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衝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中国经济顶压克难,沿著高质量发展轨道稳健前行。同时,2024年对本公司而言是困难与挑战交织的一年。受供需矛盾和产能错配的影响,内卷式竞争加剧,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24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94亿元,比较上年度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5.95亿元下降约30%;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6.10亿元,比较上年度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3.95亿元由盈转亏。
儘管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本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但是本公司依然锚定新能源材料发展赛道,积极应对行业、市场週期性调整的风险与挑战,提质增效、管理穿透,全力顶住经济下行和行业内卷双重压力,稳住基本盘,开闢增长点。
加强顶层设计,明晰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公司光伏玻璃业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本报告期,中建材(洛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电池封装材料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约人民币14.7亿元,一期项目A线已实现建成投产,B线初步具备点火条件;秦皇岛北方玻璃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已具备点火条件,将视市场情况择机投产;以增资方式取得江苏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74.6%股权项目,已完成董事会审议程序及相关国资审核备案事项,尚待本公司股东会审议批准。项目顺利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完善主营业务佈局,做强做优核心主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提升本公司的行业地位。
实施停小建大,以新代旧,聚焦优势区域,优化产线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本报告期,为积极应对下游行业开工率不足及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风险,本公司分阶段适时停产、减产了小吨位的老旧窑炉,大吨位先进产能比重的相应提升,产线规模与结构的调整优化,有效带动整体生产成本呈现同比下降趋势。精耕区域市场,就近销售、快速响应,持续拓展行业头部客户,对下游光伏组件前十大厂商等优质客户的销售量占比保持增长;积极推进各基地生产线定岗定编标准化及销售、采购、技术、财务「四统一」管理工作,劳动结构、人员结构、管理结构进一步优化。坚定「一切成本皆可降,一切费用皆可控」理念,确保「一毛钱增利计划」落到实处,以上举措全年实现减亏约人民币1.25亿元。
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格局。全年开展研发项目54项,研发投入近人民币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占营业收入比例超4%。申请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获得授权35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本报告期,中建材(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5G智能工厂,参与编写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中国建材桐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荣获省级专利优秀奖;凯盛(漳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称号。本报告期,本集团实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73%;光伏发电项目和余热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达8,985万千瓦时,相应可减少二氧化碳(C02)排放约5.12万吨;统筹建设7个智能安全环保平台,已全部投入使用。
本报告期行业情况
本报告期,中国光伏行业延续高速发展态势。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CPIA)发佈数据,2024年中国光伏行业制造端各环节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多晶硅产量达到182万吨,同比增长23.6%;硅片产量达到753GW,同比增长12.7%;电池产量654GW,同比增长10.6%;组件产量588GW,同比增长13.5%。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超预期,达到277.57GW,同比增长28.3%。其中,2024年12月份月度装机高达71.27GW,创下单月新增装机历史最高。
与此同时,光伏行业亦面临著内卷式竞争加剧与全球化壁垒高筑的双重挑战。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CPIA)发佈数据,本报告期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导致企业利润承压,主产业链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72.2%,辅材辅料净利润下滑62.9%。行业系统性风险加剧,应收账款风险快速增长。光伏产品出口方面,光伏组件出口额同比下降约15%;亚洲市场占比升至37.5%,欧洲市场占比降至40.7%;前十大光伏组件出口市场保持了62%的市场份额。
破局行业发展困境。由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牵头,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推动行业公平竞争,加强行业自律行动已经展开。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会与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产业调控,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行业尽快脱困。展望未来,中国光伏行业将继续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朝著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业格局和趋势
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太阳能光伏将成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光伏产业持续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及成本下降,叠加全球各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颁佈与执行,预计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佈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到2030年的分析与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大幅度增长,与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相当,使世界更接近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三倍增长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5,500GW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中,预计80%将来自太阳能。
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在全球位于首位,并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约277.57GW,同比增长28.3%,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规模约885.68GW,增速远超其他能源发电装机,总装机量已超水电,仅次于火电。中国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然而,强劲发展势头之下,光伏行业亦面临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和市场供需失衡等多重挑战,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週期。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中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展望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阶段,国家出台多项新能源产业相关政策,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与产业升级。虽然预计国内光伏装机量增速在经历多年的高增长后将有所放缓,但随著行业自律「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推进,在加快落后产能出清、加强对先进产能建设的引导等行业自律与产能管控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市场供需格局改善,光伏行业前景总体向好。
20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本公司爬坡过坎,夯基础、提质量的关键时期。本公司将围绕中国建材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玻璃新材料「3+1」战略佈局,著力强引领重保障,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著力谋经营强管理,提高运营管控能力,推动高端化与数字化转型,加快绿色化与国际化步伐;高标准谋划新一代大吨位光伏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持续提升先进产能比重,提高生产效率;坚决打赢现金流改善、成本压降、亏损治理「三大攻坚战」,全面实现提质增效各项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