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团继续专注模架及相关产品之制造及销售业务。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收入 1,601,433,000港元(二零二一年:2,273,399,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5,814,000港元(二零二一年:227,841,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每股基本盈利2.50港仙(二零二一年:36.07港仙)。
回顾期内,因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于中国部份地区反覆爆发,在严密的疫情防控措施及不利的全球经济因素影响下,市场总订单量大幅减少。二零二二年下半年的整体市场状况较上半年更为恶劣。加上原材料成本增加而营运成本则相对固定,均导致集团毛利及纯利大幅减少。因而集团录得之纯利相对于二零二一年有显着倒退。就此,集团已按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于二零二三年一月六日向股东及有意投资者发出盈利警告。
中国受到新型变种病毒影响,COVID-19疫情去年在多个地区再度爆发,疫情管控措施再度收紧,严重影响经济活动及市民消费信心。除居家生活必需品及医疗防疫用品增幅稳定外,中国消费零售产品需求整体放缓。由于房地产市场表现疲弱,消费品如家用电器、傢俱产品等需求大幅回落。加上受制于疫情防控及封控措施,人流、跨省跨区物流运输和供应链流通严重受阻,商贸及生产活动因而严重受挫。而随着欧美国家及大部份东南亚地区逐步放宽疫情管控限制以推动生产及市场复甦,中国出口到海外的替补优势因而下降,中国出口业务持续备受压力。面对中国整体市场收缩,集团客户总订单量大幅下跌,以致集团收入相应减少。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形势仍然紧张,俄乌战争尚未结束,全球经济及金融体系风险仍处高位。全球的消费模式因而转趋保守,一些潜在新项目一再推延,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直接减少集团来自外国及中国客户的出口订单。加上国际航运运作尚未完全恢复畅顺导致运费成本高企;全球产业供应链尚待修复,全球货物仍然供不应求,因而原料价格上升及全球通胀压力加剧。外围种种不利的经济因素进一步拖慢了全球经济复甦的步伐,集团业绩表现无可避免地受到牵累。
至于模具钢材原料价格备受市场及通胀压力,短期波幅很大。回顾期内,因模具钢材原料库存前期入货价格高而流转慢,以致原材料及营运成本有显着增加。集团虽然严格控制营运支出,由于未能调整产品价格,所以抵销不了成本上升幅度。因此,产品的毛利相对减少。
随着国际间航线及港口陆续开放,中国内地及香港在二零二三年二月初亦已经恢复全面通关,物流配送将趋向稳定,全球供应链压力将有所减轻,集团期待全球经济及市场活动能有序恢复正常。然而,欧洲局势仍不稳,俄乌战事仍然胶着;加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不确定性等,全球经济复甦将面临很大变数,市场前景仍充满隐忧。但集团会审慎面对不明朗的经济环境持续带来的挑战。
集团预计全球经济难以短期内得以复甦。欧洲受到地缘衝突及能源短缺的困扰,而中美贸易磨擦日增,叠加高通胀持续及加息等不利因素,各国对于新投资项目仍保持审慎观望态度,海外市场整体需求持续疲弱,中国出口业务会继续受压。
集团预期随着疫情受控及减退,中国居民消费意慾将逐步增加,中国内销市场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但增幅仍然有待观察。在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难以短期内回复兴旺,家用电器及傢俱产品需求持续减少。医疗产品需求亦会因应疫情减退而回落;而新科技电子消费产品的需求则会转好。由于环保意识普遍提高,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消费,期待能推动汽车模具进一步发展。集团会紧贴市场趋势拓展更多业务商机及加强市场竞争力,在充满挑战的营商环境下,为集团取得稳定收益。
至于原材料及模具钢材价格会因应通胀压力而持续波动。集团除管控营运成本外,并会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及完善自动化生产流程,以增强其生产效益以降低成本上升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压力。
展望未来,虽然新冠疫情已受控,但二零二三年的营商环境仍然难以预测及充满挑战。集团会抱持审慎严谨态度应对市场变化,同时致力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发展。
董事局在此感谢全体员工过往一年为集团作出的辛劳和贡献;并对股东和各业务伙伴一直的鼎力支持,致以衷心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