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本公司于2004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于2005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于2007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本集团的主营业务是煤炭、电力的生产和销售,铁路、港口和船舶运输,煤制烯烃等业务。
本集团拥有位于神东矿区、准格尔矿区、胜利矿区、宝日希勒矿区及新街台格庙矿区等地的优质煤炭资源。2024年本集团实现商品煤产量327.1百万吨、煤炭销售量459.3百万吨。本集团控制并运营大容量、高参数的清洁燃煤机组,于2024年底本集团控制并运营的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6,264兆瓦,2024年完成总售电量210.28十亿千瓦时。本集团控制并运营围绕「晋西、陕北和蒙南」主要煤炭基地的环形辐射状铁路运输网络、「神朔-朔黄线」西煤东运大通道以及环渤海能源新通道黄大铁路,总铁路营业里程达2,408公里,全年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达312.1十亿吨公里。本集团还控制并运营黄骅港等多个综合港口和码头(总装船能力约2.7亿吨╱年),拥有约2.24百万载重吨自有船舶的航运船队,以及运营生产能力约60万吨╱年的煤制烯烃项目。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营业务范围未发生重大变化。
本集团以煤炭产品为基础,形成的煤炭「生产—运输(铁路、港口、航运)—转化(发电及煤化工)」一体化运营模式,具有链条完整、协同高效、安全稳定、低成本运营等优势。
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紥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煤炭行业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将持续拉动能源需求,煤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儘管面临着可再生能源、低碳发展和环保要求的多重挑战,在可预见的未来市场中依旧扮演着关键角色。预计电力和化工用煤是煤炭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煤炭产量预计总体保持稳定。进口煤价格优势缩小,进口煤量或小幅减少。总体来看,2025年煤炭市场供需向平衡偏宽松方向发展,市场煤占比增加,煤炭市场价格中枢或小幅下降,稳定在合理区间。受季节性波动、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
电力行业来看,综合考虑我国目前阶段经济增长潜力、「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等因素,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结果,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预计2025年底煤电占总装机比重将降至三分之一。综合考虑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等情况,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4年,能源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安全保供和清洁转型双提升、双平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保障。当前,能源保供已转入常态化,煤炭兜底保供以及煤电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作用日益明显。
2025年,本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认真践行「一个目标、三个作用、六个担当」总体发展战略,持续巩固一体化运营核心优势,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加大煤炭资源获取力度,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利用综合效能。建设清洁高效火电机组,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优化运输网络佈局,推动专用线、联络线接轨进度,创新发展大物流业务,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能源运输大通道。发展煤基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发挥上市公司平台和资金优势,落实市值管理和考核要求,加强同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稳定可持续增长,佈局储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