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本集团根据战略转型需要,对业务分部进行了进一步整合,新增了产业投资业务分部,以凸显产业投资对公司的战略价值。
(a)产业投资
本集团上半年的工作重心在产业投资业务。紧紧围绕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聚焦绿色能源及新科技主线,以紥实的行业研究为基础,充分发挥控股股东的产业集群优势,深度挖掘与控股股东具有协同效应的新能源、新基建、数字产业等战略新兴行业的投资机会,通过以少数股权投资与控股型投资相结合、一二级市场投资相结合、轻重资产投资相结合的投资策略,持续加大产业投资在公司资产配置中的比重。截至2022年6月末,产业投资业务总体规模已超过50亿港元。报告期内,本集团完成山高新能源(原北控清洁能源,股票代码1250.HK)重大并购事项,持股43.45%成为其控股股东。于本公告日期,山高新能源为本集团产业投资组合中最大的标的。
通过控股山高新能源,本集团还间接成为北清环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清环能」,股票代码000803.SZ)的最大单一股东。北清环能为国内唯一的以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业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聚焦「环保能源」领域,是国内有机固废投资运营领域领先企业。
此外,本集团参与投资的物联网独角兽企业能链集团、边缘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的全球领导者地平线等优质项目,在上半年均取得较快增长。2022年6月,能链集团旗下附属公司能链智电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份代号:NAAS.US),成为中国首家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充电服务企业。报告期内,本集团旗下全资附属公司山高资本亦凭藉不俗的投资业绩,从1,000多家候选机构中脱颖而出,荣登「投中2021年度中国新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榜单。目前,产业投资事业部的项目储备池标的涵盖物流、新型消费、人工智能、半导体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众多行业。
报告期内,本集团新增的的产业投资业务分部录得盈利约1,946,652,000港元。
(b)标准化投资业务
本集团通过自有资金进行权益类及固定收益类标准投资业务。受地缘政治衝突、疫情持续、全球供应链调整以及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进入加息周期等因素影响,全球权益类资产普遍下跌。集团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宏观经济中结构性、政策性、周期性以及突发性事件进行了研判,重点佈局A股和港股市场,持仓保持低位,并根据市场变化捕捉临时性机会,整体表现跑赢指数。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面对国内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危机仍未有效化解、债券市场波动加剧等不利因素,投资团队通过分散投资和降低久期的投资策略,在市场较为波动的情况下,组合收益相对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受前述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剧烈动盪的影响,本集团的标准化投资业务录得亏损约234,969,000港元,而去年同期录得盈利约188,171,000港元。
(c)非标准投资业务
本集团的非标准投资业务主要为直接投资业务,包括投资债务工具、非上市债券、票据、非上市股本投资及投资基金等。报告期内,本集团以防控风险为第一要务,一方面严格控制投资节奏,更加审慎选择投资标的,大幅减少非标准投资业务,仅适当参与了具有较强资信背景的过桥类等低风险的结构化融资项目;另一方面,抢抓风险化解的时间窗口,通过催收、清收、增加抵质押物等风险缓释措施,有效压降存量风险敞口。报告期内,非标准投资业务录得亏损约788,189,000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约91,559,000港元。有关变动乃主要由于受资本市场波动衝击,本集团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同时本集团主动降低非标投资业务规模所致。
(d)牌照金融服务
本集团于中国内地及香港开展牌照金融服务业务,目前持有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所发出的1、4、5、6及9号牌照和香港放债人牌照,以及持有境内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管理人等牌照。本集团的服务对象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及全球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为客户提供与中国内地及香港跨境投融资需求相关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报告期内,牌照金融服务分部录得亏损约633,792,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22,067,000港元。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注销了亚租所资产交易平台相关牌照的账面值。有关详情,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2022年7月24日的公告。
本集团认为新冠病毒疫情在报告期内并无对本集团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本集团将密切留意新冠病毒疫情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就其对本集团的财务状况及业务营运进行动态评估及适时调整。
展望下半年,在流动性相对宽裕的背景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市场预期和信心持续恢复,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逐季回升,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模式转变的进程将继续推进。目前市场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衝突走向。集团将继续按照「做大做强产业资产端,持续做优债权资产端,发力夹层资产端,择机佈局权益资产端」总体策略,严控投资风险,引领各业务板块投资团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专业优势,把握周期机会,逢低佈局优质资产。另一方面,集团将围绕重点行业深耕细做,遴选中长期战略收併购投资标的,以进一步做优自身投资控股平台,实现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各业务发展策略方面:
(a)产业投资
产业投资事业部将在产业投研、投资和投管三方面聚焦打造本集团产业投资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建设专家型的产业投资团队,夯实本集团产业投资业务的根基,以对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的深刻认知为依据,深度挖掘新能源、新基建、新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以一二级市场相结合、轻重资产合理配置及多元化股债投资方式相结合的稳健投资策略以及完善的风险管控方案,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稳扎稳打发展本集团的产业投资业务。
同时业务团队将加速提升「投资+投管」动能:针对已投标的,将根据企业发展周期及行业周期,从产业资源、公司治理、财务管理、内控合规、人才梯队等方面进行「赋能式投后管理」;持续发掘优质资产,重点关注新兴行业和处于良好发展周期的行业,加大产业投资标的储备力度,特别是,深挖新能源发电产业链,寻找具备投资潜力的细分领域投资标的。
(b)标准化投资业务
预计下半年海外通胀和加息仍将主导市场,同时地缘局势演变亦会为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标准化固定收益方面,集团继续采取防御策略,通过精选投资主体、缩短投资久期、严格控制回撤,以差异化策略挖掘交易性机会。标准化权益投资方面,团队将从估值、景气与盈利、宏观流动性以及资金四大维度,挖掘重点行业投资机会:一是,以新能源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景气度、中国具有竞争力的成长行业;二是,中长期确定性较强的大消费行业,重点关注食品饮料、农业以及消费升级等相关行业;三是,以半导体产业链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具有高技术壁垒的创新科技行业。
(c)非标准投资业务
本集团将延续审慎的投资策略,围绕「抓牢底层优质抵质押资产」及「重点挖掘特殊机会」两条主线开展投资,并做好存量投资项目的跟踪,继续压降组合内信用敞口。集团将发挥香港、内地及新加坡团队各自地域优势及专业能力,密切关注新能源、新消费、高科技等行业的融资需求,围绕产业资本转型方向,挑选优质的龙头企业提供资本支援,并不断优化业务模式。
(d)牌照金融服务
本集团将继续利用香港和境内牌照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投研先导与科技赋能推动业务转型,做优做强证券经纪、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等业务,围绕集团向产业投资集团转型,构筑自身特色,提升综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