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和黄医药宣佈索乐匹尼布 (sovleplenib) 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ESLIM-01中国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2023-08-21 00:00:00

内幕消息

和黄医药宣佈索乐匹尼布 (sovleplenib) 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

ESLIM-01中国 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 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达到持续应答率的主要终点和所有次要终点 —

— 整体安全性特徵与索乐匹尼布既往研究发现一致 —

— 计划于中国提交监管审批申请,已获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

— 结果将提交于即将召开的学术会议供发表 —

本公告乃由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和黄医药」或「HUTCHMED」)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第13.09(2)(a)条及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章)第 XIVA 部项下之内幕消息条文而刊发。 和黄医药今日宣佈索乐匹尼布探索用于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ESLIM-01中国关键性 III期研究已达到持续应答率这一主要终点以及所有的次要终点。和黄医药计划于2023年年底左右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索乐匹尼布于 2022年 1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 ESLIM-01研究所探索的适应症。作为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且尚无有效防治手段或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创新药物,国家药监局将索乐匹尼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有鉴于此,索乐匹尼布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新药上市申请或有资格获得优先审评资格。

ESLIM-01研究是一项索乐匹尼布在中国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 188名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慢性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研究于 2022年 12月完成患者入组。该试验成功达到了其主要终点,即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索乐匹尼布治疗的患者的持续应答率取得了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显着改善。包括总体应答率和安全性在内的所有次要终点亦已达到。完整的研究数据将提交于近期的学术会议上发表。

索乐匹尼布是一种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高选择性的口服脾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 Syk是Fc受体和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导致出血风险增加的自身免疫疾病。令人鼓舞的概念验证数据已于2021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 1上公佈,并于 2023 年 6 月发表于《柳叶刀 · 血液病学(The Lancet Haematology)》。2

和黄医药研发负责人及首席医学官石明博士表示:「慢性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可能长期存在的异质性疾病,并且仍然非常需要新的治疗方法。索乐匹尼布为这些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疗法。我们非常高兴看到 ESLIM-01 研究取得积极结果,并感谢参与这项研究并帮助实现这一成就的患者、他们的家人以及医护人员。」

ESLIM-01研究的联合主要研究者及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杨仁池教授表示:「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次要终点,同时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以及每日一次口服给药的便利性,我对索乐匹尼布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选择,为患者寻求更好的生活带来希望感到乐观。」

研究的联合主要研究者及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表示:「许多复发性或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疾病以及管理他们的用药背负沉重的负担。 我很高兴有机会为我们的患者提供另一种治疗选择,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

关于索乐匹尼布

索乐匹尼布是一种新型、选择性的Syk抑制剂,每日一次口服用药。Syk作为B细胞受体和Fc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关键蛋白,是多种亚型的B细胞淋巴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成熟治疗靶点。

于《柳叶刀 · 血液病学》上发表的中国 I/II期研究结果显示,索乐匹尼布为经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带来快速且持久的血小板计数改善。在接受每日一次300mg的 II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RP2D」)的20名患者中,8名(40%)患者出现持续应答,即在研究的第14至24週期间,6次随访中至少有4次的血小板计数大于或等于50x109/L。所有20名患者既往均曾接受过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中15名既往曾接受过血小板生成素或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在研究的前8週内接受RP2D治疗的16名患者的出现应答(定义为首次血小板计数达到大于或等于30x109/L)的中位时间为1.1週。41名在研究的第24週期间接受任何剂量治疗的患者中,3名(7%)因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导致剂量减少或中断,但未出现停药。截至整个研究的 24週内,未出现发生于超过一名患者的3级或以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

索乐匹尼布目前正在临床研究中,其安全性和疗效尚未得到任何监管机构的评估。

和黄医药目前拥有索乐匹尼布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权利。除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外,索乐匹尼布用于治疗温抗体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NCT05535933)和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CT03779113)的研究亦在进行中。

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表现为血小板受免疫性破坏以及血小板生成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有着更高的过度出血和瘀伤风险。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还与疲乏(成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报告率多达 39%)和生活质量受损有关。4,5,6,7,8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估计为每年每 10 万成人中有 3.3 名,患病率为每 10 万成人中有 9.5 名。9 根据上述患病率数据,中国估计约有 110,000 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除中国以外的主要医药市场中,据估计有多达 145,000 名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0

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即使接受现有最佳治疗,仍可持续数年,并且治癒率较低。儘管现时已有数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治疗方法,但慢性疾病仍是一个难题。许多患者出现耐药性而容易复发。11 因此,目前仍有大量对现有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人群,急需新的治疗方法。

由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破坏是和 Syk 调控的细胞吞噬与 Fcγ受体结合的血小板有关,因此 Syk 抑制剂可能成为颇具前景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法。12

关于和黄医药

和黄医药(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集团旗下公司共有约 5,000 名员工,其中核心的肿瘤/免疫业务拥有约 1,800 人的团队。自成立以来,和黄医药致力于将自主发现的抗肿瘤候选药物带向全球患者,其中首三个创新肿瘤药物现已在中国获批上市。欲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

www.hutch-med.com 或关注我们的 LinkedIn 专页。

前瞻性陈述

本公告包含 1995 年《美国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安全港」条款中定义的前瞻性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反映了和黄医药目前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包括对索乐匹尼布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潜力的预期以及索乐匹尼布针对此适应症及其他适应症的进一步临床研究计划。前瞻性陈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此类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下列假设:临床试验的时间和结果发佈的预期、支持索乐匹尼布在中国或其他地区获批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的数据充足性、获得监管部门快速审批或审批的潜力,索乐匹尼布的安全性。和黄医药为索乐匹尼布进一步临床开发计划及商业化提供资金并实现及完成的能力以及新冠肺炎对整体经济、监管及政治状况带来的影响等。当前和潜在投资者请勿过度依赖这些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仅在截至本新闻稿发佈当日有效。有关这些风险和其他风险的进一步讨论,请查阅和黄医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和 AIM 提交的文件。无论是否出现新讯息、未来事件或情况或其他因素,和黄医药均不承担更新或修订本新闻稿所含讯息的义务。

内幕消息

本公告包含(欧盟)第 596/2014 号条例(该条例构成《2018 年欧洲联盟(退出)法》定义的欧盟保留法律的一部分)第 7 条规定的内幕消息。

1 ASH = 美国血液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2 Liu X, et al. Sovleplenib (HMPL-523), a novel Syk inhibitor,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Chin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1b/2 study. Lancet Haematol. 2023;10(6):e406-e418. doi:10.1016/S2352-3026(23)00034-0

3 Zufferey A, Kapur R, Semple JW.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Mechanisms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J. Clin. Med. 2017, 6(2), 16.

4 McMillan R, Bussel JB, et al. Self-reporte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with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m J Hematol. 2008 Feb;83(2):150-4.

5 Snyder CF, Mathias SD, Cella D,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patients: results from a web-based survey. Curr Med Res Opin. 2008 Oct;24(10):2767-76.

6 Doobaree IU, Nandigam R, Bennett D, et al. Thromboembolism in adul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 Haematol. 2016 Oct;97(4):321-30.

7 Sarpatwari A, Bennett D, Logie JW, et al. Thromboembolic events among adult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the United Kingdom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base. Haematologica. 2010 Jul;95(7):1167-75.

8 Sarpatwari A, Watson S, Erqou S, et al. Health-related lifestyle in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Br J Haematol. 2010 Oct;151(2):189-91.

9 Lambert MP, Gernsheimer TB. Clinical updates in adult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lood. 2017 May 25;129(21):2829-2835.

10 Clarivate Landscape & Forecast for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2018.

11 Provan D, Arnold DM, Bussel JB, et al. Update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lood Adv. 2019;3(22):3780-3817.

12 Crowley MT, Costello PS, Fitzer-Attas CJ et al. A critical role for Syk i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phagocytosis mediated by Fcγ receptors on macrophages. J. Exp. Med. 186(7), 1027–1039 (1997).