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显示屏业务
于回顾期间,汽车显示屏业务的收益为4,646,0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录得的收益4,335,000,000港元增加7%。该业务占本集团整体收益约89%。
期内,本集团的汽车显示屏业务较去年同期录得正面增长。凭藉我们过去数年对TFT显示屏业务发展的不断努力,本集团目前在汽车TFT显示屏产品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大中型显示屏模组方面。
期内,主要汽车制造商进入价格调整的竞争格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以进取的价格促进销量的现象。整体而言,该发展于2023年上半年取得正面成果。中国是本集团汽车显示屏业务的最大市场,占本集团2023年上半年汽车显示屏收益约七成。我们的客户基础稳定扩大,并覆盖了传统及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主要汽车品牌。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我们继续为主要中国前20家汽车制造商及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提供TFT显示屏产品,从其取得稳定的收益且带有上升空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持续增长,而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客户不断提高产量,这导致我们TFT相关显示屏产品于回顾期间的销量有所增加。
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本集团与新能源汽车业务伙伴通力合作,助力其增长并保持竞争力。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长、对更大更先进的显示需求增加以及汽车持续更新换代带来的巨大商机,我们筹备了新厂房来应对需求。成都新厂房于2022年开始投产,并在2023年上半年将生产增加超过一倍,进一步加强了本集团的生产效能和供货能力。
与2022年同期相比,来自欧洲的汽车业务收益于期内大致持平。儘管我们在欧洲的主要客户已从疫情的影响中逐渐恢复,但仍受到地缘政治、通货膨胀、能源危机、全球经济低迷和息率上涨等不利因素的阻碍。
其他地区如韩国及美洲亦受经济环境、通货膨胀、息率上涨及能源危机等影响。整体而言,来自其他地区的收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大致持平。
盈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价格调整、预备及建造之额外成本以增加新设位于中国成都的新TFT和新厂房之产量,同时,由于产能处于不断提升及迈向最优化的阶段,产品的整体边际成本于2023年上半年处于较高水平。此外,COVID-19检疫措施也对我们的生产效率及整体成本有一定的影响。本集团将致力完善供应链及优化生产效能,并有信心随着新厂房「热身」的完成,我们的成本控制措施能达到最佳效果。
工业显示屏业务
于回顾期间,工业显示屏业务录得收益564,0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录得的收益496,000,000港元增加约14%。该业务占本集团整体收益约11%。
期内收益增加主要是由于2023年与2022年同期相比,消费类别的电子产品有较高需求。
我们相信汽车业务将继续成为我们的主要业务。汽车显示屏业务具有充足的潜力,同时,工业显示业务具有可观的盈利能力,仍是我们的关键因素。
汽车显示屏业务
车载显示器件业务是一个百亿级别的市场,并依然持有巨大增长空间。全球车载显示模组市场发展呈稳定上升趋势,尤其是于我们有充足资源的氧化物及低温多晶硅(「LTPS」)等新技术。根据Omdia数据,(i)车载显示模组总出货量、(ii)中大尺寸(8英寸)出货量、及(iii)氧化物及LTPS出货量,未来3年的全球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6.01%、10.31%及18.05%。本集团预计产业扩张会带来更多收益及利润机会,为了把握这些机会,头部车企向着标准化、平台化和供应商集中化等趋势快速演进。车载市场快速地向头部客户集中,头部客户未来整体市占率亦会快速地提升。
除传统显示外,即将到来的汽车显示系统业务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也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智能座舱人机界面(「HMI」)体验的数字化和升级正在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随着电子外后视镜(「CMS」)、裸眼3D显示器和可切换防窥显示屏技术(「POD」)等越来越多先进显示技术的整合,驾驶舱内对更大、更多显示器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Omdia数据,车用显示系统市场呈现稳步上升趋势,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000亿港元。而全球智能座舱及智能出行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5年达近1.6万亿港元。
回顾期间内,本集团保持我们在全球汽车显示屏市场份额,且就交付数量、面积及(特别是)交付尺寸大于8英寸的显示屏而言,仍保持第一。我们已建立强大的客户网络,凭藉有竞争力的技术开发抱负,我们不断获得主要汽车制造商的量产项目。
受惠于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路、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包括(i)新汽车技术如自2023年7月1日起在中国生效的针对CMS产品的新中国国家标准GB15084-2022《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及(ii)《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6B阶段的全面实施将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并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同时,鑑于价格竞争激烈、新产品和新技术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其产品的性价比、产品独特性、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越来越受到海外客户的欢迎。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全球的佈局及影响力不断扩大,如其更高的全球销量,部分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最近扭亏为盈或减少亏损,与全球大型投资者的战略合作愈见增长等。本集团预计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未来将进一步增加其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市场份额。目前,本集团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部份的整体市场份额,在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中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行业的发展为包括我们在内的行业参与者带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
近期的地缘政治衝突、环球经济环境不稳、能源危机、全球通胀及息率上涨,或持续为全球经济及我们产品供求状况带来不确定性,而当车企间的价格竞争持续时,客户可能需要转移若干负担给我们使其于竞争中获得成功。本集团将保持警惕并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可能导致的潜在影响。纵使有以上不确定因素,基于海外市场订单相对稳定,本集团不断与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以及其他全球汽车制造商合作开发海外市场,以增加我们产品的全球销量。
对于欧洲及美洲,本集团藉与客户紧密沟通、保持良好关係并于当地成立销售团队去及时回应客户需要,继续从长期客户和新建立客户赢得新业务。紧密的沟通确保本集团能及时了解并回应客户的需要、技术要求及提供高质素的售后服务。藉此,我们不断从海外主要知名汽车制造商获取订单,而超大尺寸、更精密的产品订单亦有所突破。
对于其他地区,本集团继续与客户紧密合作以争取更多收益。
凭藉稳固的客户关係和产品质量,为了满足汽车制造商通过多屏、大尺寸、高品质显示器和改进的HMI来扩展业务和提升用户体验的需求,如「科研发展」一节所述,我们继续努力开发新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本集团将继续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有效平衡潜在风险,应对市场挑战并保持竞争力,把握令人振奋的市场机遇。
除传统显示模组外,本集团重点发展汽车系统业务及CMS等新兴业务,以把握其机遇。我们相信HMI和其他新兴产品例如平视显示器(「HUD」)、CMS、座椅扶手屏幕、侧门屏幕、后翻转屏幕、副驾驶屏幕等的应用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机遇。
本集团持续与客户合作开发系统产品及CMS产品以满足客户在成本、隐私、网络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注,以提高平均售价及盈利能力。通过不断努力,本集团不断赢得订单,并参与中国领先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系统显示解决方案业务,并积极将该业务拓展至海外市场。
供应链方面,IC芯片供应商逐渐从成本较高的来源转向成本较低的来源以减低整体成本。此外,本集团预计部分上游伙伴将能够享受较低的成本来源,以最终提高我们的盈利能力。本集团将继续通过全球采购采用双重货源,以满足我们及客户的质量及成本需求。
除了上述可能影响我们业务和盈利能力的外部因素外,我们亦对潜在挑战保持警惕。新厂房自2022年开始投产,虽然本集团相信新厂房可让我们把握扩展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商机,但新厂房仍处于初期生产阶段,因此成本较高且未能与收入与之相匹配地增加。在优化运营的过程中,新厂房可能需要额外融资以用于资本支出,并产生额外的财务成本。新厂房正通过逐步(i)增加产量、(ii)提高厂房和设备的利用率以及(iii)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盈利能力。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减少优化过程中的影响。
展望2023年下半年,面对挑战与机遇,集团将继续努力改善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效率、捕捉市场机遇,我们相信随着运营优化的成功、厂房及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理想的市场条件和满足所需产能的需求,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实现较低的边际成本和达至最佳的盈利能力。
工业显示屏业务期内,随着疫情缓和,本集团成功取得新能源交通工具及航空业的订单。本集团将继续向工业仪表、医疗器械、高端家电消费产品、教育相关产品及影视类配件产品等,扩大工业显示业务并改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