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长乏力之情况下,通胀压力及地缘政治局势不稳继续令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霾。儘管整体通胀于上半年稍微缓和,惟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以及美国、欧洲及英国央行现时已宣佈之目标利率。鑑于供应方面之风险持续,当中包括劳工市场紧绌及商品价格波动,预期高通胀可能长时间维持,亦更难以遏抑。与此同时,主要市场之利率上升及信贷收紧为增长带来重重挑战。
集团于2023年上半年面对之主要阻力计有美元持续保持相对强势、生产成本上涨(尤其于欧洲及英国与旗下能源密集型电讯业务)以及上半年并无变现一次性收益。集团继续寻求可产生长期增加价值交易之措施,并于近期宣佈在英国订立重大合併协议及在意大利组建网络合资企业。撇除2022年上半年之一次性项目及外币之不利兑换影响,按IFRS16前基准,以当地货币计算之EBITDA及EBIT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3%及4%。除上述阻力外,此跌幅乃由于CenovusEnergy之贡献减少、港口部门因吞吐量及仓储需求下降以及欧洲3集团因英国全期六个月递增之发射塔服务费、能源及营运成本上升导致表现欠佳,上述所有因素令致重新定价措施带来之增长抵销有余。此等不利变动因零售部门在大部分地区强劲复甦而得以部分弥补。按IFRS16前基准,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110亿900万元,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较2022年上半年分别减少38%及36%。撇除2022年之一次性收益净额,普通股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以呈报货币及当地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13%及10%。
按IFRS16后基准,2023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112亿8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1%,而普通股股东应占基本溢利(撇除2022年之一次性收益净额)则减少13%。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呈报盈利为港币2.93元(2022年6月30日-港币4.98元)。
港口及相关服务港口及相关服务部门于2023年上半年经营293个泊位,处理共3,930万个二十呎标准货柜(「标准货柜」),较去年同期下跌7%,主要由于和记港口信托出口货运量下跌、全球对消费品之需求停滞不前及2022年底欧美之存货积压;惟因上海货运量回升(基于去年同期实行封城令吞吐量下跌至极低水平)而得以部分弥补。
除吞吐量下降外,供应链中断及港口挤塞情况缓和普遍导致主要港口之仓储收入减少。此部门亦呈报集团一货柜航运业务联营公司因运费急跌以致贡献减少。此部门录得收益总额港币198亿6,300万元、EBITDA(1)港币65亿900万元及EBIT(1)港币43亿3,700万元(不包括外币之不利兑换影响),较2022年上半年分别减少12%、20%及27%。
零售
于2023年6月底,零售部门在28个市场经营16,164家店舖,较去年同期轻微减少1%。部门之收益总额、EBITDA(2)及EBIT(2)分别为港币886亿1,900万元、港币70亿5,600万元及港币54亿2,000万元,以呈报货币计算较去年分别增加4%、17%及25%。以当地货币计算,收益总额、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7%、20%及28%。业绩按年改善主要由于欧洲及亚洲表现亮丽以及内地复甦,惟因香港受消费支出低迷影响导致表现逊色而部分抵销。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占零售部门2023年上半年收益之87%,因同比店舖销售额显着增长11%令以当地货币计算之销售总额增加12%,带动以当地货币计算之EBITDA及EBIT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2%及30%。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以当地货币计算之EBITDA及EBIT分别上升30%及118%,乃由于2022年底放宽封城限制后内地活动及人流增加,以及毛利与生产力有所改善。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以当地货币计算之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27%及32%,主要由店舖顾客流量增加带来之销售上升所推动,而泰国、菲律宾及马来西亚皆录得稳健之EBITDA增幅。欧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表现超越疫情前之水平,成绩令人鼓舞;受惠于店舖人流仍然强劲,以当地货币计算之EBITDA及EBIT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8%及23%,主要来自英国、德国及比荷卢三国。
基建
基建部门包括香港上市附属公司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基建」)之75.67%权益,以及集团于与长江基建共同拥有六项基建投资之直接股权所得之10%经济收益。
长江基建
长江基建公佈按IFRS16后基准之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港币42亿3,9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主要由于受利率上升导致财务成本增加,以及兑美元之不利外币兑换情况所影响。以当地货币计算,按IFRS16后基准之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增加4%。
于2023年,长江基建于英国及澳洲之多项受规管业务已进入或预定进入新规管期。新规管期已有最终决定,有助预计未来五年之收入;受规管回报亦降低此部门之成本通胀风险。
于4月,基建部门公佈其首个部门减排目标,包括于2035年前将排放量较2020年减半,并致力于2050年前达致净零排放。部门继续透过业务对能源转型作出重大贡献。各个配电网络UKPowerNetworks、SAPowerNetworks、VictoriaPowerNetworks、UnitedEnergy及WellingtonElectricity于电池开发、智能电网管理、太阳能输出管理或电动车充电范畴上,为其本身国家之先锋;而部分此等公司及澳洲EnergyDevelopments之非受规管业务在提供太阳能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方案亦领先同侪。NorthernGasNetworks、Wales&WestGasNetworks及AustralianGasNetworks之配气网络均积极推动氢能迈向净零排放目标。DutchEnviroEnergy之转废为能及碳收集项目以及EnviroNZ之资源循环再用及堆填区废气转化能源业务,俱为环境可持续之成功典范。UKRails持续研究驱动列车替代能源,包括氢能及电池之应用,而ista之辅助计量设备不单有助住宅物业节省能源,亦能协助企业增进能源效益。于香港,香港电灯持有部分权益并参与发展之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已投入运作,为本地由燃煤过渡至天然气发电树立新里程。
CKHutchisonGroupTelecom
CKHutchisonGroupTelecom(「CKHGT」)之收益为港币417亿6,100万元(49亿1,700万欧罗),与去年同期相若,而EBITDA(3)及EBIT(3)分别为港币100亿1,900万元(12亿1,800万欧罗)及港币3亿3,500万元(7,900万欧罗),以呈报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20%及86%,主要由于若干货币性资产之外币重估影响录得按年不利变动港币7亿元,及欧洲3集团之贡献减少所致。撇除上述若干货币性资产之外币重估影响,EBITDA及EBIT较2022年上半年分别下跌14%及62%。
欧洲3集团
截至2023年6月30日,欧洲3集团之活跃客户总人数为3,990万名,较去年同期增加2%,主要由于英国业务客户总人数按年增加7%,反映其商业客户之合约客户显着增长,而其他所有欧洲3集团业务均录得较佳或相对稳定之合约客户总人数。
收益为港币387亿5,100万元,以当地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增加1%,主要因客户总人数增加,以及欧洲客户因旅游活动上升而推高之漫游收入,带动客户服务收益净额稳健增长,惟因意大利批发收益下跌港币7亿元而部分抵销。欧洲3集团大部分业务之毛利总额按年有所改善,得以抵销意大利减少之贡献有余,令以当地货币计算之毛利总额整体增加3%。
然而,EBITDA(4)以当地货币计算较去年同期减少10%或港币12亿100万元,主要由于业务表现受到出售发射塔资产后英国新增发射塔服务费港币6亿元、能源成本上升及其他通胀影响约港币10亿元、以及随着网络扩展所带来之其他网络成本增加(尤其于英国)之不利影响。
折旧及摊销较去年同期减少1%或港币1亿元,乃由于英国持续推出5G及数码化令折旧增加,以致被出售发射塔资产减省之款项抵销有余,加上于2023年1月转让若干网络资产予新成立之合资企业,以及5G网络投资于2022年投资週期达到峰值后有所回落令意大利之折旧较低。因此,EBIT(4)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49%或港币10亿7,300万元,主要反映上述EBITDA之跌幅。通胀及能源成本上涨于上半年对欧洲3集团之表现造成不利影响。由于不同週期之差异,上半年分阶段采取之合约重订价格措施所实现之收益增长无法全面抵销自年初以来已处于较高水平之递增成本。然而,随着价格持续提升,大部分业务可望于下半年弥补通胀之影响并改善盈利能力。
于2023年5月,CKHutchisonGroupTelecomLtd(「CKHGT」)与一家私募股权公司订立协议成立合资企业,于意大利提供批发流动及固网通讯服务业务。交易完成后,CKHGT将持有该合资企业之40%。于2023年6月,CKHGT达成协议将3英国与VodafoneUK合併,完成后,CKHGT将持有合併公司之49%。此等交易料为集团之经常性表现带来盈利及现金流增长,以及于完成时自意大利及英国交易分别变现重大现金收入约24亿4,000万欧罗及17亿英镑。有关交易尚待监管批准并达成先决条件后方可完成。
CKHGT持续其对气候行动计划之承诺及实现科学基础减碳目标,当中包括与2020年基线相比,于2030年前将范围1及2之排放量减少50%,及于2030年前将范围3之排放量减少42%,亦正式承诺制订由科学基础减碳目标倡议验证之长远净零目标。为实施具影响力之减排措施,此部门将继续投资于5G转型,包括提升网络设备、实施节能网络以及网络虚拟化,以上种种均提高数据流量处理之效率。业务部门亦不断评估以采购长期可再生购电协议取代可再生能源证书之选项。
和记电讯亚洲
和记电讯亚洲(「和电亚洲」)包括集团于印尼、越南及斯里兰卡之电讯业务。和电亚洲之活跃客户总数目较去年同期增加6%,截至2023年6月30日约为1亿2,250万名。
2023年上半年之收益总额、EBITDA(5)及EBIT(5)分别为港币57亿7,500万元、港币18亿7,700万元及港币7亿2,300万元,较去年分别减少1%、75%及88%,主要由于2022年完成合併交易录得收益净额港币51亿元(6),惟因集团斯里兰卡电讯业务之一项非现金减值而部分抵销。撇除2022年内此等一次性项目,基本EBITDA及EBIT分别减少23%及20%,主要由于印尼合资企业IndosatOoredooHutchison(「IOH」)出售非核心资产之收益净额按年减少。
于2023年首六个月,IOH呈报其收益总额增加9.5%,由客户总人数增长3.9%以及数据流量之强劲增长所带动。撇除上述出售非核心资产之收益净额减少,按IFRS16后基准之IOH基本EBITDA及溢利净额分别增加24%及751.9%,由于收益增长理想以及持续优化成本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