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业务
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628万TEU,同比减少0.3%。其中,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港口项目合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39万TEU,同比下降1.0%,主要由于期内疫情反覆造成持续性影响。海外地区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89万TEU,同比增长1.5%,主要受益于Terminal Link SAS(「Terminal Link」以及本集团主控的海外码头包括在斯里兰的Colombo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 Limited(「CICT」和巴西的TCP Participaes S.A.(「TCP」的吞吐量增长。港口散杂货业务吞吐量达2.69亿吨,同比下降5.3%,其中中国内地港口项目共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66亿吨,同比下降5.2%,主要由于各地疫情形势不稳定带来的影响。
本集团集装箱码头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总吞吐量表现如下:
珠三角地区
本集团深圳西部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98万TEU,同比增长3.4%,主要受益于期内发生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航线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散杂货业务完成吞吐量399万吨,同比减少2.5%。广东颐德港口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万TEU,同比下降5.4%;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92万吨,同比增长12.4%,主要受益于钢材需求增加和新客户等带动业务量。期内,受到疫情影响,码头业务量波动性较大,珠江内河货运码头有限公司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万TEU,同比下降22.7%;受益于业务结构调整,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83万吨,同比增长29.4%。在香港的招商局货柜服务有限公司及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0万TEU,同比减少11.2%,主要因本地疫情严峻而导致港口防疫管控趋严。
长三角地区
受2022年4月及5月疫情影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55万TEU,同比下降1.7%;完成散杂货吞吐量3,011万吨,同比下降32.5%。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3万TEU,同比增长1.8%。
环渤海地区
辽宁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69万TEU,同比增长0.9%;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2,762万吨,同比减少1.6%。受益于外贸及内支线量的增加,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43万TEU,同比增长5.9%;青岛前湾西港联合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散杂货吞吐量863万吨,同比下降5.8%。由于铁矿石市场业务增长,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有限公司完成散杂货吞吐量3,866万吨,同比增长14.6%。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2万TEU,同比减少3.3%。
中国内地东南地区
由于疫情影响内贸航线,汕头招商局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4万TEU,同比下降19.4%;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51万吨,同比下降6.6%。由于进一步挖掘腹地重箱资源带来业务量增长,厦门湾经济区的漳州招商局码头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万TEU,同比上升14.3%;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39万吨,同比增长1.9%。漳州招商局厦门湾港务有限公司完成散杂货吞吐量322万吨,同比增长34.8%,主要受益于腹地内砂石加工企业新增产能,砂石货源量供应稳定。
中国内地西南地区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9万TEU,同比上升1.9%;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312万吨,同比下降8.3%,主要受煤炭内外贸价格倒挂、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
台湾地区
台湾高雄的高明货柜码头股份有限公司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0万TEU,同比增长15.4%,主要因台湾区域港口的箱量分流至该码头作业。
海外地区
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海外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89万TEU,同比增长1.5%。其中,在斯里兰卡的CI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2万TEU,同比增长7.7%,主要受益于中转箱量增加。Hambantota International Port Group (Private) Limited(「HIPG」完成散杂货吞吐量79万吨,同比减少0.1%;滚装码头完成作业量26.6万辆,同比下降5.2%。受益于巴西经济逐渐复苏及新增航线,在巴西的TCP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6万TEU,同比增长4.3%。在多哥的的Lomé Container Terminal S.A.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万TEU,同比减少2.2%,主要受疫情下到港航线区域性影响。在尼日利亚的Tin-Can Island Container Terminal Limited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万TEU,同比下降7.5%,主要因为奈拉贬值影响进口。在吉布提的Portde DjiboutiS.A.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万TEU,同比下降13.7%;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38万吨,同比下降8.4%,主要受其腹地埃塞俄比亚的疫情延续有所影响,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在土耳其的Kumport Liman Hizmetleri ve Lojistik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irketi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万TEU,同比减少0.8%;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万吨,同比下降54.2%,主要因为当地外汇汇率波动对土耳其的建筑业造成一定影响。
Terminal Link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94万TEU,同比上升1.5%。
港口业务战略部署
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把握新形势、贯彻新理念,以「内生增长」和「创新转型」为驱动力,稳步推动高质量世界一流建设,并从母港建设、海外业务、综合开发、创新发展、资本运作、运营管理、市场商务七个方面,取得以下经营成果。
本集团在经营上做出三大亮点。第一,在2022年上半年疫情反覆的情况下,本集团深西母港的集装箱业务实现稳健增长,且科技赋能初见成效,「全球果蔬抵港数字化交易中心」正式启动,依托深圳西部港区的国际枢纽大港地位,为港口果蔬客户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网上交易全流程平台服务,持续打造深西港区为华南最大水果航运门户港。第二,本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坚守底线、科学应对疫情反覆,强调疫情防控保持「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深西母港科学精准应对2022年3月在深圳发生的疫情,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同时,本集团积极协助供港援港,为支持香港抗击疫情,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供港物资运输,全力保障港口集疏运及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深西母港已成为深圳到香港运距最短、时效最快、班期最密、运量最大的港口。第三,本集团积极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围绕「招商芯」、「招商ePort」、自动化技术、智慧口岸、5G应用、区块链、北斗系统、人工智能应用和绿色低碳等9大智慧元素,打造大湾区首个5G绿色低碳智慧港口「妈湾智慧港」,拥有38台5G无人集卡进行实船操作,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单一码头最大规模无人集卡车队,也是中国首个「5G+无人驾驶应用」示范区。「招商芯」作业系统,打破此前国外软件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的独大局面,在国内外码头成功推广应用,实现中国港口系统突破。妈湾智慧港现已成为传统码头向高效安全绿色无人的智慧码头转型的标杆,开启了科技强港的新航程,形成了具有「招商特色」的智慧港口综合解决方案。开港一年来,妈湾智慧港船舶进出港3,710艘次,吞吐量突破100万TEU,新增航线28条。
母港建设方面,本集团持续深化贯彻「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升深西母港的世界一流强港综合竞争力,以及巩固海外母港斯里兰卡在南亚的枢纽中心地位,推进强港工程。深圳西部港区通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拓展配套增值服务、夯实管理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2022年上半年,于妈湾智慧港正式投产运营一週年之际,以高效智能的操作能力,继续巩固深圳西部港区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本集团加快大湾区组合港建设,本集团积极推行以深圳西部港区为核心、辐射珠江内河港口群的「组合港模式」,打造大湾区多式联运通道,实现外贸货物在大湾区港口群的自由流转。期内,本集团已开通20个组合港点位,为进一步畅通物流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助力。「组合港模式」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水水中转集装箱进出口物流整体时长由五至七日压缩至两日,效率提升60%,帮助货主节省报关成本约30%。本集团通过服务内外贸业务,保障商品要素资源在国内外流动安全有序畅通,全面参与并实践「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西母港将不断通过推动集疏运体系、绿色物流生态体系建设,积极提高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通航能力和集疏运能力。海外母港方面,本集团持续提升HIPG和CICT的一体化运营管理,两港协同发展,推进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海外业务方面,本集团紧跟全球经贸格局变化,顺应港航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依托吉布提港口和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平台,结合现有港口仓储资源,延伸「端到端」港口服务,打造全程物流新模式「中非海空快线」,拓展可直接对接货主并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的业务,强化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完善海外项目管控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海外项目管理制度,以及推动海外码头提质增效工作,保障海外业务稳步运行。
创新发展方面,本集团落实创新战略规划,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通过「招商芯」和「招商ePort」推动港口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招商芯」是港口操作系统领先技术,包括CTOS(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BTOS(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LPOS(园区智慧管理系统),在本集团主控的国内及海外码头全面覆盖使用,全面提升现代化港口的核心竞争力。「招商ePort」是以本集团全球港口网络为基础,面向港航物流行业内的集装箱港口、航运、物流和第三方电商平台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服务生态平台,提供智慧物流、智慧口岸和智慧金融与商务等服务,助力构建智慧港口生态圈通过平台促进物流相关方的交易,提升效益,打造港口创新服务,实现港口业务模式创新。目前,「招商ePort」以深西母港为试点,通过线上平台推出集卡助手服务,探索为货主服务的新模式。于2022年6月,集装箱码头操作管理系统「CTOS」成功落地希腊塞萨洛尼基港,覆盖码头内共计逾60种作业流程,逾20种贸易类型。智慧管理平台(Smart Management Platform,简称「SMP」)作为本集团的数字化管理门户,已于2022年4月正式上线。综合开发方面,本集团致力于完善全球网路佈局及海外业务协同效应,深耕落实海外地区的「前港-中区-后城」模式。期内,在疫情持续蔓延的不利影响下,海外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仍稳步进行,HIPG产业园的签约入园企业达到37家,成功引入斯里兰卡生产规模最大的水泥制造商INSEE项目,逐步形成包括家用电器、电子电机、橡胶轮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纺织服饰、其他产业的6+N产业佈局;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的签约入园企业达到237家,本集团联合山东聊城打造了吉布提聊城产品集散中心和吉布提「聊城制造」产品跨境电商线上线下展销中心,助力本土企业外贸稳定发展,活跃了吉布提港口及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产业生态。
运营管理方面,本集团继续坚持战略导向,以「赋能、专业、价值」为指导,围绕「管理标准、专家团队、闭环流程、资讯系统、对标提升」五大核心要素,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数字化招商港口」。上半年启动SMP平台,其中业务流程和资讯共用模组通过管理系统集成,形成贯穿企业全流程、连接企业全场景、对接企业全系统的统一平台,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全面数字化管理;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模组,通过全球业务核心数据展示和分析,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提供一站式经营看板,辅助管理决策。SMP坚持顶层设计与迭代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以数字化技术作为关键力量,以智慧工具的应用驱动运营管理的手段、模式和理念的变革。
资本运作方面,本集团专注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于2022年3月,本集团完成收购亚洲空运中心有限公司(「AAT」)的14.6%股权,增持至34.6%。AAT是香港机场管理局授予三家特许经营权的空运货站营运商之一,增持AAT有助于实现本集团旗下码头业务、保税仓储业务与香港机场业务的协同,拓展空港业务发展空间,持续深化大湾区物流供应链佈局。此外,于2022年4月,本集团完成增持上港集团的3.29亿股股份权益,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股比例由26.64%上升至28.05%。该收购事项主要基于上港集团的财务表现及未来前景,有利于本集团利用可用资金获取回报。
市场商务方面,本集团继续与主要船公司合作,强化客户关係管理,密切关注全球港航业的发展态势,完善商务统筹和管理,深化口岸工作及合作项目。依托妈湾智慧港、20万吨航道全天通行等硬体条件的大幅提升,以及辐射珠江内河港口群的「组合港模式」的落地,本集团加强深圳西部港区的市场商务推广工作,期内新增了多条新航线,在华南区域的市场份额得到提升。
保税物流业务
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保税物流业务继续秉持丰富综合服务业态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提高现有仓库、堆场等的资源利用率,以应对市场变化及疫情的不稳定形势。在深圳的招商局保税物流有限公司积极开拓新客户、新模式,平均仓库利用率达99%。招商局国际码头(青岛)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资源开展自营业务,平均仓库利用率达100%。本集团的联营公司天津海天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平均仓库利用率为71%。在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本集团参与投资的保税仓库的平均仓库利用率为100%,本集团全资拥有的保税仓库的平均仓库利用率为90%。
2022年上半年,香港三大航空货运站货物处理总量为180万吨,同比下降9.2%。本集团参资的AAT共完成货物处理量37万吨,同比下降10.2%,市场份额为20.7%,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展望2022年下半年,新冠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衝击逐渐褪去,发达国家有序加大生产投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提供庞大的生产动力,预计全球经济增长情况有望改善。但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俄乌衝突带来的中长期影响,仍为全球经贸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上,欧美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美国紧缩性政策环境下的利率风险、国际汇率大幅波动、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政局动盪等风险因素都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阻力和挑战。IMF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较2021年降低2.9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2.5%,较2021年下降2.7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3.6%,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全球贸易总量(包括货物与服务)同比增加4.1%,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2022年下半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保稳提质还面临不少压力,但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将进一步提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和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下半年,中国的各项稳经济政策将进一步落地见效,全要素产业链优势逐渐展现强大韧性并释放巨大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大规模市场优势,经济将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预计2022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将稳步增长。IMF于2022年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2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为3.3%,增长幅度继续领先发达经济体。
基于以上分析与判断,本集团将于2022年下半年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握新形势、贯彻新理念,以「内生增长」和「创新转型」为驱动稳步推动高质量世界一流建设,提升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做好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平台化和精细化工作,力争实现高质量「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
母港建设方面,深圳西部港区将紧跟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物流贸易便利化区块链平台的建设,全面提升各项综合能力。妈湾智慧港在2022年下半年将进一步深化智慧港的一体化运营工作,持续优化调整无人拖车项目,提炼形成具有本集团特色的智慧港口。海外母港方面,不断完善海外母港的发展规划,深化一体化运营工作,持续发挥港区联动优势,加强与船公司的合作,持续推进打造南亚区域国际航运中心。
海外业务方面,本集团将持续优化海外佈局,稳固海外业务综合发展。发挥海外码头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加强区域内市场拓展,持续推进临港产业项目;通过完善海外管控体系,提升海外项目管理效率,加强海外码头的提质增效工作,提高海外业务收益。
综合开发方面,本集团将紧跟全球贸易格局变化,聚焦业务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资源价值挖掘。在提升对存量客户服务水平以及客户黏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寻找海外投资客户和企业,持续推进临港园区、综合园区以及自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利用好数字化新技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寻求突破,提升各项目的产业聚集能力和区域影响力。
创新发展方面,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延伸第一增长曲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以科技推动主业质效提升。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从「货量经济」向「货值经济」转型。佈局新兴产业,积极探索高增长的科技新赛道,形成在绿色港口、智慧港口等领域的投资佈局策略方案。
资本运作方面,本集团持续寻找优化海内外资产结构优化方案,降低投资风险。围绕本集团的战略部署,从「创新驱动实现内生增长」、「轻重资本业务均衡发展」的方向出发,完善资本运作方案,优化资产配置,推进内生增长,提升股东的价值回报。
运营管理方面,本集团不断完善各项业务管理体系,提升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围绕本集团战略,继续加强管控优化工作,提升管理效率;推动资产的全生命管理体系系统的实施与应用,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的把控力;通过建设智慧运营管理体系,实现各项业务管理标准的优化,构建持续创造价值的世界一流运营管理体系,构建价值型管理总部,助力持续价值创造的世界一流运营管控体系迈向新台阶。
市场商务方面,本集团将继续与主要船公司合作,加强与终端客户的联动,进一步强化商务统筹和管理能力。顺应国家双循环发展,进一步稳定、拓展南北通道业务,持续拓展国内外新航线,加强行业内的多维度合作,提升在区域内及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全球经贸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包括全球「滞胀」造成的经济衰退、俄乌衝突造成的影响、新兴市场政治局势不稳及债务危机等。随着全球各国的共同发力,相继推出针对性的政策,全球经济及贸易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恢复增长动力,为港口业务的增长带来机遇,数字化新兴技术也将为打造世界强港提供新的发展路径。本集团将主动寻求机遇,继续坚持战略引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贸形势中砥砺前行,积极探索改革创新释放内生潜能,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整体盈利能力,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首要任务,在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好回报的同时,为本集团各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