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顾
2024年,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缘政治衝突加剧等不利影响,中国经济运行仍总体保持平稳。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中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质升量稳。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人民币 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 5.0%。其中,出口总值为人民币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总值为人民币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
整体表现
中远海运港口聚焦港口主责主业,以「全球佈局」和「精益运营」双轮驱动为引擎,经营质效稳步提升。2024年,本集团总吞吐量同比上升6.1%至144,032,722标准箱 (2023年:135,808,554标准箱)。其中,本集团控股码头公司的总吞吐量同比上升6.2%至32,655,388标准箱 (2023年:30,762,095标准箱),占本集团总吞吐量的22.7%;非控股码头公司的总吞吐量同比上升6.0%至111,377,334标准箱 (2023年:105,046,459标准箱),占本集团总吞吐量的77.3%。
年内,本集团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4.5%至45,318,318标准箱 (2023年:43,381,201标准箱)。其中控股码头公司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5.0%至19,958,253标准箱 (2023年:19,010,845标准箱),占比44.0%;非控股码头公司的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4.1%至25,360,065标准箱 (2023年:24,370,356标准箱),占比56.0%。
中国
2024年,中国地区码头的总吞吐量同比上升6.5%至109,808,199标准箱 (2023年:103,065,210标准箱),占本集团总吞吐量76.2%。中国地区码头的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5.2%至32,279,961标准箱 (2023年:30,679,108标准箱),占本集团权益吞吐量的71.2%。
环渤海
长江三角洲
1,934,295标准箱 (2023年:1,328,201标准箱)。CSP武汉码头水铁联运枢纽优势不断释放,总吞吐量同比上升54.9%至245,627标准箱 (2023年:158,596标准箱)。
东南沿海及其他
2024年,东南沿海及其他地区的总吞吐量同比上升0.9%至6,002,237标准箱 (2023年:5,951,456标准箱),占本集团总吞吐量4.2%。东南沿海及其他地区的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1.6%至4,311,464标准箱 (2023年:4,242,346标准箱),占本集团权益吞吐量的9.5%。厦门远海码头受船公司绕航造成的运力短缺影响,总吞吐量同比下降6.3%至2,574,593标准箱 (2023年:2,748,313标准箱)。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加强与双品牌协同合作,总吞吐量同比上升13.9%至1,493,330标准箱 (2023年:1,311,018标准箱)。
珠江三角洲
202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3.0%至28,756,347标准箱 (2023年:27,932,139标准箱),占本集团总吞吐量20.0%。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0.6%至7,945,689标准箱 (2023年:7,896,402标准箱),占本集团权益吞吐量的17.5%。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通过开拓新航线、新货种,扩大组合港和内陆港佈局的同时加强物流延伸服务,带动总吞吐量同比上升7.1%至15,038,500标准箱 (2023年:14,045,087标准箱)。
西南沿海
海外地区
2024年,海外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4.5%至34,224,523标准箱 (2023年:32,743,344标准箱),占本集团总吞吐量23.8%。海外地区的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2.6%至13,038,357标准箱 (2023年:12,702,093标准箱),占本集团权益吞吐量的28.8%。红海事件影响持续,比雷埃夫斯码头总吞吐量同比下降7.8%至4,228,474标准箱 (2023年:4,586,535标准箱)。CSP西班牙相关公司和CSP Zeebrugge Terminal NV加强商务营销力度,吸引部分原本在比雷埃夫斯码头的航线和箱量的转移,总吞吐量同比分别上升16.8%至3,669,929标准箱 (2023年:3,143,154标准箱)和同比上升55.3%至671,989标准箱 (2023年:432,843标准箱)。CSP阿布扎比码头推进新航线引进,织密干支线网络,总吞吐量同比上升36.3%至1,844,898标准箱 (2023年:1,353,215标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