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行业概览
本集团为全球领先的猪肉企业,在多个地域经营业务。二零二四年,我们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业务占本集团收入及经营利润的32.5%及39.2%(二零二三年:分别占33.3%及64.4%)。此外,我们于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及墨西哥共和国(「墨西哥」)(统称「北美」)的业务占本集团收入及经营利润的53.0%及49.4%(二零二三年:分别占54.0%及22.4%)。本集团其余14.5%收入及11.4%经营利润(二零二三年:分别占12.7%及13.2%)则来自我们于欧洲的业务。上述区域的猪肉行业既各有鲜明的特点,亦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关联。其中中国、美国及欧洲的市场行情对本集团的业绩最为重要。
中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及消费市场,占二零二四╱二零二五年度全球猪肉产量的49%。中国的猪肉供应主要取决于可动用的农业资源、政府政策、监管环境、动物疫情及生产技术。由于猪肉在中式饮食中不可或缺,需求一直保持稳定及旺盛。而中国持续经历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预期市场对优质猪肉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季节性及周期性因素亦在带动行业的短期趋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二零二四年的生猪总出栏量为7.03亿头,较二零二三年的7.27亿头下跌3.3%。猪肉总产量为5,710万公吨,与去年5,790万公吨相比减少1.5%。由于生猪供应下降,二零二四年的生猪价格较高。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部」)发佈的数据,二零二四年的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公斤」)17.04人民币(「人民币」)(约2.36美元(「美元」)),较二零二三年上升10.6%。儘管如此,本地生猪供应仍然充足。受境内外价格的影响,中国海关总署公佈的二零二四年猪肉及猪杂碎进口总量为228万公吨,较二零二三年下跌15.7%。年内主要的进口地区按进口量计算依次为欧洲联盟(「欧盟」)、美国及巴西。
美国
美国是仅次于中国和欧盟的第三大猪肉生产地,占二零二四╱二零二五年度全球产量的11%。美国的猪肉行业相对成熟与集中。由于美国亦是重要的猪肉出口国,美国的生猪价格及猪肉价值一直受本地及出口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情况所带动。
参考美国农业部(「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的整体动物蛋白产量于二零二四年略为增加0.7%,其中猪肉、牛肉及鸡肉分别上升1.8%、0.1%及1.3%。猪肉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母猪生产能力提升,以及生猪健康状况改善。至于需求方面,本地及出口需求均相对强劲。据美国农业部公佈,美国猪肉及副产品出口量于二零二四年同比上升4.0%。儘管对中国的出口持续下跌,美国对其他主要出口目的地如墨西哥及南韩均录得出口量的增长。由于需求强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芝商所」)所发佈的二零二四年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42美元,较二零二三年上升4.5%。美国农业部报告的平均猪肉价值亦按年上升6.5%至二零二四年的每公斤2.11美元。
欧洲
集体考虑其所有成员,欧盟是全球第二大猪肉生产地,占二零二四╱二零二五年度全球产量的18%,其中主要的生产国包括德国、西班牙、波兰、法国、丹麦及荷兰。整个欧盟亦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及猪肉产品出口地区,故其猪肉价格对出口形势高度敏感。
根据欧洲联盟委员会(「欧盟委员会」)披露的数据,欧盟成员于二零二四年的猪肉总产量较二零二三年上升0.8%。该轻微上升显示自二零二二年起持续紧缩的生猪供应重新平衡。供应稳定但贸易前景不明朗导致生猪价格受压,欧盟的平均白条价格于二零二四年下跌7.9%至每公斤2.11欧元(约2.28美元),折算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约1.59欧元或1.72美元。虽然价格下降有助提高出口竞争力,但欧盟二零二四年的总出口量仍较二零二三年轻微下跌0.3%,其中付运至中国的数量更减少3.9%。
II. 经营业绩
于二零二四年,本集团的收入下跌1.1%至259.41亿美元,此乃由于肉制品及猪肉销量下跌,但部份跌幅被销价提升所抵销。经营利润大幅增加63.4%至24.04亿美元,此乃由于我们的猪肉业务由亏转盈,以及我们的肉制品业务继续增长。
在所有经营分部中,肉制品一直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于二零二四年,肉制品占本集团92.9%之经营利润,以及本集团52.6%之收入(二零二三年:占139.4%之经营利润及51.5%之收入)。我们的猪肉分部占本集团14.8%之经营利润,以及本集团39.9%之收入(二零二三年:对经营利润作出负贡献,并占41.2%之收入)。
肉制品
于二零二四年,我们肉制品的销量下跌3.0%至310.0万公吨。在中国,销量下跌6.1%。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北美的销量于二零二四年下跌2.6%,此乃由于价格高企导致消费者受掣肘。在欧洲,由于收购Arga(l 定义见下文),我们的销量增加8.0%。
肉制品于二零二四年的收入增加1.0%至136.55亿美元。中国的收入减少7.8%,主要是因为销量下降,以及货币换算不利。在北美,收入增加0.5%,此乃由于平均销价的上升抵销了销量的下降。在欧洲,年内收入上升24.7%,此乃由于我们受惠于销量增加及平均销价提升。
二零二四年的肉制品经营利润为22.34亿美元,较二零二三年增加9.0%。在中国,经营利润增加5.1%,此乃由于原材料成本下跌的利好超过销量下跌及本地货币贬值的负面影响。在北美,由于我们确认若干与新冠疫情有关的保留员工税收抵免(「保留员工抵免」),同时持续改善经营效率及节约成本,我们的经营利润增加9.5%。在欧洲,我们的经营利润上升37.4%,主要原因是我们恪守产品定价纪律,改善产品组合及完成收购Argal所致。
猪肉
二零二四年生猪屠宰总量为4,535.3万头,较二零二三年下跌7.8%。在中国,生猪屠宰量下跌19.4%,此乃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及消费需求疲软。我们于北美的屠宰量下跌4.0%,此乃由于我们于二零二三年逐步关闭加利福尼亚州的屠宰设施并于二零二四年优化屠宰值班计划。在欧洲,二零二四年生猪屠宰量保持稳定。我们会及时根据市场机会调整屠宰规模。
于二零二四年,猪肉的外部销量为376.5万公吨,较二零二三年减少4.9%,此乃主要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屠宰量下降。二零二四年的猪肉收入按年减少4.3%至103.43亿美元。在中国,收入保持稳定是因为平均销价的上升与销量的下降相互抵销所致。在北美,收入减少7.8%,此乃由于美国的猪肉和粮食销量下降所致。在欧洲,由于销量的增加抵销了平均销价的下跌,收入大致持平。
于二零二四年,我们录得经营利润3.56亿美元(二零二三年:经营亏损4.80亿美元)。
转亏为盈主要归因于北美业绩的改善,此乃由于我们受惠于猪肉产品价值上升,生猪饲料成本下降,养殖和屠宰的经营效率提高,销售物流成本控制见效,以及确认若干保留员工抵免。北美于二零二四年的猪肉经营利润为1.70亿美元(二零二三年:经营亏损6.24亿美元)。在中国,经营利润增加1.9%至5,500万美元,此乃由于二零二四年生猪养殖行情改善、经营效率提高,但屠宰业务仍面对行业竞争加剧,猪价偏高以及消费不振的挑战。欧洲于二零二四年的经营利润为1.31亿美元,较二零二三年增长45.6%。增长的原因是饲料和生猪成本下降,以及经营效率改善。
其他
除肉制品及猪肉外,本集团亦从事若干配套业务,包括生产及销售家禽产品、医药材料、包装材料及调味品;提供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以及经营一家财务公司及食品零售连锁店。
具体而言,我们的家禽业务于二零二四年在欧洲及中国合共屠宰了大约3.48亿羽肉鸡、鹅与火鸡,较二零二三年增加10.9%。我们家禽业务的增长是我们蛋白多样化战略的重要部分。至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业务,我们目前于中国15个省份拥有20个物流园区,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除了将我们的肉制品和猪肉及时安全地付运予客户外,该等设施亦向第三方客户提供服务。
于二零二四年,我们其他业务产生的收入为19.43亿美元,较二零二三年增加2.1%,此乃由于禽肉销量上升。其他业务经营亏损增加,主要是与业绩相关的薪酬费用增加。
III. 生产能力
本集团拥有遍及全球的多项生产设施及先进设备。于二零二四年末,我们在中国、北美及欧洲肉制品的年产能分别约为208万公吨、160万公吨及37万公吨,该等产能的利用率分别为67.6%、87.0%及117.1%。生猪屠宰在中国、北美及欧洲的年产能分别约为2,521万头、3,068万头及490万头,该等产能于二零二四年的利用率分别为40.8%、94.4%及115.3%。
于二零二四年,公司利润大幅增长。其中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是我们美国的猪肉业绩大幅改善。此乃由于市场行情较二零二三年有利,加上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我们生猪养殖的运营。未来我们将不断改善猪肉业务的经营,扩大肉类销售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做出贡献。
肉制品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在二零二四年取得了历史最好的经营业绩。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调结构、调价格、控成本」的「两调一控」战略,不断扩大市场网路,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优势,维持肉制品业务的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和宏观形势变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消费、市场和供应链等产生显著影响,我们将适应外部变化,不断优化产业链,稳步推进多元化,进一步完善全球产业佈局,防范风险,提质增效,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力争二零二五年能延续良好的经营势头,为集团未来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