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录得营业额217,866,000港元(二零二一年:264,46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6%。在营业额中有141,623,000港元(二零二一年:184,562,000港元)来自化妆品业务,较去年同期减少23.3%,占集团总营业额65.0%(二零二一年:69.8%)。时装分类业务营业额达76,243,000港元(二零二一年:79,90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于回顾期内,儘管零售店舖的营运仍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疫情」)持续影响,以及本集团策略性地精简店舖数目,导致本集团化妆品及时装分类业务的营业额均较去年同期下降,惟集团录得本期亏损1,118,000港元(二零二一年:亏损22,32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约95.0%。其中时装分类业务录得溢利6,078,000港元(二零二一年:亏损4,795,000港元),化妆品分类业务录得亏损2,490,000港元(二零二一年:亏损18,269,000港元)。本期集团整体亏损中尚包括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下降1,072,000港元(二零二一年:5,665,000港元升值)。此外,集团于回顾期内从政府获得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相关之补贴及资助合共约15,110,000港元,而去年同期则并无获取相关补贴或资助。
化妆品业务
于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本集团共设有57间Colourmix及MORIMOR化妆品专门店(二零二一年九月三十日:64间),其中51间位于香港,6间位于澳门。于回顾期内,零售业务在第五波疫情、限聚令及检疫措施等持续影响下,本集团化妆品业务营业额为141,623,000港元(二零二一年:184,56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3%,化妆品业务录得分类业绩亏损2,490,000港元(二零二一年:亏损18,26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了86.4%。其中原因有受惠于来自政府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相关之补贴及资助约8,299,000港元。面对艰难的营商环境,化妆品业务主要由本地消费带动,集团按照市场需求整合货品组合,致令期内之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显着提升,令店舖营运表现更具效益。此外,集团于期内优化零售网络,亦是令本期亏损收窄的另一主要原因。由于有大部份店舖之租赁期于二零二一╱二零二二财政年度内届满,令集团更有主导权于约满时与业主重新磋商租约条件,以较大的减租幅度短期续租,或是退出若干减幅未如理想亏损之零售点,此举有助减低整体营运亏损。与此同时,集团于期内亦有新租入租金合理且位置优越的店舖,为化妆品营运表现带来正面之影响。
时装业务
截至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集团旗下女装品牌Veeko和Wanko店舖数目共73间(二零二一年九月三十日:83间),其中57间位于香港,12间位于中国内地及4间位于澳门。于回顾期内,集团时装业务之营业额为76,243,000港元(二零二一年:79,90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时装业务的分类业绩录得溢利6,078,000港元(二零二一年:亏损4,795,000港元)。时装业务转亏为盈,其中原因有受惠于来自政府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相关之补贴及资助约6,811,000港元。此外,优化零售网络亦是时装业务较去年同期改善之另一主要原因。香港及澳门时装零售业务于二零二一╱二零二二财政年度以及本期内结束了若干录得亏损之店舖,此举有助减低整体营运亏损。此外,由于集团时装业务之生产资源集中在国内自置厂房,故此能灵活控制成本,面对严峻的经营环境,较具弹性安排产量,减低存货水平及生产成本支出。
疫情自二零二零年初至今持续已超过两年,对各行各业打击重大,以零售业尤甚。预期零售市场在二零二二╱二零二三财政年度下半年度仍以本地消费为主,旅客数目相信短期内难以恢复。管理层已采取了多项应变措施以减低成本,包括积极减低存货水平,严格控制成本和支出,在租约到期与业主磋商减租,以及关闭表现欠佳的零售店舖,渐见成效。
化妆品业务方面,随着亏损严重之店舖陆续租约到期而结束,减低整体营运亏损,再加上集团继续审慎物色租金合理且位置优越的地点重新开店,优化零售网络,以及重整货品组合以进一步提升毛利率,而二零二二年十月份化妆品业务之毛利率比去年同期更录得超过12个百分点之升幅,按目前走势,集团有信心此等策略能令本财政年度下半年化妆品业务表现得以进一步改善。除实体店舖外,集团亦会继续透过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例如天猫国际、京东、微信小程序等,专注线上线下业务,提升品牌知名度及拓展客户群。
有别于化妆品业务,时装业务以本地消费客群为主,故此受到因疫情而致使旅客减少之影响相对较化妆品业务为少,恢复亦较快,事实上时装业务于回顾期内之销售额跌幅远比化妆品业务少。时装零售网络方面,集团会结束租约到期而又录得严重亏损之店舖。与此同时,亦会物色租金合理且位置优越的地点重新开店。有见于中国内地时装业务表现疲弱,对集团贡献比例较少,未来集团的时装业务将会主要集中在香港及澳门市场。财政年度下半年正值秋冬旺季,再加上圣诞及新年的传统节日,一般为时装业务之黄金档期,而二零二二年十月份香港及澳门区之同店销售更录得超过17.0%之增幅,集团对时装业务于本财政年度下半年之表现审慎乐观。
本集团主要从事化妆品及时装零售业务,同时亦持有投资及自用物业。此等物业于二零二二年九月三十日根据独立合资格专业估值师仲量联行有限公司及仲量联行企业评估及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之估值合共约704,615,000港元,作为对本集团财政上的支持。集团并将继续审慎管理财务和现金状况。儘管未来仍充满挑战,本集团将继续专注业务,并采取多项应变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继续与业主磋商减租,优化零售网络,整合货品组合,积极控制存货水平,严格控制成本和支出,期望儘快达致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