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回顾
2023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保持稳定增长;国内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2023年上半年,受基建和房地产等领域项目开工下降及资金面紧张影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持续下行,但降幅逐步收窄;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中国品牌海外竞争力提升,工程机械行业出口销量保持高增长。
公司在「用互联网思维做企业、用极致思维做产品」的理念指导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新兴板块业务发展,深化拓展海外市场,发展韧性与内生动能持续增强,实现优于行业的经营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产业梯队成长动能持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在「装备制造+互联网」、「产业+金融」总体战略的框架下,加速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智慧农业、中联新材三大板块发展与佈局,做强产业梯队,成长动能持续增强。
(1)工程机械产品市场地位稳固提升
主导产品市场地位持续领先
公司在坚持高质量经营战略、严控业务风险的前提下,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三大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份额稳中有进。
混凝土机械长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站市场份额仍稳居行业第一;搅拌车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二。
工程起重机械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25吨及以上汽车起重机销量位居行业第一。
建筑起重机械销售规模稳居全球第一,交付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R20000-720,以成熟化技术、系列化产品、生态化模式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潜力业务加速发展实现新突破
土方机械坚持聚焦中大挖战略,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长沙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线投产后,中大挖产品可靠性、智能技术持续提升;中大挖产品型谱全面覆盖,加速完善电动产品型谱系列,快速推进75吨以上超大挖新品开发、产品迭代升级与市场佈局。上半年大客户及大项目拓展取得实效,中大挖国内市场份额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
高空作业机械上半年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国内市场持续保持中小客户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型谱实现4-72米全覆盖,电动化产品渗透率达90%以上,为国内型号最全的高空设备厂商。首推72米全球最高臂车ZT72J-V,再次刷新全球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记录。推出SR-V800为全球首款吊装一体高空幕墙机器人,成功实现由载人作业到智能高空作业的转变。
加速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
公司聚焦感知、交互、控制、传动、车桥、液压、油缸、胶管、高强钢、薄板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加大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发,持续深化产业链的纵向打通与横向融合,提升油缸、液压阀、工程桥、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与自主可控生产能力,提升核心零部件自制率,实现中高端液压油缸、高端液压元件、大吨位工车桥、减速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和核心工艺瓶颈的突破。
(2)农机产业加速转型提质升级
农业机械贯彻「深蹲夯基、转型提质」的方针,聚焦主粮收获机械,依托工程机械板块「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体系的技术积累与优势资源,全力攻坚小麦收获机、水稻收获机、玉米收获机三大主粮收获系列产品的迭代升级。上半年上市的小麦机TK100、拖拉机RS1304/1604等新品,在产品可靠性、工作效率、工况适应性、维修便利性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并已实现批量销售,获得客户好评。
智慧农业持续加快自研及对外合作进程,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智能决策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基本实现对水稻耕种管收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持续聚焦湖南省环洞庭区域和安徽市场进行市场开拓,加速重点项目的落地见效。
(3)乾混砂浆新材料业务稳步推进
充分结合乾混砂浆新材料特色产品应用场景和新施工工艺打造整体解决方案,推出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组合,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综合使用成本。
乾混砂浆新材料业务工厂建设稳步推进,湘阴标桿工厂5月份已投入试生产,具备批量生产交付的能力。围绕投产与在建的工厂辐射区域,完成相应销售网点佈局。
(4)产融结合助推产业升级
报告期内,分拆中联高机上市获股东大会通过。分拆完成后,中联高机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充分释放内在价值,中联高机的发展与创新将进一步提速,推动新兴业务板块跨越式发展,巩固行业领先地位,进而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稳健性,提升公司整体资产质量。
2、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公司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赋能,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持续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快推进海外业务端对端平台、农机营销管理平台、业财数字化平台、智能制造数字化、智慧产业城园区数字化等系统建设,加速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制造模式进行突破创新,向数据运营的智慧中联迈进。
2023年,中联重科中科云谷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平台代表着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水平,是工业资源集聚共享、工业数据集成利用、工业生产与服务优化创新的重要载体。
3、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引领行业发展
(1)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智能工厂建设卓有成效,全面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以中联智慧产业城为核心,从主机到零部件智能工厂正在加速建成。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工厂已建成投产9条智能产线,其中臂式装配线实现月产1,200台,筑牢行业第一梯队的产业基础;混凝土泵送机械智能工厂已建成泵车整机装配线等10条智能产线;全球领先的薄板件中心、高强钢中心进入安装调试,其中薄板件中心智能装配线实现驾驶室产品下线;工程起重机械、基础施工机械、随车吊、工程车桥、中高端液压油缸等智能工厂建设正加快实施。
已全面投产的挖掘机、塔机、搅拌车、关键元器件(液压阀)等智能工厂产能持续释放,其中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已实现月产超1,000台,为客户持续智造更加优质的产品,进一步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2)先进智造技术应用研究快速转化。公司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打造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的智能产线;创新应用智能控制算法与数字化系统,构建高效、协同的智能工厂。持续推进150余项行业领先的全流程成套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研究,已完成124项技术在智能产线搭载,其中56项为行业首创,先进智造技术研究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加速赋能智造升级,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4、「三化」融合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公司坚持「技术是根、产品是本」的企业发展理念,持续实施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融合创新,打造行业领先技术和高端产品,加速推进新能源技术及产品开发,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
(1)持续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一批行业高端产品
报告期内,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升级,开展三化技术项目267项,其中「氢燃料动力工程机械整车工程化关键技术」、「丘陵山地适用高效智能农机装备研发」2个项目入选「湖南省2023年度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新上市150款重点新产品,搭载先进、成熟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48项,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推进智能技术的产品化应用,实现多项智能自主作业的小批搭载、完成一批行业领先的双协同核心技术的样机验证。如混凝土泵车臂架一键操控技术、搅拌车智能驾驶及智能作业关键技术等已实现小批搭载;智慧施工系统中的数字孪生可视化关键技术、大空间防碰撞决策关键技术等已实现样机验证;开展机群施工智能调度系统2.0等核心技术研发。
研制出全球最大额定起重力矩20,000吨米塔式起重机,其最大起重量720吨、最大起升高度400米,提高了工程建造效率,推动了桥樑等大型工程建设迈向模块巨型化的新高度;研制出全球最高72.3米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再次刷新世界记录,填补了全球臂式高机设备在70米以上高度施工区域的空白;开发的ZCC17000履带起重机是行业内首个突破190米风电吊装且额定起重量达到185吨的履带起重机,最长单臂204米为全球履带起重机之最,可实现极限风电吊装,填补履带起重机风电吊装行业空白,适应行业未来7~10兆瓦风机吊装需求;行业首创的55吨级72米合规泵车,搭载多项全球首创技术,刷新全球55吨级全球最长臂架泵车纪录,实现了工程机械和前沿材料科学的完美结合,智能化程度更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再提升,再立轻量化泵车新标桿。
(2)加速推进新能源产品开发,实现行业绿色引领
在锂电、电驱、氢能、整机等领域多维度原创创新,全面打通新能源三条技术链,开创绿色新局面。新能源主机实现全品类覆盖,「族群化」发展持续引领工程机械新能源化。
报告期内,共开展绿色化技术项目106项,新下线28款新能源产品,如:75吨级全新插电式多功能履带起重机、5桥70米轻型混合动力泵车、23米级蜘蛛式纯电动高空作业车、7吨电动平衡重式叉车等实现下线。
截至目前,中联重科在售新能源产品型号已达153款,产品类别覆盖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车、汽车起重机、高空作业平台、挖掘机、矿卡、叉车、应急车辆、农业机械等,新能源化形式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全系列新能源化产品基本形成,电动直臂系列高空作业平台产品已形成批量销售,处于行业引领地位。
(3)高价值专利、标准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报告期内,重点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新产业进行知识产权佈局,发明专利申请数同比增长44.7%;「臂架监测方法、系统、工程机械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工程机械以及其安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液压阀芯控制回路及方法」、「高空作业平台」、「一种分禾器、具有其的农业机械及防止作物损失的方法」4项专利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高价值专利增长加快,居行业前列。
报告期内,主导的国际标准《起重机安全使用第1部分:总则》(ISO12480-1)通过询问阶段(DIS)投票;主导的《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等3项国家标准完成报批;主导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履带式起重机》、《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混凝土泵车》、等5项国家级绿色产品评价团体标准完成徵求意见稿,绿色产品标准发佈或在研数居行业第一。
5、全面加速海外业务发展
公司坚定中联特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地球村、端对端、孪生平台」为战略发展主线,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基于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的海外业务体系,实现海外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1)海外业务持续突破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15%,海外业务强劲增长,重点市场实现有效突破。阿联酋、沙特、土耳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西等重点国家本地化发展战略成效显着,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过200%。工程起重机械成为中东地区、俄语区市占率最高的品牌;建起产品保持土耳其、印度、韩国市场第一地位。
其中,工起产品ZAT8000V863创造中国出口南美市场最大吨位起重机纪录,ZAT8000H7创造中国出口菲律宾最大吨位起重机记录。T2850-120出口马里,创造出口整个非洲最大吨位塔机纪录。土方产品ZE1250G创造中联出口俄罗斯挖机最大吨位记录。首批RS1304拖拉机产品交付全球规模最大的制糖企业泰国KTIS集团,打破欧美农机在当地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
(2)纵深推进海外业务管理变革。搭建全球运营管理体系,通过完善本地化人、财、物、软硬件管理能力,完成32个重点国家本地化业务和运营体系建设,打造专业、高效的本土化人才队伍,拉通数字化流程端到端,实现可视化的海外业务体系,构建多语言系统支持能力,形成全球化的海外业务端对端、数字化、本地化的业务管理体系,助力海外业绩持续攀升,为海外业务的全球佈局与全面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3)深化推进海外生产基地拓展升级。意大利CIFA在做强混凝土主业之外,拓展升级为涵盖工起、建起等多种类产品的综合型全球化公司;加速与德国摩泰克的技术融合,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加速与德国威尔伯特的技术融合及转型,强化建起等相关产品在高端市场的佈局;加强与全球领先的农机制造商拉贝在农机和工起等板块的协同。
6、经营管理质量与效能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风险控制,持续提升供应链、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全面加强风险控制。健全风控端对端管理体系,筑牢风控防线,利用「有感知、会思考」的风险智能预警平台,主动发现经营风险,牢牢把握风险控制关键点,助力业务稳健增长。
(2)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大宗、通用、标准品类的集采整合与关键物资战略采购,优化供应链生态,实现降本增效。
(3)打造极致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助推服务精细化管理,实现服务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改善。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激励。紧跟公司战略发展,贴合业务需求,做深人才开发、做透人才激励、做精人才管理,多措并举激活关键人才队伍,打造面向未来的人才队伍,助力公司稳健经营、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回购股份的实施,回购股票将全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调动团队积极性,为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国际化以及新兴业务快速发展增加动力,促进公司长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