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行业形势,努力克服房地产投资下降、市场需求不振、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强产销组织和资源统筹,因时因势精准施策,稳定产品市场份额;以「直供为主、多元互补、稳定高效」为原则,优化原燃材料的采购渠道,发挥规模采购优势,助力降本增效;精益生产运行管理,强化指标管控,不断提高运营质量;统筹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有序推进节能降耗技改,加快智能化建设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本集团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营业收入为654.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26%;每股盈利1.2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64元/股。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营业收入为654.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24%;每股盈利1.2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61元/股。
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发展,持续做强做优水泥主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水泥主业方面,水城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低碳减量置换项目建成投产,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海螺水泥合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峰友谊之桥有限责任公司和柬埔寨海螺KT水泥(金边)有限公司的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江苏八菱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粉磨站迁建项目和蒙城海螺建材有限公司粉磨站项目顺利开工;产业链延伸方面,马鞍山海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芜湖海螺绿色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八个骨料项目顺利投产,并积极通过新建、併购和租赁等方式新增了八个在运营商品混凝土项目。
报告期内,本集团新增骨料产能2,16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780万立方米,光储发电装机容量38MW。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熟料产能2.69亿吨,水泥产能3.88亿吨,骨料产能1.30亿吨,商品混凝土产能3,330万立方米,光储发电装机容量513MW。
202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中央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基建方面,政府将进一步发挥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基建投资有望延续增长态势,持续为拉动水泥需求提供重要支撑。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低位运行,对水泥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但国家强调将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下半年房地产端水泥需求或有所改善。同时,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将延续常态化,但对供需关係改善的边际作用减弱。
在投资发展方面,本集团将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坚持有效投资,加速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建设。一是深耕水泥主业,本着增强市场控制力、构筑企业长期竞争力和完善国内市场佈局的原则,谨慎推进新建项目,择优实施项目併购;二是加速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骨料产业,着力推动存量项目落地开工,稳妥推进新建独立骨料项目,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坚持新建、併购、租赁并举,加快商砼产业佈局,增强终端市场控制力;三是加快新能源产业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积极向上游产业延伸,做大新业态,打造新优势,并进一步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四是稳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探索多元化发展方式,强化风险识别和控制,完善现有投资国别市场佈局,稳妥推进国际空白市场的发展。
在经营管理方面,本集团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深化精益管理,提高运营质效。一是深入市场供求形势研判,差异化实施营销策略,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稳价拓量增效益;二是聚焦原燃材料经济安全供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稳固并拓展直供渠道,降低综合采购成本;三是强化全员、全要素、全价值链、全生命週期成本管控,严控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全面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四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超前部署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双碳」领域专业人才培育、碳市场政策研究以及减碳降碳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经济高效的碳排放控制路径;五是加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成果推广应用,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六是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全力优化人才结构,整合公司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