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疫情于多个省市爆发,蔓延全国。集团生产基地之一的吉林省通化市被反覆波及。由于实行多次大规模全城封闭措施,生产基地停产数月,产量大幅下滑。同时由于物流运输受限,销售一度陷入停滞。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商品零售增长0.5%,餐饮收入下降6.3%。疫情多发频发对消费市场恢复扰动影响较大。在疫情衝击之下,面对市场消费意愿疲弱,销售额滑坡的严峻挑战,集团承压前行,集团于回顾年度多方位布局经营战略,对外积极谋求战略合作,对内研究产品开发,并加大营销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
集团继2021年度与集药方舟(广东)科技有限公司(「集药方舟」)签订策略合作协议后,于回顾年度内携手集药方舟成立方舟时代健康产业控股(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方舟时代」)。该子公司由集团持股51%,集药方舟持股49%。集团与集药方舟共同合力开发的滋补养生特供酒-「方舟一号」及「方舟二号」两款新产品将进行量产,传播「乐活人生,滋补养生」的健康饮酒新理念。
于回顾年度内,集团提前佈局为市场回暖做准备,加大广告营销的投入,于多个省台投放电视广告,以提高品牌曝光率,加深消费者对集团产品的印象,巩固市场地位。同时为迎合新世代消费群的消费习惯,集团依然坚持采用綫上营销的推广模式。集团于各线上平台推出宣传视频,透过网上带货等活动,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提升产品和品牌的市场知名度。集团重点布局綫上綫下结合的营销模式,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渗透。
作为「中国葡萄酒行业十大品牌」之一,通天酒业致力于生产高品质葡萄酒,获得市场广泛好评与认可,并多次于国际权威葡萄酒大赛荣获殊荣。2022年集团的「鸭绿江河谷1号红冰葡萄酒」于国际知名葡萄酒大赛–2022PAR帕耳国际有机葡萄酒评奖大赛(秋季)及2022年PIWI 国际抗真菌有机葡萄酒评酒大赛(秋季)中均获得金奖,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有机葡萄酒的实力。于2023年1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精品葡萄酒及烈酒挑战大赛(CIWC),集团的「通天红不老莓山葡萄酒」荣获金奖,「通天甜白葡萄酒(竹)」荣获银奖,「通天晚收红山葡萄酒(菊)」和「通天霜后高级山葡萄酒(兰)」荣获铜奖。
随着新冠疫情消退,防疫管控措施全面放开,集团相信葡萄酒消费市场终将迎来曙光,并已为市场的复甦提前布局。集团坚持多渠道协同营销,透过与多个新进的休闲、社交平台合作,集团已成功构建「綫上+线下」立体化消费场景,以更好的迎合新世代消费群和自饮消费的需求。透过于电视及其他媒体的广告投放,集团产品和品牌认受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亦令到更多不同领域綫上平台和「带货网红」更愿意寻求与集团建立合作关係。
即将于四月份在成都举办的「春季糖酒会」是业界规模最大的线下展会,向来被视为国内酒水饮料行业的风向标。疫情三年来春季糖酒会历经取消、延期,几经波折后将于2023年如期举办。集团亦将通过「春季糖酒会」以及其他更多线下展会渠道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及挖掘新发展机遇。
深谙产品创新是驱动品牌发展的核心动能之一,集团近年来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不断创新研发新品。受往年疫情催化影响,国民健康意识提升,保健养生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大健康产业风头正劲。面对酒业兴起的健康潮,集团及时把握风口,其开发的养生人参酒于消费市场获得好评,成为其创新发展之路的里程碑。
集团与集药方舟合力开发的「方舟一号」及「方舟二号」两款新产品即将投产,集团亦与知己咖啡连锁店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共同运营城市连锁小酒馆项目,集团将负责向这些实体平台供应旗下多种优质酒类产品。未来,集团将继续探索与其他企业战略合作的机会。
随着2022年末疫情防控「新十条」政策出台,国民出行不再受限,社会消费逐步回暖,葡萄酒市场在沉寂之后有望恢复活力。新政策发佈后,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币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人民币68,638亿元,增长2.9%;餐饮收入人民币8,429亿元,增长9.2%。5葡萄酒行业拐点将至,集团将抓准市场时机,创新经营理念,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打造优质品牌价值,助力产业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