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进展
于报告期内,本集团在国内外运营9所学校,分别为位于中国广东省的广州华商学院(「华商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华商职业学院」)及广东华商技工学校(「华商技工学校」);位于中国四川省的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城市职业学院」)、四川城市技师学院(「城市技师学院」);位于中国香港的大湾区商学院GBA Business School(「GBABS」);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澳洲国际商学院Global Business College of Australia (「GBCA」)、澳大利亚中滙学院Edvantage Institute Australia(「EIA」);位于新加坡市区的新加坡中滙学院Edvantage Institute (Singapore)(「EIS」)。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利好政策不断,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本集团一直紧跟国策,坚持高质量高合规办学,业务运营呈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业绩稳健提升。于报告期内,主要呈现以下业务进展:
学生规模创新高内生增长持续扩容
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及学校品牌的不断提升,集团旗下中国境内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集团已投入使用的新校区为规模增长提供了充足容量。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在校学生人数为85,603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2.2%,再创历史新高。增长来源主要归因于境内各所学校的学生人数均录得增长,其中,城市职业学院和城市技师学院学生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500人或13.3%;而华商学院、华商职业学院以及华商技工学校的总学生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近5,400人或11.0%。在校生人数叠加学费稳步提升,本集团量价齐增的逻辑稳固可靠。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前途无限
于报告期内,国家持续出台了一系列利好职业教育政策,加大对于职业教育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办学,促进职业教育高品质可持续性发展。于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中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在《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支持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在政策不断鼓励的背景下,本集团紧跟国策,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实现了经营业绩连续多年稳健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优秀技术人才
于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回应国家政策,持续聚焦内涵建设,围绕国家在大健康、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本集团与多家该等领域知名企业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在大健康领域,城市职业学院与一间养老机构公司联合组建必顾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学院,引导养老机构依托新兴技术手段,构建「互联网+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模式,推动人工智慧、大数据、5G等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养老服务人才。此外,本集团与一家美容产业综合科技型集团共同推动引产入校、以产带教的产教融合项目,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训、实习、就业环境及条件,培养符合医美职业教育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医美人才。在电子商务领域,本集团携手一家电商公司,成立产业学院,在品牌咨询、品牌策划、IP孵化、直播代运营等方面,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多维度的实践机会,累计超1,000名学生参与电商直播实训。在数字经济领域,华商学院联合手游龙头企业,共同成立游戏动漫工作坊,举办设计比赛活动,聚焦数字文化与创意创新发展,培养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疫情退项目进」国际化办学潜力无限
于报告期内,本集团旗下国内外9所院校『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持续高度共融,引进国外高校优质课程,实现海外优质教学资源高效赋能国内学校。积极开展海外共融课堂、举办学生和教师讲座,引进海外优质课程及开展双学位项目等,近三年参加海外共融项目的师生人数增长迅速。此外,中国学校亦引进海外共融项目证书制度,共建共用国际化融合学科。随着海外疫情限制的解除,本集团将抓住国际学生的增长机遇,继续深入推进境内外学校的合作,为境内外学生及老师提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课程和学习机会。
展望未来,依托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本集团将一如既往紧跟国策,瞄准国家战略,聚焦内涵建设,加大探索「产、学、研」的协同发展。同时,通过与「智慧养老」、「医美」、「电商」、「数字媒体文化」领域的龙头企业共同建立产业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继续为更多学生创造和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机会,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本集团将持续以提高职业教育品质、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