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及相关服务
1. 在中国内地,和记港口盐田国际累计吞吐量突破二亿个标准货柜。
2. 和记港口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推出冷冻货柜遥距监察系统。
3. 维拉克鲁斯国际货柜码头的新码头于6月刷新每月处理量记录,处理共 50 艘货柜船合共逾 100,000 个标准货柜。
4. 埃及运输部与和记港口签订谅解备忘录,研究投资及营运艾特其勒港货柜码头和苏科纳港多功能码头的可行性。
此部门是全球最具领导地位之港口网络,在 26 个国家 52 个港口拥有共 291 个经营泊位之权益。
集团表现
集团于全球 10 个最繁忙货柜港口中之六个经营货柜码头业务。部门包括集团于和记港口集团旗下公司之 80% 权益及于和记港口信托之 30.07% 权益,于 2021 年合共处理 8,800 万个二十呎标准货柜(「标准货柜」)。
2021 年之整体吞吐量增加 5% 至 8,800 万个标准货柜,主要由于此部门全部地区之全球消费者需求强劲复甦,而和记港口信托、欧洲(主要为英国、西班牙巴塞隆拿及荷兰鹿特丹)以及亚洲、澳洲及其他(主要为泰国兰差彭、印尼耶加达、墨西哥、巴哈马群岛自由港及巴拿马 ) 主要港口均录得增长,惟因沙特阿拉伯达曼之特许经营权于 2020 年 9 月底届满以致失去吞吐量贡献而部分抵销。
部门于 2021 年之吞吐量较 2019 年疫情前水平增加 2%。由于全球贸易量大幅回升,大部分港口业务之吞吐量已超越或达到疫情前水平。
2021 年之呈报收益总额增加 29% 至港币 422 亿 8,500 万元,主要由于吞吐量增长、英国、荷兰鹿特丹及墨西哥之仓储收入增加、货柜航运业务一家联营公司之理想表现,以及新收购荷兰 Delta II 码头之贡献。有利收益增长因部门于 2020 年出售上海明东集装箱码头部分权益( 20%)后上海之贡献减少及上述失去沙特阿拉伯达曼之贡献而部分抵销。
以呈报货币计算, EBITDA较 2020 年增加 39% 至港币 151 亿 5,700 万元,而 EBIT增加 60% 至港币 107 亿 3,700 万元,主要由于上述收益增加、毛利改善及所有地区持续整体遏制成本。
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部门经营 291 个泊位 ,较 2020 年增加八个泊位,为鹿特丹( Delta II 码头加五个泊位)及巴基斯坦(加三个泊位)之新增泊位。
和记港口信托
虽然整体吞吐量增加 3%,和记港口信托之收益总额、 EBITDA及 EBIT分别增加 21%、 25% 及 53%。有利表现乃由于香港及盐田之仓储收入增加、美国、欧洲以及盐田空转货物数量增加以致整体吞吐量增长 3%,以及盐田及香港每个标准货柜之平均收益增加。儘管 2021 年上半年之吞吐量增长 13%,惟因香港及内地堆场密度高及采取防疫措施,此增长动力于 2021 年下半年有所放缓。
年内,与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资企业协议,发展占地约 120 公顷之盐田港东港区一期。
中国内地及其他香港
中国内地及其他香港分部之收益、 EBITDA及 EBIT增长,主要由于有利货币兑换。以当地货币计算,收益总额、 EBITDA及 EBIT分别减少 5%、 3% 及 2%,主要由于部门于 2020 年出售上海明东集装箱码头部分权益( 20%)以致上海之贡献减少,惟由吞吐量增长及有利毛利组合而部分弥补。撇除股权变动之影响,收益总额、 EBITDA及EBIT增长与吞吐量增长相符。
欧洲
欧洲分部于年内之有利表现主要由于英国、西班牙巴塞隆拿、荷兰鹿特丹及阿姆斯特丹以及波兰格丁尼亚之贸易增长强劲令吞吐量上升、仓储收入增加,以及于 2021 年 6 月新收购荷兰 Delta II 码头之有利贡献。
亚洲、澳洲及其他
亚洲、澳洲及其他之收益总额、 EBITDA及EBIT分别增长10%、 29%及54%,主要来自泰国兰差彭、印尼耶加达、墨西哥、巴哈马群岛自由港及巴拿马之吞吐量上升,以及去年确认若干表现略逊港口之减值拨备带来之有利变动。有利表现因去年沙特阿拉伯达曼之特许经营权届满以致失去贡献而部分抵销。
此部门已于 2021 年 2 月签订协议投资及营运位于沙特阿拉伯吉赞基础工业及下游产业城内之多用途码头。于 2021 年9 月,部门签订协议管理及营运位于沙特阿拉伯萨勒曼国王能源园区内之保税国际陆港及物流区域。
零售
1. Kruidvat 在荷兰和比利时经营 1,200 多家商店,透过无缝的线下及线上平台,为顾客提供一系列物超所值的产品。
2. The Perfume Shop 在苏格兰爱丁堡开设的可持续店舖,装设感应控制照明,又利用回收空瓶制作环保树摆设。
3. 马来西亚屈臣氏庆祝第 600 家分店在吉隆坡开业的重要里程碑。
4. Rossmann 进驻西班牙,进一步拓展现有超过4,300家保健美容产品店舖网络。
零售部门由屈臣氏集团旗下公司组成,为全球最大之国际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拥有 1 亿 4,200 万名忠诚会员。
集团表现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屈臣氏集团经营 12 个零售品牌,在全球 28 个市场经营 16,398 家店舖,提供优质个人护理、保健及美容产品;食品及洋酒;以及消费电子及电器产品。屈臣氏集团亦在香港与内地制造及分销各类瓶装水与其他饮品。自疫情开始以来,屈臣氏集团已将其部分瓶装水制造厂改装为在香港生产口罩。
随着 2021 年逐步放宽限制封锁措施及店舖暂时停业大幅减少,加上有利外币兑换影响,呈报收益总额较去年增加9%,主要来自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惟因 2021 年内对疫情之忧虑渐减以致香港超级市场业务之贡献减少而部分抵销。以当地货币计算,收益总额较去年增加 6%。
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占零售部门 2021 年收益之 84%,拥有 1 亿 4,100 万名忠诚会员。此等忠诚会员之客户见解使业务能够推动货品种类、店舖及市场推广策略。连同「 O + O」端对端媒体接触点,将能产生更高投资回报并提高品牌权益。
零售部门以呈报货币计算之 EBITDA及 EBIT较 2020 年分别增加 11% 及 14%。以当地货币计算, EBITDA及 EBIT分别增加 9% 及12%,主要由于自疫情中强劲复甦令收益增长。儘管因疫情而受到严重干扰,由于欧洲之表现超越疫情前以及亚洲取得稳固表现,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呈报以当地货币计算之 EBITDA及 EBIT分别改善 17% 及 23%。此等有利业绩因各市场于 2021 年获得之政府补贴减少、内地于 2021 年下半年之表现因社区封锁措施而转差,以及其他零售分部于 2021 年香港超级市场业务之表现继 2020 年受到顾客作出抢购之有利影响后表现回复正常而部分扺销。于 2021 年,部门得见在内地扩充其饮品业务之机会,并于 2021 年内投资逾港币 1 亿元于市场推广及增聘销售人员,务求加快业务增长。
于 2021 年内,作为与 Al-Futtaim 特许经营业务之一部分,零售部门在沙特阿拉伯开设其首家店舖,为部门第 28 个营运市场。
分部表现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于 2021 年上半年疫情相对稳定时录得理想表现,以当地货币计算之 EBITDA按年增长 53%。于2021 年下半年,业务因地区性爆发及全国收紧公共卫生措施令顾客流量下降而大受影响,因此 2021 年全年之 EBITDA及EBIT以当地货币计算较 2020 年分别减少 11% 及 14%。儘管贸易环境严峻,业务采取积极行动应对客户购物行为转变,透过部门之数码渠道恢复销售额,以「 O + O」平台策略补回部分店舖差额。透过以屈臣氏集团最大之实体店舖及配送中心网络建立「 O + O」销售参与率,「 O + O」平台策略推动客户之长远价值。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将得以透过其实体店舖网络及 28家网上店舖之 18,000名美容顾问与其 6,200万名忠诚会员及逾 8,000万名社交媒体追随者进行数码互动。
于 2021 年,网上销售增长保持强劲达 94%( 2020 年: 123%)。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于年内净增加 64 家店舖,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在内地超过 500 个城市经营逾 4,100 家店舖。
屈臣氏为亚洲领先之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连锁集团,品牌有极高知名度,而且店舖位置分佈广泛。儘管随着区内感染病例不断上升而实施不同限制措施令同比店舖销售额下跌 0.8%,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因持续扩充店舖组合及提高营运效率而录得 EBITDA及 EBIT稳定增长(主要为马来西亚及菲律宾),以当地货币计算分别增长 6% 及 7%。此外,儘管持续实施入境限制以致访港旅客人数有限,香港之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于 2021 年仍能大幅削减亏损。
亚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于年内净增加 131 家店舖,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在 12 个市场经营 3,600 家店舖。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于年内录得以当地货币计算之 EBITDA及 EBIT分别大幅增长 36% 及 47%,由于同比店舖销售额强劲增长 7.9%,主要来自比荷卢三国及德国,因店舖于封锁期间得以保持营业。位于住宅区或附近之店舖因能满足当地消费者于封锁期间日益增长之需求,故销售额尤其强劲。
西欧保健及美容产品于年内净增加 14家店舖,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经营逾 5,600 家店舖。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继续协助部门复甦,以当地货币计算之 EBITDA及 EBIT分别增长 19% 及 22%,主要来自波兰Rossmann 合资企业于年内开设店舖之强劲动力,加上同比店舖销售额回复 4.6% 之理想增长,惟因波兰自 2021 年初起引入零售销售税而部分抵销。
东欧保健及美容产品于年内净增加 54家店舖,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经营逾 2,500 家店舖。
其他零售分部于 2021 年录得以当地货币计算之收益总额减少 6%,主要由于 2021 年香港超级市场业务之表现继 2020 年受到顾客作出抢购之有利影响后表现回复正常,以及增加投资以加快内地饮品业务之业务增长。
其他零售截至2021 年12月 31 日在三个市场经营436家零售店舖,以及在香港与内地制造及分销各类瓶装水与其他饮品。
基建
1. Australian Gas Networks 首家氢气生产设施 — 南澳洲氢气园启用。
2. Reliance Home Comfort完成两项收购,主要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增加约 25,000 台租赁资产。
3. 港灯新一台天然气发电机组併网,向发电燃料转型至「煤转气」迈进一大步。
4. 新西兰 EnviroWaste 宣佈计划在南奥克兰兴建一座建筑及拆卸废料分类设施。
基建部门包括集团于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基建」)之投资(包括 Northumbrian Water、 Park ’N Fly、 Australian Gas Networks75.67%、 Dutch Enviro Energy(1) 权益及集团于与长江基建共同拥有六项基建、 Wales & West Utilities 及 UK Rails)之直接股权所得之 10% 经济收益。
长江基建为联交所上市之最大型基建公司,多元化投资包括能源、交通及水处理基建、废物管理、转废为能、屋宇服务基建及基建相关业务。长江基建分别在香港、内地、英国、欧洲大陆、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及美国经营业务。
长江基建公佈按 IFRS 16 后基准之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港币 75 亿 1,500 万元,较去年增加 3%。 2021 年及 2020 年均包括修订英国企业所得税率之递延税项支出。撇除两个年度录得之非现金递延税项影响,以及于 2020 年出售 PortugalRenewable Energy所得之出售收益, 2021 年之经调整溢利净额较 2020 年增加 22%,反映其全球基建业务组合之良好营运表现。
部门之 EBITDA及 EBIT分别为港币 296 亿 3,600 万元及港币 190 亿 9,500 万元,以呈报货币计算较去年分别增加 2% 及 3%,反映有利外币兑换影响及所述良好营运表现,惟因 2020 年确认出售 Portugal Renewable Energy之收益而部分抵销。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长江基建持有 35.96% 权益并在联交所上市之电能实业,溢利贡献为港币 22 亿 1,000 万元,与2020 年之港币 22 亿 800 万元相若。撇除所占之非现金递延税项影响及 Portugal Renewable Energy之出售收益,电能实业之经调整溢利贡献较去年增加 10%。
于 2021 年,长江基建于英国及澳洲之多项受规管业务已进入新规管期,收益及容许回报因而减少。 Northern GasNetworks 及 Wales & West Gas Networks 已就规管重设向竞争及市场管理局提出上诉。上诉程序完成后,多个方面获得改善。此将惠及此等业务于现行规管期余下年度之收益及资产基础。长江基建之稳健业务模式将继续提供理想收益流与回报。
于 2021 年,长江基建之业务已进行多项收购活动,包括 ista 完成四项相关收购,扩大其在德国、法国及捷克共和国之市场渗透率; Reliance Home Comfort 于年内完成两项收购,增加约 25,000 项主要位于安大略省之新出租资产,并进一步巩固其在区内之市场地位;以及 Canadian Power购入卑诗省 Okanagan 地区两个风电场。此外, Dutch Enviro Energy被列为收购荷兰转废为能企业 AEB 之优先竞投者。
长江基建一直秉持审慎之财务管理,并密切监察基本财务状况。长江基建继续维持雄厚之财政实力,于 2021 年 12 月31 日持有手头现金港币 81 亿元,而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为 14.7%。标准普尔维持授予「 A/ 稳定」信贷评级。长江基建已于 2021 年 3 月赎回 12 亿美元永久资本证券,并随后于 2021 年 6 月及 7 月各发行 3 亿美元证券,预期日后可大幅节省向证券持有人作出之分派。
电讯
1. 3 奥地利在环球速度测试机构 Ookla 的流动电讯机构年度排行榜中,位列该国最高速的 5G 流动电讯网络。
2. 3 爱尔兰获评为当地最高速的流动电讯及 5G 网络电讯商。
3. 3 英国的 3G 和 4G 网络合共覆盖英国 99% 户外人口,占该国流动电讯数据流量 28%;亦获确认为英国最快的 5G 网络。
4. 由 Hutchison 3 Indonesia 与 PT Indosat Tbk 合併组成的新公司 IndosatOoredoo Hutchison,是印尼第二大流动电讯商。
5. 3 丹麦旗下所有店舖于 2021 年春季恢复营业,服务客户。
集团 之 电 讯 部 门 包 括3 集团在欧洲之业务(「欧洲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3 集团」)及在联交所上市之和记电讯香港控股(「和电香港」)之(「 CKHGT」)以 及 和 记 电 讯 亚 洲(「 和 电 亚 洲 」)。66.09% 权益。欧洲CKHGT整 合3 集团为流动数据通讯技术先驱以及综合电讯及数码服务营运商及创新者,于欧洲六个国家经营业务。和电香港持有集团在香港及澳门之流动电讯业务权益。和电亚洲持有集团在印尼、越南及斯里兰卡之流动电讯业务权益。
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
CKHGT 于 2021 年完成出售瑞典及意大利之发射塔资产并确认出售收益港币 252 亿 5,900 万元,而于 2020 年 12 月则完成出售丹麦、奥地利及爱尔兰之发射塔资产并于 2020 年确认出售收益港币 165 亿 8,300 万元。于 2022 年 3 月 3 日,集团已就英国发射塔资产交易取得有条件监管机构批准。待有关条件完满达成后,预期该交易将于 2022 年下半年内完成。
除出售收益外, CKHGT 于 2021 年就集团之意大利电讯业务确认非现金商誉减值港币 154 亿 7,200 万元。
欧洲 3集团之收益总额及毛利总额分别为港币 869亿 7,200万元及港币 607亿 7,700万元,以当地货币计算较去年均减少 4%,主要由于意大利市场仍然竞争激烈。欧洲 3 集团所有其他业务均录得较佳或稳定之毛利总额。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活跃客户总人数为 3,850 万名,与 2020 年相若,主要由于意大利及英国之客户人数总增长在若干程度上受到疫情相关封锁措施之影响而令客户总人数下跌,惟由其他业务录得客户人数净增长而完全弥补。管理层继续集中控制客户流失率,合约客户总人数之平均每月客户流失率由 2020 年之 1.3% 改善至本年度之 1.2%。
欧洲 3 集团之 ARPU 净额及 AMPU 净额较 2020 年分别增加 1% 及 2% 至 13.15 欧罗及 11.53 欧罗,主要由于较佳收费组合及更高价值方案。
2021 年之数据用量总额较去年增加 28% 至约 7,014拍字节。于 2021 年,每名活跃客户之数据用量约为每名用户 192.7 千兆字节,而 2020 年为每名用户 147.7 千兆字节。
欧洲 3 集团于 2021 年之业绩受到发射塔服务费用递增之影响。按同比基准,以当地货币计算之 EBITDA及 EBIT按年分别减少 5% 及 28%,主要由上述毛利总额下跌所带动,惟由严谨控制营运支出而部分弥补。欧洲 3 集团录得稳定之 EBITDA毛利率为 40%,较 2020年减少 1 个百分点。折旧与摊销较去年增加,由于持续投资于资讯科技及推出 5G(特别是英国),以及英国、瑞典及丹麦业务之频谱牌照支出,导致 EBIT表现较 2020 年逊色。
英国
3 英国之 EBITDA以当地货币计算较去年增加 10%,主要由流动虚拟网络营运商之其他毛利改善及稳定之客户服务毛利净额,以及 2021 年上半年各种封锁措施导致与上客及保留客户活动相关之成本减少及其他节省成本效益所带动,惟因下半年随着英国解除限制令社会流动性增加以致市场推广支出上升而部分抵销。 EBIT以当地货币计算较去年减少17%,主要由于资讯科技投资及加快推出 5G 网络令资产基础扩大以致折旧增加。
意大利
按同比基准及以当地货币计算,意大利之 EBITDA减少 12%,主要由于竞争激烈导致收益下跌 10%。 Wind Tre 已实施不同成本节省措施,包括削减客户服务及销售与分销开支,以部分弥补毛利跌幅。此外,于 2021 年下半年,客户服务毛利净额与上半年相比已渐有起色。 EBIT减少 39%,因持续推出 5G 令资产基础扩大导致折旧与摊销增加。
瑞典
集团拥有 60% 权益之瑞典业务,呈报按同比基准及以当地货币计算之全年 EBITDA较去年增长 10%,主要由活跃客户总人数增加 6% 令毛利总额增长 7% 所带动,惟因网络基础扩大以致营运成本上升而部分抵销。由于持续推出网络令折旧增加以及于 2021 年初收购新频谱牌照令摊销增加而部分抵销 EBITDA增幅,全年 EBIT较去年增加 2%。
丹麦
儘管于 2021 年上半年受到封锁措施之影响,集团拥有 60% 权益之丹麦业务,呈报以当地货币计算之毛利总额较去年增长 2%。按同比基准,全年 EBITDA较去年增加 1%,主要由毛利总额增长所带动,惟因网络基础扩大令营运成本上升而部分抵销。于 2021 年下半年,业务因持续进行网络资产互换而加速确认折旧支出,导致全年 EBIT较去年减少 21%。
奥地利
按同比基准及以当地货币计算,奥地利之 EBITDA与 2020 年相若而 EBIT则减少 1%,主要由于数据流量增加及网络基础扩大以致营运成本上升,以及拨回去年录得之若干非经常性拨备,惟由 AMPU 净额增加 6%、旅游限制放宽令漫游贡献增加,以及流动虚拟网络营运商之有利贡献以致毛利总额增长 3% 而部分弥补。
爱尔兰
按同比基准及以当地货币计算, EBITDA及 EBIT较 2020 年分别减少 4% 及 15%,主要由于客户在綑绑式计划以外之开支减少及低价值物联网客户比例增加之摊薄影响令 AMPU 净额下跌抵销客户总人数增长有余,导致毛利总额减少 1%,加上网络扩大令营运成本上升。 EBIT亦反映资产基础扩大导致折旧与摊销增加。
和记电讯香港控股
和电香港公佈 2021 年 IFRS 16 后之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 400 万元。按 IFRS 16 前基准, EBITDA及 EBIT分别为港币 10 亿9,300 万元及港币 1 亿 4,200 万元,较去年分别减少 18% 及 71%,主要由于漫游收益下跌(反映长时间旅游限制之全年影响)以致客户服务毛利净额减少、投资于先进 5G 技术及扩大其网络覆盖相关之网络成本上升,以及较低存款利率及于 2021 年 9 月派发特别中期股息后现金结余下跌以致利息收入减少。 EBIT亦反映随着业务持续推出 5G 令资产基础扩大以致折旧与摊销增加。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和电亚洲之活跃顾客总数目约为 5,620 万名,较 2020 年减少 1%。
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印尼业务之 4G 网络约 32,000 个基站,覆盖超过 37,000 条村落。于 2021 年,印尼之市场情况因疫情而受到严重影响。以当地货币计算之收益较 2020 年减少 6%,主要由于 ARPU 及活跃顾客数目下跌。儘管收益减少,以当地货币计算之 EBITDA较 2020 年增加 1%,主要由于年内确认若干一次性外币兑换收益,以及于疫情期间采取严格控制及成本节省措施抵销收益下跌有余。以当地货币计算之 EBIT较 2020 年减少 28%,主要由于持续投资于网络令折旧增加。
于越南,业务亦因严峻疫情而充满挑战,尤其于 2021 年下半年实施全面封锁时。以当地货币计算之呈报收益较 2020年减少 2%,反映 ARPU 下跌,惟由客户总人数增长 2% 而部分弥补。 2021 年之 EBITDA及 EBIT以当地货币计算较 2020 年分别减少 34% 及 15%,主要由于 2020 年之业绩包括若干外汇收益,以及 2020 年及 2021 年完成扩大网络计划令折旧增加。
于 2021 年,斯里兰卡业务录得以当地货币计算之收益、 EBITDA 及 EBIT 较 2020 年分别增长 7%、 67% 及 31%,反映毛利改善及成本控制。
于 2022 年 1 月,集团宣佈 Hutchison 3 Indonesia(「 H3I」)与 PT Indosat Tbk(「 Indosat」)完成合併。合併公司 Indosat OoredooHutchison(「 IOH」)继续在印尼证券交易所上市,并成为印尼第二大电讯营运商,其 2021 年之估计备考合併全年收入约为 30 亿美元。预计合併于未来三至五年之按年税前协同效益实现率约达 3 亿至 4 亿美元。凭藉实现协同效益,更大规模、财力和专长,得以加速印尼之经济增长与转型至数码社会,合併将带来成本效益、带动创新及提升网络技术,并为所有股东、客户及印尼创造更多价值。于 2022 年 1 月 4 日完成合併后, H3I 已不再综合入账,而集团持有 Ooredoo Hutchison Asia Pte. Ltd 之 50% 权益,该公司则持有 IOH 之 65.6% 权益。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
财务及投资与其他分部包括集团所持现金与可变现投资之回报、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和记黄埔中国」)、上市联营公司 TOM 集团(「 TOM」)、玛利娜业务、上市联营公司长江生命科技集团(「长江生命科技」)及持有 TPGTelecom Limited(「 TPG」) 25.05% 权益之上市附属公司 Hutchison Telecommunications (Australia) Limited(「 HTAL」)。集团之能源业务于 2021 年 1 月与 Cenovus Energy合併后,集团于 Cenovus Energy之 15.8% 权益计入财务及投资与其他分部项下。 2020 年所占赫斯基之业绩亦已重新分类至此分部,以符合 2021 年之呈列方式。
财务及投资
财务及投资主要来自集团所持现金与可变现投资之回报,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集团持有之现金与可变现投资合共为港币1,613亿6,000万元。有关集团库务职能之进一步资料,刊载于2021 年全年业绩公告「集团资本及流动资金」一节内。
于 2021 年,此分部之 EBITDA及 EBIT包括一次性亏损净额港币 50 亿元,当中包括能源业务合併后之非现金外汇储备亏损港币 35 亿元及集团所占能源业务之美国炼油资产非现金除税前减值之部分港币 15 亿元。相比去年则录得一次性亏损净额港币 148 亿元,当中包括所占能源业务之减值及撇减部分,惟由合併澳洲电讯业务产生之摊薄收益净额港币 101亿元而部分弥补。
撇除一次性项目,基本 EBITDA及 EBIT较 2020 年分别增长 52% 及 726%,主要由于能源业务之基本业务贡献转亏为盈。
其他业务
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
和记黄埔中国在内地、香港及英国经营多家制造、服务及分销合资企业,亦拥有目前在联交所、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 AIM 市场及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之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和黄医药」) 38.46% 权益。和黄医药为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之创新生物医药公司,旨在成为发现、开发及商业化治疗癌症及免疫性疾病靶向治疗及免疫疗法的全球领导者。和黄医药于2021 年 4月进行私人配售及于2021 年 6月在香港透过首次公开发售上市筹集额外股本。因此,长和所持股权进一步摊薄至 38.46%。
Cenovus Energy
Cenovus Energy为股份在多伦多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之加拿大综合能源公司。其于加拿大、美国及亚太地区经营业务,并为加拿大第三大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以及加拿大第二大炼油商及改质商。 Cenovus Energy与赫斯基能源于 2021年 1 月完成合併后, Cenovus Energy成为集团之联营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集团持有 Cenovus Energy之 15.8% 权益,联同认股权证进一步增加 1.1% 至 16.9%(1)。
TOM集团
集团拥有在联交所上市之联营公司 TOM 之 36.1% 权益。 TOM 为一家科技及媒体公司,经营电子商贸、社交网络及流动互联网技术业务,以及投资于金融科技及先进数据分析行业。此外,其媒体业务涉及出版及广告行业。
玛利娜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玛利娜在欧洲九个市场拥有逾 780 家店舖,供应高级香水及化妆品。
长江生命科技集团
集团拥有在联交所上市之长江生命科技约 45.32%权益。长江生命科技从事保健、医药与农业相关产品及资产之研发、制造、商品化、市务推广、销售及投资。
HTAL(所占 TPG Telecom Limited部分)
集团拥有在澳洲证券交易所上市之附属公司 HTAL 之 87.87% 权益,而 HTAL 拥有 TPG Telecom Limited 之 25.05% 权益。 TPGTelecom Limited(前称为 Vodafone Hutchison Australia 或「 VHA」)与 TPG Corporation Limited(前称 TPG Telecom Limited)于 2020 年 6 月26 日合併生效前,为与 Vodafone Group Plc 组成之 50-50 合资企业。合併后, TPG Telecom Limited 于 2020 年 6 月 30 日在澳洲证券交易所上市,并由 HTAL、 Vodafone Group Plc 及其他股东分别持有 25.05%、 25.05% 及 49.9%。
利息支出、融资成本及税项
集团本年度之综合利息支出与其他融资成本,包括所占联营公司与合资企业之利息支出、融资成本摊销并已扣除发展中资产之资本化利息,为港币146亿5,900万元,较去年减少3%。集团于2021 年之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1.6%( 2020年: 1.7%)。
集团于 2021 年录得本期及递延税项支出港币 95 亿 7,800 万元,较 2020 年之港币 14亿 7,000 万元有所增加,主要反映 2020 年确认赫斯基之减值及其他支出而录得重大递延税项抵减以致产生不利变动,以及 2021 年之除税前溢利增加,惟由 2021年修订英国企业所得税率后重估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之有利净影响而部分弥补。
摘要
在新变种病毒重新构成威胁及行动限制、全球供应短缺及通胀压力下,全球经济复甦出现新逆境。所有情况均对集团全球业务构成营运挑战。儘管此等不确定因素,集团已证实其在疫情期间适应不同市场状况转变,以及确保灵活面对日后新营运挑战之实力。集团继续成功执行多项交易,旨在为股东创造价值,并提供强大流动资金及增强集团之整体财务状况。集团在政策上将维持其稳健财务状况,并确保所有投资活动均与维持其目前投资评级一致。本人仍然相信,管理层团队可于来年达成此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