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本集团深化改革,服务融合发展新局面,力争实现「改革脱困,扭亏为盈」目标的攻坚之年。于本年度,本集团针对内外部问题,从聚焦主业、市场研发、管理提升等方面入手,积极应对,采取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聚焦主业,顶层谋划
本年度,本集团强化主责主业意识,确定2023–2025年战略发展目标,对业务板块进行重新佈局,形成光电缆组件业务、线缆制造业务、光纤及光器件业务、园区运营业务四大主业架构。
光电缆组件业务建立物资采购、齐套和质量控制体系,取得GJB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入电缆组件装配业务,形成生产能力,正式承接订单,开始向服务军工市场配套业务佈局。
线缆制造业务克服疫情封控、高温限电、环保限产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充分利用可生产时间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基本保证了客户的交付需求。同时,改良拉丝、束线、挤塑工序,减少损耗降本增效,在整体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实现扭亏。
光纤及光器件业务把握光纤市场回暖的契机,一方面优化产品结构,保持高毛利光纤产品销量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降低氦气单耗、开展氦气回收等降本增效措施,业务营业收入目标完成率达到115%。
园区运营业务明确军工电子产业供应链基地定位,通过调整园区招引入驻企业产业方向,积极引入军民融合企业,开展租金评估工作,建立应收账款催收机制,加强入驻企业管理,实现园区经营业务合规化,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集团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工作,制定产品发展规划,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本年度,制定产品发展规划,明确公司产品发展方向,编制轨道交通用缆、航天航空用含氟聚合物电缆等项目发展建议书;完成13款非认证薄壁型电缆的样品制造,2个系列认证用(CRCC)薄壁型电缆的样品试制;硅橡胶绝缘轨道交通电缆完成工艺设计、打样方案、主材确定及样品导体加工等工作;开展进口电缆国产化替代研发工作;完成低损耗光纤、细径抗弯光纤的研制与送样;普通版及细径版制导光纤已通过常规工艺测试及可靠性测试;完成光纤环的研制、测试,波分复用器样品试制等。
三、夯基固本,提升管理能力
1.提升党建管理能力
本年度,本公司与上级党委7个支部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开展帮扶对接加强公司党建基础工作;通过党建「强基行动」和落实巡察整改举措等方式,促进完善业务活动中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合理化建议的归口管理部门;设立总经理信箱,推动解决职工急难愁盼等问题。开展「奋发图强居危思进」思想大讨论,统一干部职工思想,推动公司改革发展;组织公司领导干部、团员等60余人开展文化溯源活动。
2.调整组织机构
以经营型总部为定位,以精简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为原则,进行2次组织机构改革,有效解决了原组织机构存在的职责与实际不相符、职能重叠且分散等问题,充分发挥业务协同、财务协同和管理协同效应,将公司建设成能持续盈利、高效运营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
3.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本公司按照职能管理和业务管理等29类系统构建公司制度体系框架,组织各职能部门分类分批分期对制度进行设计规划,全面梳理制度短板弱项,完善各业务领域基本制度和配套制度,提高各项制度质量,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建立健全运行有效、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保障公司各职能部门、各层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目前公司在运行制度133项,其中新增44项,修改48项,作废原有制度85项。
4.持续建设风险防控体系
本年度,本公司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完成全级次风险排查工作,落实重大风险季度监测和风险分类检测指标体系;开展资金、合同、采购、销售四项内控建设情况自查自纠工作并完成缺陷整改;开展经营业务合规风险全面排查,形成自查报告,持续落实经营业务合规管理问题整改。
5.加强内部监督执纪
本公司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加强内部监督,完善监督制度建设,修订《纪委工作规则》等制度。开展《党风廉政专题—警示案例教育》警示教育培训,促进依法履职、廉洁从业。
6.改革人力资源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本年度,结合组织机构调整,本公司通过外部招聘、内部调岗等方式,推动公司人力资源机制改革,调整人员结构。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助力公司良性发展。全年重点对生产人员、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素质人才进行补充,经过调整,在岗员工平均年龄降低2.7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比提高15.7%。本公司积极实施薪酬激励制度改革,强化考核与分配的关联性,绩效分配打破原有分配原则,并在重点部门进行试点,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
7.持续推进法人压减
本年度,本公司顺利完成对附属公司成都中菱无线通信电缆有限公司(「中菱公司」)的吸收合併工作,中菱公司已于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完成税务和工商注销。按照本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于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本公司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普天法尔胜光通信有限公司10%股权。为提高公司资产质量,本公司持续推进联营公司清理退出工作,成都月欣通信材料有限公司破产申请及四川新龙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强制清算均已获法院受理。
8.强化资产投资与处置
为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本公司对公司存量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成立专项小组对包括车辆、计算机设备、仪器、设备4类固定资产共计1,115项开展盘点;建立三级领导审核机制,规范需求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申请流程,对公司全级次申请报废的319项资产开展技术鉴定工作并报送上级单位审核批覆,规范资产处置流程,加强日常监管。
9.统筹两金专项治理
为加大回款力度,控制「两金」,降低坏账风险,本公司制定专项回款计划并分解落实到人,按月分析,重点推进,全面清理应收款项;按类别制定后续清理措施,进一步夯实应收款项核销条件,按照流程开展款项核销,有效提升存量应收质量,缓解「两金」压力。
2023年,本集团将响应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号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以国产化替代为契机,结合本集团实际情况,确定「光电与互联产品」的业务发展方向、打造「军工电子产业供应链发展示范基地」的园区运营发展定位和建设「西南地区高端智造中心」的行业战略目标。从单纯的电缆向电缆组件发展,从单一的通信光纤向特种光纤和光器件发展,努力实现自身能力转型发展。围绕园区定位,瞄准军工电子上下游高精尖企业,打造「建圈强链」示范点,提升园区品质,促进园区的价值攀升。
一、党建工作
提升党建基础工作水平,强化特色党建,构建以党建促业务的良性循环局面。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持续抓好问题整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级党代会精神,突出政治引领作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抓好「后疫情」时期各项工作不放松。坚持巡察问题整改不放松,确保巡察反馈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助力公司业务发展。对标党建考核要求,进一步强化党建基础工作。加强基层支部、工会建设。结合公司业务开展,打造具有支部特色的党建品牌,开展特色争创活动;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发挥职工创新创造作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贯,牢牢把握学习主线,结合实际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干部纪律作风。持续强化党内监督,切实发挥好监督「探头」作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治理「四风问题」,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优化完善内部监督的方式、内容,加大自我监督力度,切实防范「灯下黑」问题。领导群团统战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开展好党外代表人士「爱献做」工作,发挥统战人员独特优势;紧扣宣传主题,创新宣传工作思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
切实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持续落实重大风险月度、季度监测,确保无重大风险事项发生,做好风险事件报告;加强公司的内控体系建设及监督工作,开展年度内控自评价工作;持续优化、细化公司风控、合规及内控手册;开展风控合规内控培训,培养员工风险防范、合规依法的护企意识和管理能力。
二、业务发展
全面分析市场,做优存量客户
深耕轨道交通缆细分市场,丰富轨道交通缆产品类别,研发薄壁系列产品形成批量供货,筹备硅橡胶产品能力。拓展产品的功能性,细化产品市场,积极争取高毛利光纤产品市场份额,保障利润的实现;针对国外市场需求,推出高模场直径的光纤及细径光纤,填补空白,提高销量;加强技术合作,推出新的光纤和光器件产品。
光电与互联,开拓新市场
根据三年规划有序推进新品开发,建立光缆组件的研发生产能力,实现光电互联产品的全覆盖,同步挖掘新增客户。拓展光纤、光器件及组件产品谱系,开发军品市场特种光纤;积极引入专用新品种光纤,佈局高端高利润产品;尝试新型光纤及光纤环,并进行市场推广。培育氟塑料缆、光缆等军用线材细分市场,建设高温导线、精密控制缆、特种光缆等产品的制造能力,开发军、民品融合行业专用细分市场,逐步开发衍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类、民用氟塑料类产品。
加强政企合作,提升园区经营服务能力
依托地方政府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园区产业图谱,调整优化产业佈局,夯实军工电子高精尖企业集群发展基础,构建产业链融通发展生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管理与运营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园区管理效率、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客户需求为牵引,完善产业发展空间,强化资源配置,优化园区供能系统,提升园区服务品质。
构建集成供应链体系能力,提升生产组织效率
梳理和优化以计划管理为主线的业务流程制度,按照产品╱项目分类构建二级计划管理体系,提升计划管理能力,筑牢集成供应链体系能力基础。以计划目标为牵引,计划考核为抓手,推进跨部门资源整合,以集成供应链管理思维强化协同管理认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三、管理提升
开展制度流程化建设,确保制度流程化、流程规范化。进一步梳理完善规章制度,查漏补缺,解决制度矛盾性与适配性问题。对照公司制度,梳理、规范业务及管理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制度流程化工作切实落地。重点规范市场、研发、制造等方面的流程,做到事事有流程,事事有规范。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持续进行人员结构调整;建立岗位体系,健全考核制度,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牵引员工持续自主成长,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解决薪酬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进行薪酬结构调整,体现多劳多得的绩效导向,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引进核心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启动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持续发展所需提供人才保障。
整合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围绕管理提升,以班组为质量安全强基建设切入口,将程序文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细化为质量管控的作业指导书和班组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操作;围绕产业所需,保证产品认证的有效性;识别并监测生产关键工序和安全质量管控指标;提升检验能力和安全管控水平;进一步维护良好的顾客关係。
基于现有信息系统基础,建立数字化应用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优化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整合,形成决策支持分析报表,提升信息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