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本集团录得综合营业额为2,716,471,000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6.4%;年内溢利125,68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5%;股东应占溢利为117,027,000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6%。
二零二四年,全球经济复甦缓慢,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依然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国际港航产业面临地缘政治和局部战争危机带来的衝击,香港的货柜吞吐量同比进一步下跌。本集团努力克服多重的困难挑战,牢牢把握国家和地区战略发展机遇,以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货运方面,受低迷的运输及物流大环境影响,本集团的部分业务量出现下跌。年内,集装箱运输量实现1,324,000TEU,同比上升0.21%;散货运输量实现860,000吨,同比下跌24.8%;码头装卸业务方面,集装箱装卸量实现1,036,000TEU,同比下跌5.4%;散货装卸量实现9,935,000吨,同比上升10.8%;集装箱拖运量174,000TEU,同比下跌5.4%。
客运方面,通过持续新媒体宣传、浮动票价销售等市场营销推广措施,本集团的跨境水路客运业务的客流量持续回升。受港人北上消费趋势明显增强等因素影响,香港本地渡轮业务客运量录得下跌。年内,客运代理总量为1,697,000人次,同比上升15.0%;码头服务客量为1,162,000人次,同比上升21.9%;本地渡轮客运量为11,372,000人次,同比下跌7.3%。
I.港口航运物流业务
1.货物运输业务
附属公司
年内,香港运输及物流业务持续低迷,港口吞吐量进一步下跌,加上深中通道的开通,本集团的传统货物运输业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珠江中转物流有限公司(「珠江中转」)努力优化传统业务结构,加速业务转型升级,大力拓展新型业务,减轻传统业务量下跌的影响。年内,集装箱运输量为1,324,000TEU,同比上升0.2%;散货运输量为860,000吨,同比下跌24.8%;集装箱陆路拖运量为174,000TEU,同比下跌5.4%。
珠江中转积极增强资源配置能力,统筹旗下境内外货物代理网络资源,加快向综合物流运营商转型。电商业务方面,成功中标某大型电商的东南亚供应链物流项目,为客户提供从国内至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货物仓储、运输和派送等服务。工程物流业务方面,顺利推进香港国际机场北跑道重建工程填料供应项目和第三跑道回填及铺路石料供应项目。新型货物运输业务方面,承接知名新能源汽车及配件从国内至新加坡及泰国的全程运输服务。未来,珠江中转将积极参与香港及澳门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发展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多元化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货源,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货物处理及仓储业务
附属公司
年内,受全球贸易活动复甦缓慢及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的影响,本集团的集装箱装卸量出现下跌,但各附属公司积极寻找新商机,深耕散货装卸市场,散货装卸量升幅明显。年内集装箱装卸量为1,036,000TEU,同比下跌5.4%;年内散货装卸量为9,935,000吨,同比上升10.8%。
肇庆片区持续深化片区一体化改革,挖掘优质客户,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业务,集装箱装卸量保持平稳,散货装卸量大幅增长。年内整体完成集装箱装卸量共计199,000TEU,同比下跌1.0%;整体完成散货装卸量7,896,000吨,同比上升25.7%。康州港打造成为装卸建材类散货的专业化码头,建材类散货装卸业务带动码头的散货装卸量明显上升。肇庆新港与驳船公司、建材公司合作开展工程物流及建材类散货装卸业务,不断拓展货源种类。
佛山片区高明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235,000TEU,同比下跌14.5%;完成散货装卸量44,000吨,同比上升15.8%。受海运价格波动、周边码头竞争进一步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高明港的集装箱装卸量明显下跌。面对严峻挑战,高明港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高明港加大与海运公司、货代公司的合作,积极争取周边的机械、家电类客户。积极开拓工程物流新货源,从陆路运输、装卸工艺、关务申报等各个物流环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成功开拓大型桥墩防撞构件及水泥预制件货源。
年内,清远港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11,000TEU,同比下跌9.8%;完成散货装卸量405,000吨,同比下跌14.4%。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粤北地区遭受极端天气影响,北江航道多次实施封航管制,清远港的部分货源被分流至其他码头,导致集装箱装卸量和散货装卸量均明显下跌。清远港凭藉优质的服务,降低其他码头竞争的影响,成功留住优质客户;通过加强与海运公司、货代公司的合作,吸引部分陶瓷客户回流,陶瓷出口业务量大增。
珠海片区整体完成集装箱装卸量184,000TEU,同比下跌6.1%;完成散货装卸量101,000吨,同比下跌32.2%。受重点客户产能迁移及周边港口分流出口业务的影响,珠海片区的业务量明显下跌。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斗门港采取多项措施降低成本,效果显著;设立建筑材料临时装卸点,开拓砂石、水泥等大宗散货货源,成功推进工程物流项目。西域港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及提高通关效率,成功应对竞争对手的衝击,电商出口业务发展良好。
中山片区中山黄圃港年内完成集装箱装卸量63,000TEU,同比上升65.8%;完成散货装卸量907,000吨,同比下跌29.8%。中山黄圃港积极做好重点客户的服务工作,提高客户粘性,保障对重点客户的集装箱供应充足,并加强与蛇口、盐田等大港口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推进航线多元化,实现新货源的开拓,带动集装箱装卸量明显上升;由于钢结构及砂石等货源减少,散货装卸量明显下跌,为减缓散货装卸业务下跌的趋势,中山黄圃港积极开拓木薯片、桥樑水泥件、不锈钢接头、组装合成建筑(「MIC」)等新货源。
年内,受香港运输及物流业持续低迷的影响,香港片区的业务量明显下降。香港片区码头全年完成集装箱装卸量243,000TEU,同比下跌7.3%;完成散货装卸量582,000吨,同比下跌20.5%。年内,珠江中转综合利用屯门仓码的新泊位及续租的旧堆场资源,多元化拓展业务,向综合物流运营商转型。
成功开拓钢材及新能源汽车装卸业务;为免税品销售公司提供恒温仓、保税仓、电商仓等仓储服务;为国际知名服装品牌提供仓储、服装分拣、物料管理等综合物流服务;积极拓展空运物流业务,电脑服务器和无人机空运出口业务量实现增长。
于二零二四年十月十五日,珠江内河货运码头有限公司(「珠江内河」,本公司的非全资附属公司)与开平市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开平市工投货运港口有限公司(「开平市工投」)签订增资入股协议,据此,珠江内河以人民币114,600,800元认购开平市工投51%股权。有关股份认购事项已于二零二四年十月完成,紧接完成后,开平市工投已成为珠江内河的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开平市工投数据已由二零二四年十月份开始被合併到本集团的综合财务报表中。
于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六日,珠江内河与广东省南海南食物进出口有限公司(「南海食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据此,珠江内河以人民币1,417,104.18元收购佛山北村珠江货运码头有限公司(「北村码头」,珠江内河持有50%股权的合营公司)50%股权。有关股权转让事项仍未完成,于紧接完成后,北村码头将成为珠江内河的直接全资附属公司。
合营及联营公司
三埠港成功引进饮料、大宗粮食的集装箱装卸业务,减轻了建材类货源下降的衝击;在稳定原有粮食散货客户货量的基础上,持续开拓砂石、化工石、煤炭、石油副产品等多类型散货货源和客户群体,散货装卸量同比增长。鹤山港加大营销力度,深挖现有客户的潜力,大量钢材及卷钢货源转移至鹤山港进行装卸,散货装卸量再度大幅增长。国际局势动荡造成大米价格高企,大米进口量大幅下降,以及当地海关监管收紧,导致北村码头的业务量显著下跌。在努力优化通关环境的同时,北村码头成功开拓周边企业的电器、食品、机械设备等的进出口业务;联合珠江中转通过资源整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成功承接港铁路轨配件、市政打捞船、填海工程钢管和市政管道材料等大宗工程物流业务,积极助力香港民生工程。佛山新港码头有限公司被徵收码头用地及土地上的建筑物等而导致停产,并于年内完成清算及关闭。
II.客运业务
附属公司
本集团的跨境客运业务逐步回暖,业务量较去年显著上升,但与疫情之前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年内,珠江客运有限公司(「珠江客运」)的客运代理总量为1,697,000人次,同比上升15.0%,码头服务客量为1,162,000人次,同比上升21.9%。
市区航线方面,目前共有7条航线正在运营,分别为中山、南沙、深圳机场、顺德、琶洲至中国客运码头的5条航线,以及蛇口、琶洲至港澳码头的2条航线,年内完成客运量1,021,000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机场航线方面,目前中山、蛇口、虎门、琶洲、深圳机场和南沙的6条航线正在运营,年内完成客运量676,000人次,同比上升47.5%。随著大湾区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疫情期间除蛇口至香港国际机场航线外,其他跨境水路客运航线长期停航,改变了大众的出行方式,跨境客运业务的客运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珠江客运持续深化香港机场战略,顺利续约香港国际机场旅客自助行李托运服务项目和海天中转大楼运营项目,还中标海天巴士旅客行李处理项目。珠江客运利用新媒体持续发佈宣传视频并举办多次直播活动,成功开拓船票销售及航线推广渠道。
本地渡轮方面,由于港人北上消费热潮及恶劣天气影响,本集团的本地渡轮客运量为11,372,000人次,同比下跌7.3%。新渡轮服务有限公司(「新渡轮」)与线上旅游平台及长洲的旅游企业展开合作,以吸引更多旅客。新渡轮年内顺利接收7艘新船,其中6艘投入运营,并逐步停用旧船,优化船队结构。新渡轮继续通过码头场地租赁、广告位租赁、渡轮租赁,及乘客增值服务等途径,多元化拓展非票务收入。
水上文旅业务方面,东方之珠游船有限公司(「东方之珠」)持续推进服务优化和业务创新,实现客流量大幅上升。年内,累计客流量116,000人次,同比大幅上升112.8%。东方之珠于二零二四年四月十六日开始主要安排在中环8号码头靠泊经营,并在星光大道西增加售票点,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在三楼甲板增加半自助餐、海上酒吧和乐队表演,极大提高了东方之珠的吸引力;加强商务包船和高端旅游业务的开拓,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市场反应良好。
合营及联营公司
年内,得益于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空交通量进一步复甦,香港国际机场码头服务有限公司管理之海天码头的码头服务客量为676,000人次,同比上升47.5%。中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的市区航线受深中通道开通的影响,客运量为567,000人次,同比下跌5.4%;机场航线客运量为93,000人次,同比上升59.0%。佛山市顺德区顺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通过在部分节假日增加航班,应对客流高峰,客运量明显上升,市区航线客运量为147,000人次,同比上升33.3%。
年内,本集团之联营公司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有限公司所合营的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业务量大幅上升,全年实现客运量19,576,000人次,同比上升13.9%。
III.燃料供应业务
燃料供应业务方面,新港石油有限公司(「新港石油」)持续开拓业务渠道和业务种类,加上跨境水路客运航线全面恢复营运,柴油销售量大幅增长。年内新港石油完成柴油销售量93,000吨,同比上升16.0%。新港石油一方面成功向供应商争取更优惠的柴油价格,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大幅提升对本集团外部客户的柴油销售量;另一方面,持续为香港特区政府的部分船舶提供水上加油服务,服务水平得到香港特区政府的高度肯定。
IV.企业及其他业务
企业及其他业务方面,主营业务为物业设施维修保养的珠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珠澳工程」)年内主力做好金沙集团管道工程项目运营及安全管理工作,持续保持盈利。珠澳工程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在夯实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澳门各政府机构和企业的投标项目,积极开拓长期稳定的新项目,著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做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
于二零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本公司分别与广州富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富诚科技」)及广州辉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辉腾科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据此,本公司分别以人民币950,000元(总额为人民币1,900,000元)收购广东数字港航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港航」,本公司持有70%股权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各15%股权(总共为30%股权)。有关股权转让事项已于二零二四年七月完成,紧接完成后,数字港航已成为本公司的直接全资附属公司。
本集团持有的其他附属、合营及联营公司,年内业务发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