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香港今年第二季私人消费开支下跌及访港旅客人数持续放缓,但因货品出口增加、政府开支恢复增长及本地投资强劲带动,抵销了私人消费疲弱及服务输出增长缓慢的影响,香港季度经济按年增长3.3%,高于上一季度2.8%的增长,失业率维持于3%。6月香港通胀率按年上升1.5%,较5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内地经济于第二季度按年增长4.7%,低于第一季度5.3%的增长率,主要由于第三产业贡献较低。6月数据进一步放缓,反映经济增速仍不稳定。本地需求方面,消费市场再度走弱,6月房地产投资收缩稳定,住宅销售降幅略为收窄,惟新房价格持续下跌,显示最近楼市利好措施未能明显刺激楼市。
由于2024年上半年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客户借贷与投资情绪仍然谨慎,贷款需求及信贷质素方面持续面临挑战,银行业受到影响。本集团业务策略贯彻一致及保持审慎,持续专注于提高营运效益及审慎风险管理。
本集团进一步拓展大湾区跨境互联互通,透过理财通开拓新市场及扩大潜在客户群。本集团很高兴重新推出跨境理财通试点计划,透过更多内地伙伴银行加强北向通业务,以紧贴市场发展步伐。此外,利率高企对本集团银行业务整体有利,有助于期内的净利息收入。
于2024年上半年,大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大新银行集团」)及大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大新金融」)均受惠于较高的资产收益率,惟资金成本及减值支出的增加对整体表现造成部分影响。大新银行集团股东应占溢利上升26%至14亿港元,其中来自重庆银行的正面溢利贡献为4亿3千万港元,且于重庆银行的投资减值亦大幅下降。连同保险业务,大新金融股东应占溢利增长21%。
大新银行集团的净利息收入上升12%,受惠于净息差上升以及2024年上半年平均贷款结余较去年同期温和增长。净息差由2023年上半年的1.93%上升至2.09%,乃受惠于整体较高的收益资产及审慎管理资金成本。非利息收入上升77%,主要由于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及净交易收入增长。
儘管本集团于2024年上半年继续严谨控制支出,为应付银行保险销售增加而加聘人手,故大新银行集团之营运支出轻微增加4%。然而,期内的信贷减值亏损显着增加,反映信贷成本较去年同期上升,但较去年下半年有所改善,乃由于与前六个月相比中国内地房地产风险敞口所作的额外拨备减少,却就香港房地产风险敞口及无抵押贷款的拨备有所增加。
于2024年上半年,个人银行业务表现强劲。减值前营运溢利及减值后营运溢利均按年上升78%,主要由于财富管理业务贡献增加,尤其是本集团与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自去年7月成功开展的银行保险伙伴所产生的费用收入所致。另一方面,由于整体信贷成本上升,企业银行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减值后营运溢利减少59%。
即使投资气氛较弱,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的减值后营运溢利录得51%增长,为本集团取得更高息差,期内外汇及与财资产品/解决方案相关的其他收入贡献较大。面对艰难的营商环境,本集团继续保持稳健的流动资金状况及良好的现金流。本集团的澳门附属银行表现低迷,主要由于当地经济疲弱及信贷减值亏损增加,而本集团的中国内地附属银行的业务则继续取得利润。
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本集团一般保险业务的保险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整体而言,本集团香港及澳门保险及投资营运均录得较高盈利,当中承保及投资均带来正面贡献。透过高效成本管理、审慎风险选择及适当定价,一般保险业务的综合比率较去年同期改善5.4个百分点至92.4%。一般保险业务在本集团的数码及自动化策略下取得进展,节省成本和提升客户体验的目标逐步提升。与此同时,本集团保险附属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比率维持高水平,反映有充裕能力支持增加业务、保障保单持有人和应对投资市场波动。
按大新银行集团2024年上半年之综合溢利,年率化后资产回报率为1.1%及年率化后股东资金回报率为8.5%。
本集团的资本及流动资金状况维持稳健。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银行业务之综合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及整体综合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6.7%及20.8%,而流动性维持比率为64.7%。贷款对存款比率为66.5%,去年底则为68.2%。
美国联储局预料将在下半年减息,对外部需求及企业投资或会有所帮助,香港本地利率亦会下调。除香港潜在减息或会刺激本地需求外,本集团主要市场表现亦取决于内地稳定经济措施的成效、中国与全球各地(尤其是美国)的贸易关係,以及未来数月全球经济势头整体改善程度等因素。
短期内,由于访港旅客消费模式改变,加上更多港人北上消费,香港服务业赤字的趋势不大可能逆转。儘管本地消费情绪可能持续疲弱,本集团预期香港在暑假期间举办的各项展览及活动,可为第三季度的整体零售业提供部份支持。
贷款利率保持平稳,但贷款需求仍然疲弱。企业投资疲弱亦导致融资需求下降。儘管如此,未来数月减息的可能性或会引致经济逐渐反弹及改善信贷状况。倘本集团核心市场逐步改善,下半年本集团部分业务或有增长机会,但预计2024年余下时间的信贷成本仍将居高不下。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本集团将继续谨慎管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