元,永续贷本年投放人民币113.76亿元。
9.2.7财富与私人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优化高净值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以「3+1+N」产品体系为基础,不断丰富、优化高净值金融产品货架,通过「臻选-固定收益、优选-纯债投资、智选-固收增强」三大系列、「精选管理人-多元策略系列」N种投资策略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的专属平台,同时提供定制化产品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助力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中原世家家族信托服务帮助高净值客户实现财富传承。
报告期内,本行代销信托、资管计划等高净值专属产品业务规模持续增长,销售高净值专属产品金额人民币114.76亿元。根据河南省监管机构统计,本行2022年高净值专属产品销量在全省31家银行中排名隶属第一梯队。
9.2.8汽车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坚持服务为本,聚焦汽车领域。面对疫情反覆对汽车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政府出台的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措施,致力于服务居民美好出行生活。持续加大对汽车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迭代优化新车业务,提升客户体验。借助汽车细分场景创新产品,开拓二手车业务,助力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二手车商品化流通。积极践行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开发上线「绿行优车」。依托中原银行「一点通」,上线运营「中原e车」,满足居民购车、换车、用车、养车等需求,多维度服务居民美好出行。集中审批,统一标准,搭建全流程、数智化风控体系,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汽车金融贷款累计发放人民币208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24万户,汽车供应链9.3金融市场业务
9.3.1资金业务
报告期内,面对吸收合併工作关键期,本行坚持以稳为主,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坚持合规审慎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在保证本行流动性安全的基础上,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积极发挥区域流动性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为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做出重要贡献。本行积极推动银行间市场创新工具应用,深度参与RFQ交易创新业务,连续6个月荣登「回购创新活跃交易商」榜单前30名,保持本行市场活跃度,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受疫情反覆和俄乌战争的影响,债券市场面临预期环境的快速切换,我国稳增长政策力度和经济下行压力双超预期,叠加海外通胀居高不下,债券收益率呈现震荡局面,本行充分发挥投研能力,把握债券市场节奏,积极调整仓位,采取小波段交易策略,稳定获取利差收入。报告期内,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快速收紧,人民币修复高估行情,在国内经济基本面和美元指数两大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人民币贬值预期快速释放。本行加强市场研判,抓住美元与人民币之间掉期点位将从高位回落的时间窗口,锁定跨市场利差,为实现利润进度奠定坚实基础。
9.3.2同业业务
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持续为全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强化同业客户管理,服务全行同业业务发展。面对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在保证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切实推动同业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本行不断优化同业负债结构,推广线上产品的使用力度,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和市场影响力。本行作为CFETS同业存款的主参与机构,大力拓展CFETS同业存款业务合作范围。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已合作CFETS同业存款机构52家,CFETS同业存款累计成交人民币322.50亿元,同比增长1%。
本行根据客户行业、类型、规模、特点等方面对同业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制定差异化的营销计划和服务方案,向金融同业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同业业务合作的互利共赢。
9.3.3票据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积极践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以专业、贴心、高效的票据服务,切实解决中小微、民营企业经营周转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以全面的票据产品体系树立优良票据品牌形象,形成票据支撑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良性模式。
本行已实现银票与商票贴现线上化,并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在票据业务中的创新运用,提高贴现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增强本行票据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累计办理贴现业务人民币约640亿元,位居河南省金融机构第一。其中,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95%以上,中小微企业票据贴现发生量占比85%以上,重点投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绿色低碳转型等契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行业。
本行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用好用足国家金融支持政策,全力助企纾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再贴现发生量与余额均位列河南省金融机构第一。
9.3.4资产管理
报告期内,本行理财业务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认真履行投资管理人职责,努力做好客户财富管理工作。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人民币1,281.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325.72亿元,均为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
报告期内,本行坚守业务风险底线,实现合併初期理财业务有机融合,坚持以投研能力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投研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完善以固收为核心、「固收+」为补充的净值型产品体系,有效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资产配置需求。报告期内理财业务稳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中原银行理财品牌形象。
9.4分销渠道
报告期内,本行深入贯彻落实「上网下乡」、「数智未来」等战略要求,围绕打响线上「1点通」品牌,实现「家家有中原,人人有服务」的战略目标,开展本行渠道规划建设与用户线上闭环经营。
9.4.1手机银行
报告期内,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打造「开放化」、「智能化」、「场景化」的「一点通」服务平台。建设开放化用户体系,创新他行卡服务模式;丰富生活服务场景,建设「一点资讯」、「一点福利」、「一点生活」等一站式服务矩阵,打造城市专区,助力属地化经营;深化智能化应用,建设基于音视频的在线服务及内容运营模式,提升一点通智能化运营水平。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手机银行用户数较上年末增加104.47万户,累计1,254.5万户,活跃用户数336.25万户。
9.4.2个人网上银行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个人网上银行新增用户1.99万户,累计111.26万户;报告期内,累计交易笔数163.13万笔,累计交易金额人民币2,956.81亿元。
9.4.3微信银行
本行深耕微信生态,创新内容运营模式,在图文内容基础上增加视频内容运营,多措并举传递本行价值,树立品牌形象。报告期内,微信银行公众号已发推文143篇,阅读量达327万次,视频号发佈60条视频,播放量达123万次。截至2022年6月30日,微信银行公众号粉丝累计616万户,较上年末新增45.63万户;绑卡客户440万户,较上年末新增37万户。
9.4.4自助银行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在用自助设备总量为6,269台。其中ATM、CRS1,646台,智能柜员机1,086台,智能现金柜410台,VTM设备23台,多媒体查询机837台,移动PAD2,142台,自助回单打印机125台。报告期内,线下自助渠道业务量累计1,710.80万笔,交易金额人民币446.09亿元。
9.4.5客服中心
报告期内,远程银行客服中心呼入渠道受理客户各类业务共计172.57万人次,其中自助语音服务量92.08万人次,自助服务占比53.36%;转人工业务量共80.49万人次,人工服务占比46.64%,上半年度接通率达到91.09%,客户满意度达到99.54%;在线客服受理客户228.24万人次,其中转人工14.78万人次,智能文本客户分流率93.52%,客户满意度94.90%。
9.4.6直销银行
报告期内,本行以打造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服务品牌为目标,致力于推动永续贷联合创新业务。在该业务模式下,本行将永续贷业务的科技及风控技术封装后向合作银行提供服务,支持其在展业区域内为个人及小微商户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服务。本行不承担风险,不提供资金,不占用风险资产,获得中间业务收入。截至2022年6月30日,永续贷联合创新业务已签约25家合作银行,启动运营19家银行,管理规模人民币335.94亿元,在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效应。
为支持永续贷联合创新业务高效运行,本行在项目运营方面持续迭代标准化运营体系建设;在风险控制方面积极建设企业级智能决策平台,支持由合作银行根据风险偏好自主确定风险控制策略;在数字化运营方面支持向合作银行提供种类丰富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为永续贷联合创新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9.5普惠金融业务
9.5.1小微金融
报告期内,本行按照「个人小微批量做、集团公司个别做、政府客户特别做」的要求,通过机制体制加快建设、产品强化运用、客群深度经营等系列措施,调整优化业务流程、风控模式,加快实现业务转型。
9.5.1.1机制建设
报告期内,本行明确普惠小微独立条线管理,并在分行设置小微业务牵头部门,统筹区域普惠小微客户的管理与综合经营。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共有35个小微专营团队,4家小微支行。充实小微人员队伍,修订《中原银行小微客户经理考核指导意见》,调整优化小微客户经理考核指标体系,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将小微客户经理单独序列管理,重视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
9.5.1.2贷款投放
加强对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挖掘运用,搭建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标准化全产品体系,提升小微贷款的流程体验。报告期内,上线商易贷(企业)及商易贷(个人)两款小微信贷产品,并创新性引入担保公司,缓释业务风险。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为4.4万户小微客户提供普惠小微贷款人民币298.50亿元,贷款平均利率4.84%。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人民币760.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61.32亿元,有贷款余额的小微客户共计11.36万户。
9.5.1.3客户服务
报告期内,本行通过佈局重点行业与集群市场、推广支付结算服务、场景化营销拓宽获客渠道、数字化营销精准触客等方式,提高小微客户服务覆盖度,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过65万户。
9.5.2惠农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重点客群,按照「五位一体」即一站、一卡、一产品、一平台、一体系总体工作思路,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9.5.2.1机制建设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共设立县域及以下金融机构276家,其中县域支行191家、乡镇支行73家、社区支行12家,普惠金融服务站7,858家,覆盖全省18个地市、超过95%的乡镇,惠及3,000余万农村居民享受「服务不出门、取款不出村、户户有授信」的便捷金融服务。
9.5.2.2贷款投放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行实现了农户授信产品豫农E贷上线,已准入信用村85个,整村预授信额度人民币3.81亿元,累计提款64户,余额人民币198.4万元。
9.5.2.3客户服务
截至2022年6月30日,乡村在线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注册用户数达20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96万户,在平台内建立村委的村庄数量已达8,339个。
9.6附属机构及合营企业投资业务
9.6.1村镇银行业务9.6.1.1各村镇银行持股比例
9.6.1.2报告期内业务发展情况
村镇银行向当地小微企业和零售银行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经营和消费类贷款、吸收存款,以及手续费及佣金类产品和服务,如结算服务、汇款服务和银行卡服务。本行利用自身科技、产品、管理等资源不断帮助村镇银行丰富自身金融服体系,更好服务村镇银行目标客群,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村镇银行金融力量,进一步提升本行的品牌知名度。
报告期内,村镇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信贷投放原则,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存贷结构日趋合理,支农支小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2年6月30日,存款余额人民币290.7亿元,较年初增加人民币1.9亿元,增幅0.65%,贷款总额人民币250.6亿元,较年初增加人民币3.6亿元,增幅1.45%。
9.6.2消费金融公司
报告期内,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坚决践行集团战略,坚持「四化四融」融合型党建引领,筑牢风险底线,夯实合规根基,坚守务实、创新理念,大力推进业务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普惠金融,确保公司高质量稳健发展。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当年放款金额人民币352.20亿元,累计放款金额人民币2,020.98亿元;报告期内新增贷款余额人民币48.39亿元,贷款余额人民币300.12亿元,放款突破690.44万笔,累计放款突破5,740.97万笔,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4.65亿元,新增客户数191.81万户,累计为1,709.60万客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为推动河南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助力添彩。
9.6.3金融租赁公司
报告期内,邦银金租一方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紥实落实本行党委「四化四融」党建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注册地迁址工作,有效防范化解业务风险,积极稳妥推动战略转型,佈局新的业务领域。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业务转型有所突破,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本行承接了原洛阳银行持有的洛银金租股权。洛银金租以党的建设引领公司稳健经营发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稳步推动增信工作,在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基础上,充分保障业务投放。同时强化业务转型,坚持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之路,着力向绿色租赁、工业企业、文化旅游等领域靠拢,积极践行发展转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