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充满挑战与变革的一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弱复甦态势,但增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依然存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加强对本土产业的保护,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带来衝击,地缘政治竞争进入新的危险阶段,对国际贸易和大宗商品价格带来深刻影响。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格局,价格走势分化明显,全年布伦特原油、电解铝和煤炭平均价格分别为80.7美元╱桶,同比下降约2.4%、2,419.7美元╱吨,同比上升约2.5%以及162.6美元╱吨,同比下降约24.8%,原料氧化铝价格的短期攀升和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本集团非油业务盈利空间持续承压。
本集团围绕「转变思想、科学运营、强化队伍、改进作风」的工作思路,全体员工在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领导下,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直面问题,化解风险,推动本集团稳定发展,业绩稳中向好,整体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双达标、双突破的好成绩。年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9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48.3%;归母净利润约5.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8%。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总资产126.7亿港元,归母净资产约80.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分别下降到约35.2%和15.5%,净资产收益率约7.2%。本集团拟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60港仙(2023年:2.50港仙)。
油气业务
年内,本集团的油气业务运行平稳有序。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不断提高油气项目勘探与开发管理水平,深挖现有油气项目潜力;以精细化油藏管理为抓手,提升油藏开发效果,实现增储上产;不断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向技术创新要效益,提升效率,确保存量资产稳健运行。2024年,本集团油气业务实现作业产量约1,765万桶,权益产量约948万桶,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约3.2%和约3.0%。油气业务实现全年营业收入约14.2亿港元,同比下降约3.9%,贡献归母净利润约3.4亿港元,同比下降约50.7%,剔除上年度资产减值回拨形成的较高同比基数影响之外,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油气项目所在国通货膨胀高企带来的操作成本上升、资产减值回拨造成的折旧费用上升都对油气业务盈利能力带来挑战。
具体而言,月东油田推动海南20井区获得重要勘探评价成果,实现了该区块的储量升级,针对油藏特点,多种措施并用,特别是通过注氮气补能、封堵上层系水层和分层开发等措施,开发效果得到改善,实现权益产量约217万桶,同比增长约0.9%,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4亿港元,同比下降约47.8%。KBM油田积极推动潜山和滨海区滚动勘探,落实滨海区C1级地质储量,开展物理和化学两种冲砂思路试验研究,研究负压冲砂机械工具和采用氮气泡沫方法解决冲砂难题,大力推动引进稠油微生物驱油增产技术,推动KBM浅层稠油油藏开发效果不断改善,年内权益产量为719.4万桶,同比增长约4.9%,实现本集团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约2.4亿港元,同比下降约39.8%。印尼Seram油田积极推进Lofin区天然气储量报批POD工作,加强对在产油井的科学调整,开展扶躺井,尝试化学堵水等技术的应用,但随着现有油藏开发进入高含水中后期,油田产量递延加速,年内实现权益产量约为11.7万桶,同比下降21.5%,贡献归母净利润约166.7万港元,同比下降约95.9%,主要受产销量下降的损失影响。
油气贸易业务在2023年完成了建章立制、风控体系完善、交易对手准入、信用额度申请等充分准备工作后,于本年内进入正常运转状态,贸易收入稳健增长,全年实现油气贸易收入约59.3亿港元,成为本集团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同时,贸易市场部协同各油田项目因地制宜提升权益油销售价格,拓展月东油田权益油外销渠道,促使当前客户提升原油价格;提前预判北美高硫油输送管道建成的不利影响,完成Seram油田3年期原油销售招标,锁定未来收益;积极探索KBM油田新的原油销售渠道和方向,多元化提升权益油市场价值。
非油业务
2024年,本集团非油业务包括波特兰铝厂(「电解铝厂」)、Coppabella Moorvale煤矿合营企业(「CMJV」)等合营项目投资。作为合营项目的少数股东,本集团充分行使股东权利,深度介入项目日常生产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协助解决问题,将本集团提质增效的理念传导到作业方。稳步推进波特兰铝厂产能恢复建设,签署新EHA电力保障协议,抓住电解铝价格回升的有利时机,深挖降本增效空间。此外,本集团积极协调各类资源,协助CMJV煤炭业务解决运力瓶颈问题。年内,本集团非油业务实现全年营业收入约21.5亿港元,同比下降约8.5%,贡献归母净利润约2亿港元,同比实现扭亏,其中完成Alumina Limited(AWC)的股权与Alcoa Corporation的换股交易,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1亿港元。
具体而言,波特兰铝厂2024年产能恢复建设成效显著,同时受新能源汽车消费浪潮带动铝制品需求端改善,全球电解铝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使得供给端趋紧,电解铝价格在2024年企稳回升。年内,本集团权益电解铝销量约为6.3万吨,同比下降约6.0%,全年平均实现售价约2,763.5美元╱吨,同比增幅约17.1%,受原料氧化铝价格抬升影响,电解铝盈利空间受到压缩,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5亿港元,叠加上年度资产减值回拨形成的较高同比基数,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约66.0%。
本年内,本集团妥善推进持有AWC的9.6117%股权,与Alcoa Corporation的换股交易,实现税后收益约1.1亿港元。
煤炭业务方面,2024年煤炭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CMJV平均实现煤炭售价约为168.6美元╱吨,同比下降约22.1%。CMJV煤矿在2024年遭遇运输铁路大修、港口装载机损坏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煤炭销量59.9万吨,同比下降约8.8%,本集团煤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3亿港元,同比减少约88.6%,主要为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及产销量下降影响。本集团将持续充分履行股东权利,协助CMJV解决煤炭运输瓶颈问题。
2025年,外部环境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经济仍将维持温和滞涨格局,随着俄乌衝突、巴以衝突缓和,以及美国加大原油生产,预计石油、铝、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仍然承压,将给本集团的经营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全球能源转型步伐持续,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循环经济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投资转型机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大幅提高油气矿产的勘探开发效率,降低成本。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也为本集团提供了更多的海外市场机会。
2025年,是本集团稳定主业调整结构,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本集团将贯彻「夯实存量主业、「投资+贸易」双轮驱动」的经营策略。夯实存量主业方面,持续加强增储上产力度,不断提升产销量规模,持续做好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引入,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本集团发展。「投资+贸易」双轮拓展方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油气贸易业务扩大版图,计划在未来2-3年时间,通过低风险的贸易业务,贴近市场、参与市场,在提升评级、增强市场影响力后,为将来获取原油生产商一手资源,开展自主实货头寸贸易业务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获得更多融资及投资机会,形成良性循环;投资业务重点聚焦铝等关键金属产业链,通过少数股权投资,获取产品包销权益。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现状,将着力聚焦打造「小而美」的资源类项目,本集团计划在现有的成熟市场投资铝全产业链项目,同时推进绿电化改造、产业链延伸、尖端原铝制造等多领域产业升级的尝试。本集团将依托「投资+贸易」双轮驱动,逐步转型为资源能源类的专业化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