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运营业务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来自风电场运营业务的收益约为人民币319,451,000元(二零二三年:约人民币342,744,000元),较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减少约7%。
红松风电场项目
红松第九期项目橼汇项目已于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完成建设,河北红松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红松」)现时拥有398.4兆瓦(「兆瓦」)装机容量,而其风电场于二零二四年营运状态稳定,主要贡献本集团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收益。
包头银风风电场项目
本公司之附属公司包头市银风汇利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包头银风」)于内蒙古包头市拥有一个风电场,第一期项目为49.8兆瓦。于二零一五年十月,包头银风就其第一期项目接获包头市政府相关项目批文。包头银风第一期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预期将为本集团风电场运营的未来收益有所贡献。
察北管理区储能电站(300兆瓦╱1.2吉瓦时(「吉瓦时」))—电网侧独立储能项
目的开发及运营
由本公司附属公司河北瑞风云联数字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瑞风云联数字新能源」)投资及建设的容量为300兆瓦╱1.2吉瓦时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该项目于二零二四年九月开始建设,于二零二四年十二月达到併网条件,并于二零二五年一月二十二日成功实现全容量併网,主要收益模式为电力市场交易及容量租赁。于该项目併网后,其可汇聚当地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并将其输送到负荷中心消纳,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有效缓解坝上地区及冀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受限的问题。
经营环境
二零二四年,全球经济在复杂多变的格局中持续演进。中国经济凭藉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结构调整的挑战,中国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稳中有进,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宏观经济基础。二零二四年,中国电力行业中的新能源领域与风电行业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新能源整体范畴来看,装机容量与发电量方面成绩斐然。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73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电力新增装机容量的86%。聚焦风电行业,同样增长显著。二零二四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其中陆上风电7,579万千瓦,海上风电404万千瓦。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全国风电累计併网容量达到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发电量上,二零二四年全国风电发电量为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5.9%。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风电及清洁能源的应用和推广,为本集团风电场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政府对风电行业的持续支持,不仅为本集团的发展创造了独有政策优势,也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预期风电行业将迎来新发展时期,本集团将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
二零二四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密集出台政策,从产业规划、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维度发力,为新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援。这些政策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加速了技术成果转化,拓展了市场空间,增强了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包括本集团在内新能源企业开闢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全方位推进资源节约与迴圈利用,持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然成为中国政府的关键战略方向。当前,中国政府正加速在戈壁及荒漠地区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这为风电行业的后续发展开闢了广阔空间。预计未来,随著政策持续落地,这些项目将成为推动风电行业飞跃式发展的关键引擎,为专注新能源的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储能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储能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与波动性问题,对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储能产业前景广阔。随著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储能效率将大幅提升。我们计划深度挖掘察北管理区储能电站的潜力,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运营,提升电站的充放电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发展其成为行业内的标杆项目。同时,我们将以察北管理区储能电站为基础,积极拓展储能业务版图。一方面,我们将加大在储能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探索新型储能技术,如固态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提升本集团在储能领域的技术竞争力。另一方面,本集团将积极参与更多储能项目的建设,涵盖电源侧储能,助力风电场、光伏电站实现更稳定的电力输出;拓展用户侧储能,为工商业用户提供能源优化解决方案,降低用电成本,通过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致力构建更加智能、稳定、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中国九部门联合发佈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设定了开发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在「十四五」规划的有力指引下,中国风光发电稳健发展,海上风电、分散式与户用光伏成为行业亮点。风电、光伏新增併网装机容量分别达7,590万千瓦、21,700万千瓦,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首位。在「双碳」目标驱动下,风光发电已全面迈入平价上网时代,经济效益日益凸显。随著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风光发电有望在能源市场中占据更为显著的份额,本集团将紧紧把握这一趋势,积极投身于相关项目的开发与运营。
在强化现有华北地区风电场运维业务的同时,本集团将逐步向周边地区拓展运维业务覆盖范围,深化与其他行业板块的互动。我们将凭藉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运维服务水准与品质,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此外,本集团将积极探索与电力、交通、建筑等其他行业的合作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例如,在交通领域,探索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利用风电场产生的绿电为电动汽车充电;在建筑领域,参与绿色建筑项目,为其提供清洁电力解决方案。
本集团将持续寻觅合作开发或收购契机,积极拓展风电以外的其他新型清洁能源领域业务。我们将与行业内外的优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係,携手共同开发光伏、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构建多元化、互补性的能源结构。藉助合作,实现资源、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共用,达成互利共赢,助力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本集团在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地位。通过业务与资源整合,积极探寻不同业务间的协同机遇,扩大并强化业务收入与盈利,全力将本集团打造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及综合运营服务提供商,为长远发展奠定更为稳固、广阔的基础。
我们深知,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信任。因此,本集团将始终坚守诚信、创新、协作的经营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我们将与股东、投资者及所有合作伙伴携手并肩,共同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