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COVID-19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受惠于产品组合之转变、远期货币合约未兑现公平价值溢利之增加、二零二零年第一至第三季人民币汇价疲弱、及中国政府减免由二零二零年二月至十二月企业社会保险费之供款,本集团二零二零年的毛利率较二零一九年录得显着升幅。上述提及之未兑现公平价值之溢利,乃来自将于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二年到期之远期货币合约,购买此远期货币合约为管理人民币升值而影响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二年本集团于中国大陆之生产成本。此未兑现公平价值溢利乃公平价值之非现金会计处理,对本集团二零二零年之现金流或营运并无影响。
精密零部件分类之营业额较去年轻微增加0.1%至约341,800,000港元。如不包括上述之远期货币合约未兑现公平价值之溢利约25,500,000港元(二零一九年:1,800,000港元),此分类业务之经营溢利较二零一九年增加至约54,500,000港元(二零一九年:25,400,000港元),经营溢利改善之主要原因已如上文所述。
电子消费品分类业务已于二零一九年第三季终止营运,有关资料可参考上年度之年报。截至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此分类业务之营业额及经营亏损分别为约4,100,000港元及900,000港元。
本集团二零二零年之整体毛利率较二零一九年上升9.0%至31.0%。由于二零二零年下半年运输及销售成本增加,销售及经销成本增加3.3%至约25,800,000港元,行政及其他费用增加4.5%至约33,500,000港元,主要原因包括二零二零年第四季人民币汇价上升而录得汇兑亏损所致(二零一九年:汇兑收益)。融资成本因融资减少及利率下跌而减少约600,000港元至约500,000港元。
国际货币基金会于二零二一年一月预测二零二一年之全球经济增长为5.5%,较其于二零二零年十月之预测上调0.3个百份点,此乃对全球各国之经济复甦作出的正面回应。但是,原材料短缺及价格上升、人民币汇价上升、及广东省劳工短缺,均对本集团之制造成本及对客人订单的交付承诺造成重大压力。因此,本集团会持续运用远期货币合约来减轻因人民币汇价波动对生产成本构成之影响,以及紧密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而稳定原材料之供应。同时,本集团会逐步扩大生产网络,与更多卫星厂合作,去应付客户增加之订单。本集团财政状况维持稳健,日常营运资金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