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业发展
香港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2021年下半年趋缓,惟踏入2022年之际,由变种病毒Omicron引发的第五波疫情席捲全港,沉重打击经济;加上与楼市相关的一个月港元拆息(HIBOR)创下自2020年4月以来新高,令本港住宅楼价在2022年上半年录得价量齐跌。根据土地注册处公开数据, 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香港一手住宅楼宇买卖合约数量按年跌17.3%,合约价值按年减少17.0%。
于2022财政年度,本集团于香港物业发展收入包括合作发展项目为 5,842.8百万港元及分部业绩为2,384.1百万港元。物业销售贡献主要来自甲级写字楼项目南商金融创新中心(前称长沙湾荔枝角道888号),学士台停车场项目,以及住宅项目傲泷、迎海等。
于回顾年内,本集团于香港的应占物业合同销售为约 82.4亿港元,主要来自住宅项目迎海、傲泷、瑧颐,以及甲级写字楼项目南商金融创新中心。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在香港的待售住宅单位合共303个。其中,由本集团销售团队主理的项目住宅单位占281个。
本集团位于长沙湾荔枝角道888号的南商金融创新中心甲级写字楼项目已于2022年5月落成,楼高28层,总楼面面积约52万平方呎。项目为本集团于政府宣佈撤销非住宅物业双倍印花税后推出的首个重要项目。南商金融创新中心于2020年12月开售,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项目累计售出73%之应占总楼面面积,应占物业合同销售为60.0亿港元。
于2022年6月30日,香港未入账之应占物业合约销售收入当中,24,948百万港元及4,145百万港元将分别于2023及2024财政年度入账。预计2023财政年度入账的主要项目为柏傲庄一至二期,预计2024财政年度入账的主要项目为傲泷及柏蔚山。
香港物业投资及其他
香港传统写字楼需求自 2020年以来持续疲弱,不少租户搬离传统商业区或缩减承租面积以节省成本。本集团除以具竞争力的租金及积极的市场策略提升租赁收入外,近年亦策略性部署非传统商业区长沙湾,目前在长沙湾在建之甲级写字楼总楼面面积达200万平方呎。
于回顾年内,本集团香港物业投资收入为2,795.6百万港元及分部业绩为2,120.4百万港元,分部业绩增长主要由于位于九龙尖沙咀的K11MUSEA人文购物艺术馆,以及位于鰂鱼涌的的甲级写字楼K11ATELIER King’s Road之营运效率提升及租用率改善所致。
本集团藉助 K11强大品牌个性及独特艺术触觉,为本地客群提供独特购物体验。于回顾年内,K11MUSEA人文购物艺术馆总客流量达2,000万人次,销售额按年增长9%,增长主要由一线国际品牌、珠宝钟表及个人护理和美容租户的业绩升辐带动。本集团透过连续不断的创意营销及节日活动,成功吸纳一批忠实会员。K11Art Mall购物艺术馆于疫情下升级租户组合,引入逾40个以「Z世代」消费体验为主导的新品牌,成功打造「Z世代」年轻潮流客群集聚及打卡圣地。于回顾年内,K11Art Mall购物艺术馆整体租用率维持近100%,销售额及人流分别按年增长6%及11%。其中,2021年12月之客流更创历史新高,销售额超过疫情前水平。
香港土地储备
土地供应紧绌困扰香港社会已久。行政长官在《2021年施政报告》推出一系列措施加快觅地建屋,包括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以长远发展新界北部地区;西部水域填海计划;放宽新界祖堂地出售条件等。本集团相信上述措施长远有助增加土地供应,惟中短期内,私楼土地供应仍难以满足市民置业需求。
除了参与公开招标,本集团亦积极进行旧楼收购及农地转换,透过多元化的渠道补充香港土地储备,为未来发展提供稳定的土地资源。
于回顾年内,本集团透过其参与组成的合营公司,以总代价79.48亿港元成功向一间内地发展商及其相关人士收购启德4B区4号住宅项目地皮,连同集团于2018及2019年组财团分别购入的三幅住宅地皮,进一步扩充了集团于启德黄金地段之土地储备。
于2022年4月,本集团联同一间央企合组财团,投得港铁将军澳百胜角通风楼项目。地皮邻近港铁坑口站,位置优越及区内配套完善,具有优厚发展潜力。地皮可建楼面面积约29万平方呎,本集团将运用丰富的物业发展经验,兴建优质的中小型单位,以满足市场殷切的刚性需求。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在香港持有应占总楼面面积约932万平方呎之土地储备可作即时发展,其中物业发展应占总楼面面积约455万平方呎。与此同时,本集团于新界持有合共约1,633万平方呎待更改用途之应占农地土地面积,其中约九成位于「北部都会区」范围。
配合政府推展「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本集团加快农地转换以释放其价值。于回顾年内,本集团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提交申请,将元朗区牛潭尾、荣基村、练板村及流浮山的四幅农地,发展成为大型住宅项目。本集团于四个项目之总楼面面积合共约500万平方呎,预计可提供逾9,000个住宅单位。
此外,本集团于2022年6月向政府提交首个土地共享先导计划申请,涉及一幅位于新界元朗朗屏路永宁村用地,占地约59.07万方平方呎,预计可提供4,565伙单位,当中七成为公营房屋及「首置」单位。项目私营房屋部份总楼面面积约68.94万平方呎,预计可提供1,281伙单位。
本集团致力推动社会创新,为香港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为纾缓本地房屋问题,本集团于 2021年 9月成立全新非牟利房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透过研究、倡议与先导项目,寻找中短期房屋措施及长远方略,多管齐下协助缓解香港房屋和土地供应等问题,令香港成为一个更宜居的城市。「新世界建好生活」已宣佈选址元朗南一幅土地,兴建全港首个非牟利私人资助房屋,涉及约 300个单位,并已展开前期规划申请,项目进展良好。
另外,新世界集团早于2019年,已率先宣佈供应若干农地储备予政府及非牟利机构,用作兴建过渡性房屋项目,改善基层人士的住屋负担,推动他们向上流动。至今,已有四个项目展开了前期的规划工作,预计合共可兴建约3,000伙单位。有关项目现时进展良好,全部项目申请均已获城市规划委员会通过,并即将展开建筑工程。
本集团会继续与非牟利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会为社会房屋项目注入独特和创新的元素,为香港下一代建设更美好的社区。
中国内地物业发展
面对当前复杂的宏观环境与挑战,本集团始终以「行稳致远」的发展步调和战略核心,走高品质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核心优势,穿越週期,乘风破浪。本集团秉承「聚焦深耕大湾区,完善长三角地区,积极发展全国重点一线城市 」的战略佈局,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土地储备。本集团与核心央国企、外部优质企业强强联手,携手共创更大价值。此外,本集团全国各地项目花开朵朵,以「稳健」、「高品质」、「优质品牌」收穫市场信心。同时,本集团发挥多元生态圈的优势,积极投入产城融合和社会创新,在全国各地打造多个高品质地标之作, 成为「城市综合体引领者」。
于回顾期内,本集团中国内地物业发展收入包括合作发展项目为 11,526.8百万港元及分部业绩为6,599.8百万港元。贡献主要来自深圳、广州、渖阳等项目。
儘管内地房地产行业受国际地缘政治、宏观经济环境、调控政策及疫情等因素影响,凭藉优质品牌、高品质项目,以及专业、敏锐的本土团队,本集团屡屡能掌握市场脉搏,精准紧抓项目推售的最佳时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带动本集团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录得理想成绩,于回顾年内,本集团中国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面积约43.7万平方米,总销售金额为人民币171.0亿元,整体合同销售的平均价格超过每平方米人民币 39,000元。合同销售金额的地区分佈,以大湾区为首的南部地区贡献最大,约73%。贡献主要来自大湾区的项目如岭南新世界·云耀、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厦、广州逸彩新世界·凯粤湾、深圳太子湾等。
2022年 6月,本集团今年重点项目杭州「新世界·城市艺术中心」迎来首轮开盘,国际社区「江明月朗园」首推601套房源即日售罄,认购金额超过人民币70亿元,创杭州有史以来单日销售额新纪录;累计近万组客户报名登记。作为本集团在杭州首个项目,开盘即大获成功,标誌着市场对新世界品牌及产品品质的高度信任,也在经济启动新一轮复甦之际,给整个市场带来极大的信心。
于回顾年内,本集团位于深圳前海自贸区的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厦项目南塔顺利完成网签,将在建成之后整体出售予一间世界五百强金融机构。该项目南塔总建筑面积超过4.9万平方米,总售价超过人民币3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区域商业配套,优化升级前海营商环境,助力深圳前海经济及金融产业发展。
于 2022年 6月 30日,本集团中国内地未入账之物业合同销售总收入约为人民币 86.6亿元,其中人民币76.1亿元将于2023财政年度入账及人民币10.5亿元将于 2024财政年度入账。
本集团继续落实出售非核心资产的策略,物色合适机遇,优化业务组合,将资源投放于高增长和高潜力的核心业务。于回顾年内,本集团共出售位于中国内地的商业、写字楼和车库约为人民币8.9亿元。
于回顾年内,本集团的中国内地项目竣工量(不包括车库)的总楼面面积为约58.6万平方米,主要位于大湾区和东北部地区。预期2023财政年度项目竣工量(不包括车库)的总楼面面积将达到约102.3万平方米。
中国内地物业投资及其他
于2022财政年度,新冠疫情挥之不去,内地疫情散点多发,多个主要城市实施封控措施,消费市场受到衝击。随着疫情逐步缓和,管控逐步放松,加上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趋势不变,配合「双循环」和「拉动内需」的政策持续引导市场,助力消费市场回暖。国家统计局公佈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转正为3.1%,呈现消费复甦态势。
回顾年内,本集团在中国内地物业投资收入达到 2,027.9百万港元,同比上升 9%,投资物业组合内主要项目的整体出租率表现稳健。
回顾年内,凭藉本集团K11的独特品牌优势,紧抓中国内地消费复甦势头,即使受到疫情影响,本集团位于中国内地的本集团拥有或管理的K11购物艺术馆销售额仍取得亮眼表现。
广州K11持续进行业态品牌升级,与众多国际品牌合作,如Gucci、Qeelin、CELINE等,总体坪效及客单价均超越去年。通过力推「K分赏」,促使会员销售占总销售额达54%,其中黑卡销售更呈现双位数增长。B1公区改造于2021年12月完成,2022年中美妆区开业,吸引La Mer、Tom Ford、Estee Lauder、Lancome等国际一线美妆品牌进驻,成为广州高端彩妆品牌最齐全的聚集地。于回顾年内,广州K11完成3次大型展览,超过30次全场活动,其中艺术展以「空山基鲨鱼领域」全球首展领衔,展览总收入近人民币 2,000万元,活动推出「明日基地」、「漫·妙不可言」及「美学不定式」等主题系列,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屡屡刷新客流和销售年度记录。其中,在十一黄金週期间,举办了「发生在明日」K市艺术节系列活动,邀请多家厂牌进驻,如小红书、保时捷、特斯拉、广东省博物馆等,推出精彩纷呈的创意互动,为广州K11销售带来贡献。
武汉汉口K11销售额按年增长106%,客流量达一千万。回顾年内,共举办65场活动,4场艺术展览,引爆全城最热艺术话题,创全武汉市艺术类型展览售票金额历史第一,并首创时装表演,带动品牌业绩提升,全网爆最热话题。武汉光谷K11Select锁定Z世代客群定位,回顾年内,共举办15场Z世代独家活动,带动销售额同比增长20%。2022年6月,累计会员人数达60万,会员消费占总销售额达4成,其中Z世代目标客群会员人数同比增加1.5倍。
上海K11方面,2022上半财年销售超越预期,惟下半财年受到疫情封控的影响,4-5月须暂停营业,为销售带来打击。儘管如此,随着疫情缓和,庞大的会员计划成功吸引会员回归消费,回顾年内,客单价、会员销售占总销售额均录得正增长。结合集团「K分赏」积分计画,通过88夏日狂欢购、万圣节、VIP day多个活动提升会员消费粘性,有效提升会员销售占总销售额超过60%。此外,通过提升可利用面积,与Cartier、JLC等品牌合作快闪活动以及品牌展览,增加收入。
天津K11Select自2021年5月底璀璨启幕,为「滨城」打造了消费体验与文化力量共融的蓬勃发展的全新空间,引领了商圈格局的重塑和升级,受到天津市民的广泛好评。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回顾年内,销售超越预期,其中汽车业态表现尤其突出,区域销售拔尖。凭藉精准的Z世代客群定位,客流消费转化超过一半以上,会员转化力强,会员忠诚度高,会员消费占总销售额(不含汽车)达40%。
渖阳K11于 2021年圣诞期间巡展香港MUSEA与纽约设计师匠心打造灵感艺术佈景《金色森林》,成为渖阳及周边卫星城市新晋网红打卡地。回顾年内,透过举办不同活动例如灯光艺术展、抖音直播首秀、潮流艺术巡展等带动人流,客流量达970万。
随着本集团多个位于大湾区及长三角重点城市的项目陆续落成开业、加上K11品牌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巩固其位于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的多元化业务投资佈局,持续提升经常性租金收入。
中国内地土地储备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于中国内地持有不包括车库的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约520.6万平方米可作即时发展,其中约285.0万平方米为住宅用途。核心物业发展项目主要分佈于广州、深圳、佛山、武汉、上海、宁波、杭州、北京及渖阳等城市,不包括车库的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约448.8万平方米,65.5%位于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住宅约为158.2万平方米。
凭藉自身稳健的发展和持续深耕内地的战略,前瞻性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及一、二线核心城市,通过多元化的拿地策略,例如招拍挂、合作开发、城市更新、收併购等渠道丰富土地储备,为本集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于回顾年内,本集团在大湾区成功收购3个项目,全部位于深圳及广州核心地段,积极探索「速赢」策略,实现快速取地、快速动工及快速入账,加快回笼资金及提高运营效率。
本集团继续加强与优质企业的合作,尤其大型央企、国企、其中与央企招商蛇口已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正合力打造深圳蛇口太子湾综合开发项目,及联手竞得将军澳百胜角通风楼物业发展项目。此外,2022年 8月,本集团再度联合招商蛇口及保利发展,竞得上海市普陀区地块。未来,新世界将致力于不断优化合作模式,打造央企与港资合作标杆,推动行业高品质发展。
酒店营运
回顾年内,新冠疫情反覆,受制于社交距离限制政策以及境外旅客到访人数仍处于低位水准,本地住宿套餐、长期住宿和特色餐饮仍然是香港酒店业的主要驱动力。回顾年内,本集团绝大部分香港酒店入住率均录得双位数增长。有见香港放宽非香港居民入境限制,隔离酒店需求殷切,本集团旗下除了香港九龙贝尔特酒店外,香港万丽海景酒店亦成为政府指定隔离酒店,为酒店的入住率和客房餐饮收入带来保证。
中国内地方面,2021年年底,受惠于境内旅游需求旺盛,入住率及餐饮收入一度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准。惟2022年初爆发新一波疫情及随后相对应的封城措施后,入住率再度回落,中国内地酒店业的恢复速度因而有所放缓。
于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在香港、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合共拥有15间酒店物业,提供5,958间客房。
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新创建」)的四大核心业务
新创建的核心业务为道路、航空、建筑及保险。虽然在2022财政年度面对各种挑战,新创建仍成功交出一份坚韧的业绩。
道路
儘管2022财政年度上半年道路业务相对稳定,但2022财政年度下半年内地变种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内地政府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而推出的防疫措施导致道路整体交通流量和路费收入下降,影响了道路业务的表现。再加上内地多个城市电力紧缺,以及杭州绕城公路对五类和六类货车实行暂时禁行部分路段(该禁令已于2022年6月底结束),新创建在2022财政年度的整体交通流量和路费收入按年分别下降5%和8%。 道路业务的应占经营溢利略微下降5%。
2022财政年度,新创建的主要高速公路,包括杭州绕城公路、唐津高速(天津北段)、广州市北环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广珠段)及中部地区的三条高速公路(随岳南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长浏高速公路)合共为道路业务贡献了近90%的应占经营溢利。由于上述负面影响,整体交通流量按年下降6%。
鉴于内地经济和物流业的增长为道路业务带来长期乐观前景,新创建分别于2022年4月和2022年9月宣佈以总代价约 1,902.4百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约 2,334.2百万港元)收购贵梧高速 40%的权益。这条总长 198公里的双向双车道高速公路位于内地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连接广西、广东、云南和东盟市场,将受益于东盟经济圈、「一带一路」倡议、北部湾经济区和大湾区等国家经济政策。同时于2022年3月,新创建获得收购湖北老谷高速公路(一条双向双车道、总长39.3公里的高速公路)25%的股权的权利(包括1%的股权,并提供使本集团能够在日后增持股权的有息可转换股东贷款)。收购这两条高速公路不仅将为新创建注入新的应占经营溢利和现金流,其分别为23年和28年的剩余特许经营年期也将道路组合的整体平均剩余特许经营年期延长至约11年,这将进一步推动道路业务在未来数年为新创建带来可持续的收入和现金流。
航空
新创建航空业务通过旗下全方位租赁服务平台Goshawk Aviation Limited (「GAL」)从事商务飞机租赁业务。
虽然国内航班的持续恢复及全球各地恢复通关为整体航空业带来稳定,但与接连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加息步伐加快及地缘政治紧张相关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加大飞机租赁业务复甦的阻碍,使租赁收入和利润前景不容乐观。为了降低业务组合的风险及将资源重新分配到其他有更好增长前景的业务,新创建于2022年5月宣佈GAL通过出售Goshawk Management Limited (「GML」)出售其除与俄罗斯客户有关的6架飞机外的所有商务飞机租赁业务,总代价(包括基本代价和承诺费)为1,575百万美元或约12,285百万港元(新创建应占部分:787.5百万美元或约6,142.5百万港元),企业价值约为67亿美元。
在2022财政年度的非经营项目中,新创建分占重新计量、减值及拨备1,897.1百万港元。这主要是由于总额为1,745.3百万港元来自GAL将GML重新分类为待售资产而产生的重新计量亏损,以及对租赁予俄罗斯客户的6架飞机作全额减值拨备。该等重新计量、减值和拨备不会影响GAL于出售事项中的应收代价。倘该6架飞机被收回或处置,或其价值于未来被收回,则有可能拨回部分或全部减值费用。
建筑
新创建的建筑业务包括其全资拥有的NWS Construction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统称「协兴集团」),以及其在惠记控股有限公司(「惠记」)约11.5%的权益。后者在2022财政年度期间从待售资产重新分类为联营公司。在2022财政年度,虽然协兴集团表现稳健,但新创建于2021财政年度部分出售其持有的惠记股份后,来自惠记的应占经营溢利贡献下降,导致建筑业务的应占经营溢利按年下降6%。
协兴集团的表现在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原材料和员工成本上涨、供应链中断以及竞争加剧等的一系列市场挑战中仍保持强韧。应占经营溢利按年增长4%主要是由于拥有价格波动条款的政府项目的利润确认增加。2022财政年度协兴集团的主要项目包括启德的商业发展项目(AIRSIDE和SOGO)、鰂鱼涌太古坊二期、启德税务中心、将军澳入境事务处总部和拟议中的中环美利道2号写字楼发展项目。
市场上新招标项目数目持续增加,特别是来自香港政府和机构的项目。2022财政年度,协兴集团的手头合约总值按年增长 26%至约 622亿港元,而剩余待完成工程总值则按年增长 31%至约 371亿港元。在有待完成的工程中,约 69%的来自私营商业及住宅项目,其余约 31%来自政府及机构相关项目。2022财政年度,协兴集团获授的新项目总值按年激增239%至约238亿港元,包括但不限于启德商业/住宅发展项目、铜锣湾加路连山道地区法院大楼的设计及建造工程、西九文化区综合地库及地下道路的打桩工程、中环新海滨发展的地基工程,以及元朗微电子中心的发展工程。
保险
变种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加上股市疲软,对富通保险有限公司(「富通保险」)在2022财政年度的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但通过富通保险努力提升产品组合和控制开支,应占经营溢利维持了 11%的稳健增长。
富通保险秉承“Think Beyond Insurance”的理念,致力为公众提供最全面的产品和服务。富通保险利用技术和创新继续改善客户体验,于2022财政年度与本地一家科技初创企业合作开发了一项培训工具「AI Drill」,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到培训计划中,以提高代理人的沟通技巧、能力和专业水准。 同时,富通保险继续丰富其拥有更强健康保障、盈利能力和社会元素的保险产品种类,以迎合香港市场人士的需求,并为在通关后满足内地旅客的需求作好准备。2022财政年度,富通保险推出了加强版「爱丰盛」寿险计划、「全方位保障」保险计划、「盛世·传家宝」寿险计划3(优越版),以及为常见严重疾病提供双倍保障总额及全球适用的「悦康保」医疗保障计划。
此外,利用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新世界集团」)的生态圈,富通保险推出了「FTLife 360 Power Up」, 透过新世界集团生态圈的多种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奖赏优惠以及生活体验。
上述所有措施,连同我们探索新的分销管道以争取本地客户的努力,都有助于减轻2022财政年度变种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影响。截至 2022年6月30日,富通保险的年化保费总额下降10%至1,752.2百万港元,按年化保费表现在香港人寿保险公司中排名第12位。毛保费收入增长30%至13,316.8百万港元,当中新业务毛保费增长77%至5,851.7百万港元。受惠于产品组合提升和产品重新定价,新业务价值增长 8%至 524.8百万港元,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即新业务价值占年化保费的百分比)提高至30%(2021财政年度:25%)。于2022财政年度,富通保险投资组合的整体投资回报率为5.2%(2021财政年度:4.3%)。
富通保险于2022财政年度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于2022年6月30日,富通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342%,远高于行业监管最低要求的 150%。由于信贷息差扩大及股市表现不理想,内含价值按年下跌17%至177亿港元。穆迪继续将富通保险的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维持在A3/稳定,惠誉也对富通保险的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定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
偿付能力制度将于2024年由香港保险业条例基准改为香港风险为本资本框架,届时资产及负债均按市值计算。根据富通保险的内部评估,香港风险为本资本基准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保持稳定,远高于香港风险为本资本制度的监管最低要求。当香港风险为本资本制度生效时,因按目前的基准会有额外弹性准备金释放出来,内含价值也将得到改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定为2022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随着各项稳增长一揽子政策落地实施,着眼于稳定供给、扩大需求、稳定预期,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新世界集团作为成立50余年的优秀港资企业代表,一直秉持爱国爱港信念,积极投资内地,回馈社会。在国内外经济局势多变的背景下,新世界坚定看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前景,积极加大在内地一二线重点城市的投资,以中国地标引领者的身份,努力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地标性综合体,并将本集团生态圈产业多维导入,积极推进城市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进程。
香港经济增长在2022年上半年整体上有所改善,惟改善程度较预期弱,外围环境显着恶化。政府推出第二阶段消费券刺激消费需求,若本地疫情维持受控,经济活动应会进一步恢复。
香港物业发展方面,预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来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应量约9.8万伙,属历史较高水平。然而随着全民新冠疫苗接种率提高,以及政府力争通关扶助经济复甦,楼市购买力可望极大释放。
本集团将继续分阶段推出多个大型住宅项目,包括参与组成财团发展的四个九龙东启德项目,位于黄竹坑港鐡站上盖的「港岛南岸」第五期发展项目,以及位于北角的前皇都戏院项目等。本集团亦将继续推售甲级写字楼项目南商金融创新中心剩余单位,以及长沙湾永康街、琼林街甲级写字楼项目。
香港物业投资方面,随着「灵活办公」成为趋势,以及新落成之写字楼供应增加,预计未来两年之市场竞争仍将激烈。惟受惠于第五波疫情期间累积之需求以及本港经济复甦,空置率有望于2022年第三季度有所改善。与此同时,本集团近年对非传统性商业区的策略性部署渐入收成期,其中,长沙湾便利的基础设施有助其与大湾区紧密相连,其新的区域定位将成为年轻一代新聚集地,预计未来数年区内写字楼租金将随着地区转型而持续上升。
零售方面,陆续发放的第二阶段消费券将有助支持消费需求,相信社会各界亦将与政府齐心合力,令本地疫情维持受控。本集团会继续向租户提供灵活的租赁条款,并利用庞大生态圈系统,提前洽谈租约锁定优质租户。
于 K11MUSEA人文购物艺术馆,本集团致力在通关前,透过对内地消费群的预营销来提高市场份额,并善用与星光大道及维港码头区的协同效应吸引客流。于K11Art Mall购物艺术馆,本集团将与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合作,引入吸引「Z世代」的潮流文化内容,带动人流及吸纳新会员。
长远而言,本集团相信香港将受惠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概念带来的庞大需求。位于香港国际机场航天城的「11天空」项目,设有一站式零售饮食娱乐商业区及三幢甲级写字楼,预计于2022至2025年分阶段开幕。项目总楼面面积达 380万平方呎,届时将与扩建后的二号客运大楼无缝连接,成为大湾区新地标。
其中,写字楼部分于2023年财政年度上半年启用,主打租户为金融及财富管理、健康医养服务,以及计划拓展大湾区业务的企业。「11天空」设有香港最大的室内娱乐空间,楼面面积达57万平方呎,包含8大世界级娱乐设施,其中四个将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陆续开放。当中包括首度进驻大中华区的KidZania趣志家儿童职业体验乐园、韩国最大沉浸式多媒体艺术博物馆ARTE MUSEUM于大湾区的首间体验馆、全港首个飞行影院Timeless Flight Hong Kong等。
本集团与广州地铁强强联手打造、城市地铁上盖综合体耀胜新世界住宅耀胜尊府将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市场。耀胜新世界广场位于地铁3、7号线双轨交汇及城际轻轨上盖,位于长隆-万博世界级商圈核心,项目将会大大提升商圈产业面貌,完善区域城市功能。项目集K11团队运营的商业地产品牌
DISCOVERY PARK、甲级写字楼新世界发展中心和雅奢住宅耀胜尊府于一体,以极高的规格与标准打造,打造城市新地标。
K11作为首个把「艺术 ·人文 ·自然」三大元素融合为核心的全球性原创品牌,体现本集团对革新,创作和文化的不懈追求。广州及上海K11将会继续改造及品牌升级,引入更多的国际一线品牌及轻奢潮流品牌,目标打造广州上海高端消费新地标。
武汉汉口K11亦会开展改造工程,持续打造武汉艺术、文化、潮流的购物新地标。此外,位于深圳的K11内地首个旗舰项目K11ECOAST预计于 2024年底开业,项目涵盖K11购物艺术中心、K11HACC多用途艺术展览空间、K11ATELIER办公楼及Promenade海滨长廊等,将成为大湾区海滨文化零售新地标及迴圈经济先行者,推进大湾区文化零售新里程。预计至 2026财政年度时,K11的足迹将遍佈大中华地区十个重点城市,合共38个项目,总楼面面积达280万平方米。随着全国各地的K11项目逐渐落成和开幕,加上个别项目的改造及升级陆续完成,本集团的经常性租金收入将持续提升,为业务表现提供增长动力。
与此同时,K11将进军内地轻资产管理市场,2022年 3月,首个K11商业部份管理服务项目正式落地上海,而第二个项目亦在今年5月落地厦门,预计2023年底,商业管理轻资产项目将增至10个。
通过积极出售非核心资产及业务,本集团专注发展核心业务,持续优化资产组合及回报,提升企业效益,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本集团已在2022财政年度出售约139亿港元的非核心资产,并持有约100亿港元的资产可于2023财政年度供出售,将带来额外现金流予核心业务发展。
本集团财务稳健,于2022年6月30日,可动用资金合共1,050亿港元,其中现金及银行存款约622亿港元,可动用的银行贷款约 428亿港元。本集团积极审慎管理现金流,提高成本效益,分散资金来源渠道,平衡风险,并减低营运成本,回顾年内的经常性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减少约4.7%。而2023财政年度到期的贷款再融资已全数被处理。在可预见的将来,本公司没有发行股票集资的需要。
新世界发展致力运用商业力量回馈社会,与社会携手共赢。于2022年3月疫情最严峻之时,本集团推出全港首个大型捐赠配对平台「Share for Good 爱互送」,精准高效地将物资送到有需要人士手上。自2019冠状病毒病爆发以来,集团先后推出多项措施,协助社区抗疫,包括于2022年初冬季寒流袭港期间,紧急安排200部大型暖炉,于寒风中为市民送暖;本集团亦无偿借出粉岭一幅3.5公顷土地予政府兴建方舱医院,以及借出九龙贝尔特酒店作为社区隔离设施之用。
此外,2022年3月,本集团宣佈无偿提供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二期总面积逾50万平方呎的空间,作为政府抗疫仓储物流中心之用,并提供旗下沙田凯悦酒店近100个房间供医护人员免费入住。
未来,本集团将会继续加强与持份者的联繫,进一步将环境、社会和管治因素纳入业务,竭诚支持合作伙伴,为所有持份者创造共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